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
一三二 |
|
由於聶榮臻的關心和正確的知識分子政策,在國防科技戰線工作的知識分子,環境要好得多。但受全國大氣候的影響,不少單位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偏差。1960年10月,聶榮臻在三座門宴請五院的部分教授、專家、工程技術人員。他是想和這些高級知識分子談談心,看看大家有什麼問題,也想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這天,他穿了一身淺灰色的便裝,風紀扣還是一絲不苟地扣著。他找了一些老一點的科學家座談。聶榮臻和知識分子談話,一向都是很隨便的,大家向他說了許多工作上的問題,很少有人講到生活。 聶榮臻知道大家有顧慮,就勉勵說:不要有顧慮嘛,國防部五院就是大家的家,五院的工作就是大家的終身事業。我們希望同志們下決心在這個光榮的崗位上幹一輩子,為尖端事業獻出自己的一生,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這是萬世之榮,大家有多大本事儘管發揮。既要努力學習,又紅又專,技術上又要勇於負責,發揚民主,暢所欲言,科學研究不要怕失敗,技術上不同意見的爭論不是政治問題。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勞逸結合,儘快拿出自行設計的各型導彈來,這是最大的政治。聶榮臻一席話,說得科學家們心裡熱乎乎的,氣氛一下子輕鬆了許多。於是,有些科學家就說,五院把幾千名大學生抽出來,長時間參加農業勞動,還抽調幾十名科技人員去西藏參加平叛等等。第二天,聶榮臻要安東去向五院黨委傳達,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要迅速糾正。科技人員的勞動鍛煉,要結合本專業,在五院的廠、所實施。沒有什麼比瞭解、信任自己更寶貴的了。在國防科技戰線工作的知識分子,就享受了這種充分的信任。聶榮臻也因此而與科學家們結下了深厚友誼,廣大科技人員從心底裡把他看成是知識分子的知心人。 聶榮臻非常關心錢學森,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他為錢學森考慮得都很周到。聶榮臻說:錢學森是國家的寶貝。國防科委很多人聽到聶榮臻說過這樣評價錢學森的話。在工作上,五院領導給錢學森安排了最方便的條件,在安全上也採取了相當嚴格的措施。聶榮臻規定,沒有他本人的批准,錢學森不得乘坐任何類型的飛機。早在1956年,籌備成立航空工業委員會,以及後來在航委的共事中,在技術問題上,聶榮臻就像學生對老師那樣尊重錢學森,虛心請教。 導彈研究院一成立,經聶榮臻向中共中央建議,錢學森被任命為這個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長。在錢學森的主持下,導彈研究院形成了完整的科研體系,確定了基本任務和前景規劃。但是作為院長,一些日常的行政業務也佔用了他大量的精力。一次,導彈研究院為建托兒所的事,也去向錢學森彙報,連做多少板凳也要他拍板。而有些技術問題,本來應該由錢學森拍板的,而黨委卻要討論決定。錢學森常為這樣的事苦惱。聶榮臻知道後,就對導彈研究院的領導人說,有些技術工作提交黨委討論,黨委就拍板了,這不行。黨委只管大政方針政策,不要管技術,技術工作要讓錢學森負責。而日常行政事務,他不擅長,就不應該去麻煩他。 為此,1960年春天,聶榮臻在征得錢學森的同意後,向中央軍委報告,建議任命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兼任導彈研究院院長;錢學森任技術副院長;任命空軍副司令員王秉璋為副院長,主管行政工作。建議被批准。為了保障錢學森在技術工作上的指揮決策權,導彈研究院又建立了技術指揮線。一批老專家,像任新民、粱守槃、屠守鍔、莊逢甘、蔡金濤、吳朔平,不久,也被分別任命為五院第一、二、三分院的技術副院長。聶榮臻一再強調,各級領導一定要保證技術指揮線暢通,不得以任何理由否定科學家在技術問題上的決策權。技術指揮線全部由專家組成,技術問題,由技術指揮線決定,保證了專家們的決策權。爾後,下面的各科研單位也都建立了技術指揮線,科研工作的計劃、協調由專家拍板,充分發揮了科學家們的作用。 聶榮臻與知識分子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他在許多極為微妙的地方,深諳知識分子的心理。有一次試驗地地導彈,導彈研究院副院長王諍與錢學森都去了試驗基地。試驗完畢,王諍與錢學森回京向聶榮臻彙報工作。彙報時,王諍先講開了,把主要情況介紹得很詳細,然後,又講了自己的看法。王諍講完以後,錢學森也談了一些具體的意見。彙報完畢,王諍與錢學森向聶榮臻告別。聶榮臻把王諍留下,誠懇地對王諍說:「王諍同志,你是專家,是我們黨內的專家,也是黨內的老同志,以後彙報工作是不是先讓錢學森同志講,技術方面聽聽他的意見。不然的話,你先講了,錢學森同志有什麼不同的意見,也不好講了。」王諍聽後笑了,以後彙報工作,王諍總讓錢學森先講。1960年,蘇聯專家全部撤走後,聶榮臻特別指示五院領導人:要充分發揮老專家的作用,型號設計委員會由錢學森負責,黨委研究技術問題的大政方針時,請他參加,認真聽取和尊重他的意見,使他有職有權。正是由於中共中央、周恩來、聶榮臻等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信任,使錢學森得以在中國航天事業上做出傑出的貢獻。 錢學森對聶榮臻也充滿了崇敬之情。1984年他回憶說:聶榮臻領導科學技術工作時,「統籌兼顧,全面調度,充分發揮了科學技術人員的聰明才幹,研製工作取得了迅速的進展……我們的科學技術人員在今天回顧往事,都十分懷念那個時代,稱之為中國科學技術的『黃金時代』,也十分尊敬和愛戴我們的領導人——聶老總」。①聶榮臻也許比任何人都熱切盼望國防尖端技術的每一個突破。每當新的難關被攻克,他向科技工作者們送去的是祝賀。而當有的試驗失敗了,他送去的是安慰,是鼓勵。有時,這比勝利時的祝賀更讓科技工作者感動。 ①《聶榮臻同志和科技工作》,光明日報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30頁。 1962年,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中近程導彈進行首次飛行試驗失敗,聶榮臻沒讓追查責任,而是安慰大家,使參試人員深受感動。聶榮臻是這樣地理解他們。 任新民,這位從美國歸來的導彈總體設計師,經歷過無數次導彈發射試驗。因為每次發射成功而感受到的喜悅太多,他已經記不清了。他說,每次試驗成功,從聶榮臻那裡聽到的都是鼓勵。如果失敗了,他從不批評埋怨,而是從另一種角度給予鼓勵。 國防科委和在聶榮臻身邊工作過的人,都知道聶榮臻對任新民是極為器重的。中國導彈的起步,首先是從仿製蘇聯近程地地導彈爾-2開始的。仿製成功後,工程技術人員對發動機部分作了一些改進,改進工程是任新民主持的。因為,原來爾-2的發動機就不怎麼好,改進後雖有所加強,但一段時間裡,老出問題。那個時候,有些人把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去看待。火箭發動機出問題,被人作為政治問題反映上去了。聶榮臻聽了這個反映,對五院領導人說:你們建院的時候,任新民、莊逢甘兩位科學家在北京開會,聽說五院已經成立,他們要求調到五院工作,就沒有再回哈爾濱,而是到黃帶子墳剛從部隊接收過來的房子裡,不顧條件簡陋,找來兩塊鋪板一搭,就住在那裡。我叫安東去動員他們住旅館。安東回來對我說,任新民、莊逢甘表示,「我們既是調到這裡來工作的,怎麼能住旅館?」一再動員也沒有去旅館。這件事我聽了極為感動,始終銘記。這麼好的科學家如果不信任,還能相信誰呢?請你轉告任新民一句話,「凡是最困難的時候,成功也就快了」。不是這句話哲學上的意義,而是感情上的理解,使任新民大為感動。不久,發動機技術問題就一個接一個地解決了。有一次聶榮臻瞭解到,火箭發動機試車時,任新民凍傷了手,他責問有關的負責人:「為什麼不對任新民這樣的專家多注意保護!」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