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一四二 |
|
§組織隊伍 科學規劃和計劃的實施,各項研究工作的開展,機構的組建,都離不開人。人手缺乏,特別是高、中級科研人員缺乏,成了當時開展科研工作的又一個主要困難。在制定十二年科學規劃的時候,經初步計算,我們在十二年中共需要大學畢業以上的各類研究人員近十八萬人,其中搞新技術研究的約需五萬人。為了迅速組建科研機構,各科研單位提出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急需補充大學畢業以上的研究人員三萬多人,而當時我們每年畢業的理工科大學生一共才約有三萬人。 剛畢業的大學生應該主要分配到工農業生產單位去,也還要補充高等院校的師資,不可能也不應該以過大的比例分配到科研單位。更何況新畢業的大學生還不能馬上獨立進行科研工作。怎麼辦?只有先向各部門抽調技術人員到科研部門,尤其是到國防尖端技術研究部門工作,以應急需。同時採取各種措施,加速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充分發揮科研人員的潛力。所以,大力組建、培訓科研隊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從一九五七年起,到一九六〇年,民用研究機構具有大學畢業以上的科技人員已達到三萬多人。此外,在高等院校和各工業部門,還有大批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兼職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可以說,組織隊伍工作的成效是顯著的。 一九六〇年三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地質系主任威爾遜訪問中國以後,在美國《商業週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赤色中國的科學蜂窩》的文章,介紹了我國科技隊伍的發展情況。用「蜂窩」這個詞來形容,意思是我國的科研隊伍發展很快,科學工作者們緊張而又勤奮。當時西方科學家來訪的還很少,他的文章,曾引起了資本主義世界對我國科學大軍迅猛發展的驚訝心情。 那時我們的科研隊伍,同解放初期相比確實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同先進國家比,仍然相當落後。我從有關資料上看到(當然這個資料不一定準確),到一九六〇年,蘇聯擁有科學家和受過高等教育的工程技術人員二百五十多萬人;美國則擁有同類人員三百二十多萬人。而同期,我國則擁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包括衛生、醫藥、農林、畜牧在內)共約一百九十萬人,其中具有大專畢業以上程度的大約只占五分之一,即四十萬人左右。與美蘇相比,實在是太少了。我們要完成科學規劃中規定的任務,努力追趕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無論從當時的需要,還是從長遠的發展來考慮,隊伍問題都是個關鍵。所以,我們一直把它作為一個戰略性的問題來加以考慮,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高級知識分子的狀況和來源問題。五十年代中期,全國能帶碩士研究生的導師約有二千人,他們大部分集中在教育系統和產業部門,在科研系統的大約只有二三百人。這兩千人中真正比較成熟的大約只占一半。他們中有舊中國留下的愛國科學家,有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回國的愛國科學家,其中有些是國內外著名的學者。我們首先從各條戰線抽調一批水平較高的優秀科學家集中到科學研究部門中來,並且任命他們為研究機構的領導人,或者某項研究課題的負責人,作為科研戰線上的骨幹力量。同時我們還通過各種渠道,爭取在國外的科學家回國。 有一次外交部開大使工作會議,我特意到會講了話,請使館的同志千方百計爭取愛國科學家回國,以適應國內建設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爭取工作得到進一步重視,陸續回來了一些科學家。這批原有的和回國的高級知識分子,人數雖然不很多,但他們都有很強的愛國心和事業心,具有第一流的專業知識,在我國各項建設事業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其中到科研戰線來的高級知識分子,在發展我國科研事業方面,特別是在科研攻關方面,同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關於在科研系統的中級研究人員,即建國前後畢業的研究生或大學生,工作能力較強,能獨立完成某項科研課題的人員,當時大約有一千多人。我們認識到中級科研人員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高級知識分子大多年齡比較大了,未來科研事業發展的命運取決於中級科研人員的成長速度,因此我們採取措施,從早期留蘇的畢業生中以及全國解放前後的大學畢業生中選拔了一批比較優秀的人才,調到科研系統來。我們還採用「帶徒弟」的辦法,即由高級研究人員帶助手來加以培養。當時交給他們的任務是,每名導師帶七八名助手。這樣,很快就可以帶出上千名中級科研人員。 再一個辦法就是向國外派研究生和留學生,當時主要是向蘇聯和東歐國家派遣。我們派學生出國學習的工作到一九五九年為止,可以說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五三年,當時中央確定的方針是「嚴格選拔,寧少勿濫」,三年共派出一千七百多名。第二個階段是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六年,當時由於中央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並著手制定科學規劃,所以確定了「嚴格審查、爭取多派」和「以理工科為重點兼顧全面需要」的方針,那三年共派出留學生五千八百多名(其中研究生一千二百多名)。 在這個期間內,先後對留蘇大學生的專業進行過三次調整,抽調了一部分原來學習社會科學、理科和一般工科的大學生改學工業和國防方面的重點和尖端學科。第三階段是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五八年,這時候的方針是「多派研究生,一般不派大學生」,後來又規定研究生的條件必須是大學畢業後又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以便在國外學習中,真正能看出問題,學到東西。經過以上各種措施,使我國的中級科研人員有了較大的發展。這些同志的特點是年富力強,基礎比較扎實,在高級研究人員的帶領下,大量的科研實際工作都是由他們動手進行的。他們為科研事業作出了寶貴的貢獻。 初級科研人員(主要是剛畢業的大專生)的人數多些,來源也廣些。當時全國大學生的分配原來由國家計劃委員會同教育部管,後來我建議留學生、研究生由國家科委統一分配,大學生則由國家科委協同計委、教育部分配,因為國家科委對哪些科研機構需要什麼人才的情況比較清楚。另一方面人才不能搞平均分配,不管你那個地方需要不需要一樣分,這是不合適的。後來中央批准了我的建議,全國研究生、留學生即統由國家科委主管分配,同時,每年又優先分配一部分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大學畢業生到科研戰線上來,使需要和可能更好地結合起來了。 對科研急需的專業人才,和屬空白的新興學科,我們就在現有的高等院校開設新的專業,分配成績好的考生去學習。一九五七年以後,我們先後建議在全國的一些重點大學中擴大了無線電系,開辦了計算機專業,舉辦了空氣動力學專業,計算數學,統計數學專業,擴大了流體力學和固體力學專業等。在軍隊方面,我請陳賡同志調整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專業,成為專門培養軍隊武器裝備(包括導彈、原子能)研究設計人才的學院。 陳賡同志當時兼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院長,也是國防科委的副主任,是我們黨內熱心科學事業的老同志之一。他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很快完成了院系調整,使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源源不斷地為軍隊培養了大批研究設計人才。地方方面由郭沫若同志負責,組建了中國科技大學,並由他親自兼任該校的校長,成為我國專門培養新興學科科研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除了以上措施之外,我們在有條件的研究院、所還舉辦或聯合辦業餘大學、夜大學,以加速培養科技人才。 按照科技發展的需要,各單位普遍辦起了中等專業學校,以培養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環——實驗人員、技術員、技師等等。 我們當時培養出來的這一大批初級科研人員,人數多,是科研隊伍的生力軍,他們富有朝氣,好學上進,在高中級科研人員帶領下,做了大量工作,既鍛煉了自己,又為科研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年的這批中級和初級科研人員,現在大多是四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知識分子了,他們已經是科研戰線上的骨幹,我們應該特別予以關懷和重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