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
一二一 |
|
幾天以後,聶榮臻在科學規劃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上講話,進一步強調了中國在科研工作中各方面大協作的重要性。他說:「我國統一的科學研究工作系統,是由中國科學院、高等學校、中央各產業部門的研究機構和地方研究機構四個方面組成的。在這個系統中,中國科學院是全國學術領導和重點研究的中心,高等學校、中央各產業部門的研究機構(包括廠礦實驗室)和地方所屬的研究機構,是我國科學研究的廣闊的基地。」「科學研究工作必須有適當分工,但更重要的是必須強調協作。」 對聶榮臻的這次講話,新華社在1957年6月13日的電訊中說:「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在北京舉行。委員會主任聶榮臻在會上講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對科學界反映出來的許多重大問題已經或正在逐步解決。關於曾經在科學界引起爭論的科學體制問題,廣泛地徵求了各方面的意見以後,大體上取得了一致的認識。」新華社通訊接著用引號引用了聶榮臻前述講話中關於中國科研工作系統是由「四個方面組成的」那段話。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聶榮臻深感全國科學技術工作的高度複雜性,迫切需要建立一個集中統一的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1958年10月,他向中央建議,將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與技術委員會合併,組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國家科委)。11月,中央批准了這個建議。國家科委由聶榮臻兼主任;副主任為韓光、劉西堯、張有萱、范長江、武衡,不久又增加了張勁夫(仍兼中國科學院的工作)。國家科委機關工作人員共200多人,設16個廳、局。 聶榮臻在與各位副主任和有關負責人研究後,確定國家科委的基本任務是:1.深入研究科學技術方面的方針、政策,為中央決策提供依據;2.3.組織各有關單位對重大科技項目和科研任務的合作協調,鑒定和推廣技術上的發明創造和科研成果;4.加強對全國科技幹部的培養和使用工作;5.科技方面的計量、標準化工作的統一管理,6.提供情報資料、化學試劑、儀器儀錶等科研保障條件;7.開展與外國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活動。 至此,聶榮臻一人身兼中央科學小組組長、國家科委主任、國防科委主任。他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下,建立了對全國科技事業的集中統一的領導機制。實踐證明,這對全國科技工作,從規劃、計劃的制定、報批、檢查,到科研任務的確定,科研人員、物資、經費的管理分配,組織全國大協作等等,決心下得快,步調一致,較大地提高了領導機關的工作效率,促進了全國科技事業的發展。 1958年9月,報經中央批准後,聶榮臻在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協會、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宣佈:為了更有利於實現知識分子和工農群眾相結合,科學技術和生產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決定將上述兩個組織相合併,組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協會(簡稱「科協」),統一管理全國的科學技術普及宣傳工作。「科協」的成立,是加強中國科學事業統一領導的又一項重要措施。 從「二黃一張」的爭論中,聶榮臻深感人才不足是阻礙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的主要原因。解決的辦法,除了加速培養人才而外,就是組織全國大協作。 也就是加強國防科研系統、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中央產業部門的研究機構、地方研究機構的建設與相互協作。 1957、1958年,聶榮臻經常提到中國科學院的「火車頭」作用問題。 1957年2月,他在與范長江、李強、王順桐、蔣南翔等人談話時說:中國科學院不能什麼都搞,要有重點,要像火車頭拉車廂那樣帶動科學事業的發展。 4個月以後,他又對科學家們說:「我國有一個擁有必要的科學研究機構的國家科學院是完全正確的,是合乎世界科學發展總的趨勢的。中國科學院不僅是科學家的榮譽組織和全國學術領導的中心,而且是實際從事重點科學研究工作的地方……國家必須在中國科學院所擔負的重點任務上,積極予以支持。使中國科學院逐步形成一支堅強的科學隊伍,使它在科學的若干主要的部門內,真正擔當起突破陣地,開拓新的科學領域的任務。」在聶榮臻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機構與研究工作,都較快地逐步得到發展。到1962年,科學院的研究所由40幾個增加到100多個,成為中國科技事業攻關的最重要的方面軍之一。 對於高等院校,聶榮臻認為它不僅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而且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1957年6月,他在科學規劃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的講話中說:「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工作,必須積極提倡,大力加強。教學和科學研究同樣是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兩者不可偏廢。這不僅是科學研究工作本身的需要,而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方法。」 從50年代起,大批有條件的高等院校都積極承擔科研任務。聶榮臻的講話傳達後,更進一步調動了高等院校參與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等高等院校不僅設立了核物理、放射化學、數學力學、電子技術、光學、精密儀器等新技術專業,為科研事業培養急需的人才,還承擔了大量民用、軍用的高精尖專業方面的研究課題,取得大批成果。 1958年5月9日,鑒於培養科技幹部的迫切需要,中國科學院向聶榮臻建議創辦中國科技大學,以解決國內各大學一時還難以培養的尖端性學科的科研人員,如核子物理、超音速空氣動力學、超高頻技術、地球化學、高空大氣物理、射線生物學、半導體技術等專業的人才。5月21日,聶榮臻在給中央書記處的報告中說:「中國科學院擬辦一大學,我認為是可行的。昨與恩來同志面談時,他也很贊成……請中央同意批准,以便立即籌備暑假招生。」6月2日鄧小平批示:「書記處會議批准這個報告,決定成立這個大學,校舍另議。劉(少奇)、周(恩來)、陳(雲)核閱後,退榮臻辦。」 上述領導都圈閱同意。 聶榮臻接到批示後,要張勁夫「即辦」。在聶榮臻的支持下,學校教室、實驗室、運動嘗宿舍等問題一一迎刃而解。當年9月,中國科技大學正式開學。這是何等高的速度!中國人民大辦科學的心情是何等的急迫! 為加速培養國防科研所需的人才,1961年1月以後,中央和軍委先後批准將北京航空學院、北京工業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太原機械學院、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南京炮兵工程學院、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劃歸國防科委領導。 1961年1月11日,聶榮臻在國防高等院校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能不能培養出大量的又紅又專的優秀科學技術幹部。是我國發展國防工業和國防科學技術的一個根本問題,具有特別重要的戰略意義。」軍隊和地方的大批高等院校,積極為科技事業培養人才,參與許多科研項目的協作攻關,成為科技戰線上又一個重要的方面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