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一五四


  他除了祝賀《光明日報》在宣傳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貢獻而外,仍然強調要該報宣傳落實好党的知識分子政策。他說:這方面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我曾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關於知識分子的談話,也在《紅旗》雜誌上發表了文章,努力開創我國科技工作的新局面。絕大多數人對此擁護,也有少數人『左』的思想沒有清除,至今還不大贊成。但不管怎樣,落實党的知識分子政策工作必須繼續抓,而且要做好,這是個老問題,也是個新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革命不能勝利,『四化』也不能實現。」

  聶榮臻對科技工作和知識分子一往情深。199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70周年前夕,已是92歲高齡的聶榮臻,乘精神稍好時,於6月10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郭殿成的採訪,傾訴了自己對「科技興國」的夙願。

  他對記者說:為了紀念建黨的70周年,最近《人民日報》、《文匯報》、《光明日報》等新聞單位,都要我談談科技興國的問題。我老了,精力不支,不能一一都談,正好你們也要來採訪,就隨便談談吧。

  談話從「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開始。聶榮臻說:對這樣一條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幫」一夥曾掀起一場無知的批判,一度造成極大的混亂。其實,這個問題是早已明確了的,黨內一再強調生產力的發展必須依靠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依靠勞動者掌握現代科學技術。他說:近幾年,小平同志進一步鮮明地提出:「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恐怕是第一生產力。」①他還說:前不久,江澤民同志在科學技術協會第四次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也講到「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把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是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的工作重點轉移的進一步深化」。②這些話,表達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心願。

  ①《鄧小平文遜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75頁。

  ②江澤民1991年5月23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次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

  當談到科學技術落後就會被動挨打時,聶榮臻說:一部中國近代史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抗美援朝戰爭,因為技術裝備落後,使我們吃了許多虧。

  江澤民同志說過,現在「國際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在科學技術上落後,就會被動挨打」。這話很對,當年我們研製導彈、原子彈,陳毅同志就多次對我說過,「沒有『兩彈』,我這個外交部長的腰杆子就不硬」。最近,我國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大使侯志通同志來看我時,又重複了「兩彈」對提高我國國際地位的重要作用。

  在講到科技興國必須貫徹自力更生方針時,聶榮臻說:這個方針是50年代時被逼出來的,當然,講自力更生,並不是閉關自守,我們要積極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拿來為我所用。過去是這樣,現在搞改革開放,可以引進更多先進的科學技術,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那些最先進的東西,人家是絕不會給我們的,較先進的東西,我們也無力都買。記者插話說:「有人覺得自己搞進展太慢,不如花錢買來得快些。」聶榮臻說:有些是慢,但靠得住,而且從長遠看,還是要比單純依賴進口要快得多。我想,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科學求是,大力協同,無私奉獻,這些基本原則是不會變,也是不應該變的。錢學森講過,我們國家的科學技術,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多頭、分散,不能在中央決策之後,全國統一意志去實施。我們的科技力量不小,問題是要有一個堅強的領導,用現代化方法進行組織,使這支巨大力量發揮作用。他認為我們當年組織「兩彈」攻關的經驗是成功的,符合系統工程的科學方法。前幾年,由於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氾濫,崇洋媚外,使一些人受到很大影響,產生了民族自卑感。這種狀況不符合中國英才輩出、群星燦爛的客觀事實,對自力更生實現科技興國的宏偉目標極為不利。

  在講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問題時,聶榮臻說:是否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人才,是衡量社會文明社會進步的標誌。輕視知識,輕視科學,歧視知識分子,是愚昧落後的表現。作為舊社會的這種遺產,在中國社會上有很深影響,林彪、「四人幫」把這種錯誤發展到了頂峰。現在,党的知識分子政策是正確的,關鍵是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必須認真地貫徹落實。還要努力在工人、農民同知識分子之間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學習的團結友愛關係。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是國家的希望所在,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的關鍵所在。

  這是聶榮臻最後一次比較系統地論述科學技術和知識分子的談話記錄。

  記者把它整理成約4000字的報道稿,新華社於1991年6月13日全文播發,14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科技日報》等許多報紙予以轉載。

  聶榮臻逝世後,自發到家裡來弔唁的人絡繹不絕,除了軍人以外,知識分子的人數最多,他們都為痛失這樣一位理解和關心他們的知心人而哀慟,情景感人至深!

  ※第八十章 革命傳統不能丟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聶榮臻一方面看到,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經濟建設蒸蒸日上,倍受鼓舞;同時,也看到在新形勢下確實有些人迷失了正確的政治方向,搞拜金主義,進行犯罪和封建迷信活動等等。這使他深感憂慮。於是,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一有機會,聶榮臻就大聲疾呼,革命傳統不能去!

  為此,他開始撰寫革命回憶錄,接見各方面的英雄模範人物,講述中國共產黨的光榮革命歷史,為許多有宣傳教育意義的人和事題詞,為許多好的作品作序,等等,只要對恢復和發揚革命傳統有利,他都不遺餘力。

  1980年春天,作家魏巍遵照中共北京軍區黨委指示去看望聶榮臻,說明軍委已經決定,由北京軍區組織力量,為聶榮臻無帥寫傳。聶榮臻當時沒有表態,兩三個月後才對秘書說:我反復考慮,為我寫傳而要我談情況,這不好談。我想還是寫回憶錄好,以我的親身經歷,從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角度,把它寫下來,以為後人借鑒。這比較有意義,也容易說。隨後他指示秘書做了分工,要周均倫秘書專門為他做準備工作。他說:「你在這裡工作時間最長,我過去向你談過許多歷史情況,你做這件事合適。」這年夏天,他把魏巍等寫作組的成員請到北戴河海濱。每天談一次,並明確交待,就是寫回憶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