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
一五三 |
|
他們已是50歲左右的人了,「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此其時也!否則老之將至,悔之晚矣!」信中同時提出,對科技幹部的職務晉升,不要「片面強調有何著作,發表過什麼論文……據說在此風影響下,有的醫生不願看門診管病房,有的教師不願上課教書,有的科技人員不願動腦子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而卻埋頭寫論文」。「我認為晉升的條件還是強調德才兼備的原則。首先要看他對本職工作完成得如何。服從分配,安心在第一線做實際工作,也是一條重要的標準。一個工人在實際鍛煉中,達到工程師的技術水平,就是沒寫論文,也應提為工程師。」聶榮臻的這封信,對知識分子的愛護和嚴格要求,兼而有之,受到各方普遍重視。 1982年8月,在避暑勝地北戴河,《光明日報》記者由北京專程趕來,請聶榮臻談談知識分子問題,儘管當時他健康狀況較差,仍欣然同意。整個談話過程,他興致很高,侃侃而談。當記者說明來意後,他開頭就說:重視知識分子,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是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措施,忽視知識分子的作用,是與馬克思主義不相容的。這是我們黨長期以來的觀點。 當記者問,對中國知識分子隊伍應該如何評價時?他說:中國的知識分子隊伍好得很!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就發揮了很大作用;和平建設時期,又做出了很大貢獻。實踐證明,沒有知識分子參加,不重視知識分子和很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四個現代化無法實現,國家的落後面貌無法改變,人民生活水平也難以提高。當記者問,如何才能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他說:首先是要使知識分子學以致用,專業對口。專業不對口,學非所用,是對人才的一種很大浪費。其次,科技工作中的後勤工作要跟上。如果一個科技人員搞研究工作,還要自己跑儀器跑材料,這怎麼行! 50年代我就講過,我就是個大勤務員,自願為科技人員和他們的工作服務。當我看到科技人員安心地集中精力從事科技工作時,我的心也安逸了。我希望科技戰線上做後勤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改進工作,保障科技工作的順利進行。還要改善知識分子特別是中年知識分子的生活待遇。他們在生活上困難很多,如任務重、工資低、住房少、家務多。這些問題必須逐步解決,儘管我們國家有困難,但是再困難也要解決。 有些人在「左」的錯誤思想影響下,在提高知識分子生活待遇問題上,老用平均主義的觀點去衡量。只要我們講清了道理,廣大幹部和群眾是能夠理解和正確對待的。 當記者說:知識分子對聶榮臻經常關心他們很受感動,尤其是那些老專家。聶榮臻說:絕大多數老專家對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寶貴貢獻,我也是很感謝他們,想念他們的。對老專家,如果不是本人因為身體不好,主動提出退休的,我建議一般不要讓他們退休。從某種意義上說,人老智多,醫生就越老越有經驗嘛! 當記者問,對知識分子有什麼希望時,聶榮臻深情地說:希望他們把知識貢獻給祖國的「四化」事業。我們國家是有人才的,只要把隊伍組織好,調動了積極性,外國人能做出來的,我們也能做出來。 要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又不要妄自菲薄,崇洋媚外。 這次談話,《光明日報》在1982年9月1日,用頭版頭條全文刊登。 兩個月以後,11月25日,聶榮臻又應《紅旗》雜誌總編輯熊複之請,在家裡與他暢談了科技工作問題。 談話一開始,聶榮臻就以懇切的口吻說:黨的十二大以後,我國科學家和科技戰線上的廣大科技人員、幹部,積極性很高,希望中國的科技工作快點上去。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雖然很久沒有管科技方面的事了,但對科技工作仍然是關心、支持的,全力支持的。大家很著急,我也很著急。最近,小平同志在一次談話中,就把組織科技隊伍攻關,當作落實到2000年發展規劃的第一位任務提了出來。問題很清楚,搞四個現代化,振興經濟,進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翻兩番的宏偉目標,都要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隨後,他結合過去主管科技工作的體會說:我認為搞好科技工作,第一要自力更生。我們講自力更生,並不是閉關自守。我們要積極地從國外引進新技術、新設備,購買專利。一切對我們有用的東西都要學,拿過來為我們的現代化服務。不過要懂得,我們是不能用錢從國外買來一個現代化的。外國人公開講,只能賣給你次先進的東西,最先進的東西是不能賣的。第二要制定恰當的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有了規劃,就有了前進的方向,有了攻關的目標。第三要組織好隊伍,依靠隊伍去實現規劃。第四要加強集中統一領導。 說到這裡,聶榮臻強調說:現代科學技術,同18、19世紀有很大的不同,那時的科學研究往往是由個人獨立完成的。今天要進行重大的基礎理論、重大工程和重大科研項目、重要設備的研究和製造,靠個人或單位甚至是行業和地區的力量都不夠了,需要國家的力量才行。過去我們研製導彈、原子彈,需要1.3萬多種新材料,都是國內從來沒有生產過的。結果在集中統一領導下,大力協同,在短期內陸續試製成功。為了國家的需要,我們把各方面的力量都組織起來,有矛盾就協調,這樣,就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發揮了最大的效益。 接著,他又把話題轉到了落實知識分子政策上。他說: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要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就要依靠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分子。沒有知識分子就不可能有四個現代化,沒有知識分子要實現翻兩番的宏偉目標也是不行的。但是有的人還是想不通,甚至認為党在知識分子政策上落實得「過頭」了。這種現象是極其有害的,要用戰略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輕視知識,輕視科學,歧視知識分子的偏見,本來是愚昧落後的表現。翻翻歷史,給知識分子「脫帽加冕」這件事,我們早在1962年廣州會議上就做了,肯定知識分子是社會主義勞動者,是工人階級的組成部分。 但「文化大革命」一來,又給知識分子扣上「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臭老九」之類的帽子,使他們受到很大的打擊和摧殘,翻不了身,使我國的科技事業以至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受到了摧殘,這是個深刻的教訓。什麼時候我們重視知識分子,對知識分子有個正確的政策,我們的事業就前進就發展。什麼時候歧視知識分子,對知識分子採取錯誤的政策,我們的事業就受到挫折。「打倒『四人幫』以後,特別是三中全會以來,黨在撥亂反正中,重新確認從總體上來講,知識分子是我國工人階級的組成部分。這樣,全國知識分子才有了翻身之日,都很高興,心情舒暢,在各條戰線上積極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最後,他十分關切地說:現在40歲到50歲的中年知識分子,他們工作任務重、貢獻大,但工資低、困難多,各級領導都要注意,對他們的學銜、職稱問題要很好地解決,生活待遇問題,也要採取措施逐步解決。總之,改善中年知識分子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已是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在整個社會,要樹立起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分子的新道德、新風尚,充分信任他們和愛護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使他們能夠施展遠大的抱負。」這些話發自他心底。聶榮臻確實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師益友。 這次談話,全文刊登在1982年第24期《紅旗》雜誌上。1984年6月,《光明日報》為慶祝創刊35周年,希望聶榮臻講幾句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