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八四


  《雙十綱領》是從邊區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出發,按照毛澤東同志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而制定的。《雙十綱領》頒佈的時候,延安的《新中華報》發表評論指出:「它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民主主義的施政綱領,是最適合目前抗日需要的。」

  頒佈《雙十綱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貫徹黨的方針路線,貫徹《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鞏固與發展晉察冀邊區,堅持敵後抗戰,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為此,《雙十綱領》規定:

  在政治上必須堅持國共合作,團結抗戰,對一切破壞團結抗戰,破壞邊區的特務漢奸,按照邊區政府法令,予以懲處;摧毀敵偽政權,沒收敵偽財產,充作抗日經費;瓦解敵偽軍,爭取偽軍反正,寬待敵軍俘虜;對逃亡敵佔區的漢奸嫌疑犯,只要返回邊區抗日,發還其全部財產;在全邊區廣泛武裝人民,實行全民武裝自衛,開展群眾遊擊戰爭;擁護邊區人民子弟兵,號召群眾積極參加子弟兵,充分保障其給養。

  在邊區政權建設上,健全各級民意機關及政府機構,充分發揚民主,吸收堅持抗日的無黨派人士參加各級政權機關工作;一切抗日的人有言論、集會、結社、出版及信仰自由;未經法定手續,任何機關、團體或個人,都不得逮捕、禁閉、遊鬥和侮辱他人,以保障人權。

  在經濟政策上,規定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財產所有權,人民除按政府規定繳納賦稅以外,任何機關、團體,不得另以任何名目勒索或罰款;政府保障「二五減租」及「減租減息」政策的切實貫徹;各級政府機關和團體建立嚴格的經濟制度,肅清貪污浪費;肅清邊區境內的偽幣,鞏固邊幣,健全銀行機構,活躍邊區金融;發展農業,積極墾荒,擴大耕地面積,保護並繁殖耕畜,改良種子、肥料、農具等農業生產技術,有計劃地鑿井、開渠、改良土壤。發展軍事工業、礦業和手工業,爭取工業品自給自足;鼓勵開展各種形式的生產互助合作,發展商業,保障正當貿易,取締奸商。

  在社會福利政策方面,規定設立專門機關,救濟災民;保障婦女、兒童的社會權益,禁止歧視、虐待婦女、兒童;優待抗屬,撫恤烈士遺屬和因公致傷、致殘人員。

  在文化教育方面,規定在提高國民文化水準及民族覺悟的目標下,實行普及的免費教育,建立並健全學校,每行政村設小學,每專區設中學,建立並改進大學及專門教育;加強自然科學教育,優待科學家及專門學者;開展民眾識字運動和文化娛樂工作,定期逐步掃除文盲,保護知識青年,撫慰淪陷區流亡學生,分配一切抗日知識分子以適當工作,提高小學教員的業務水平和生活待遇。

  《雙十綱領》中,還有邊區各民族應相互尊重生活、風俗及宗教習慣,在平等基礎上親密團結抗戰,在民主選舉中優待回、蒙、滿、藏同胞等內容。

  《雙十綱領》頒佈後,為了保證這一綱領的貫徹實施。北方分局在一九四〇年九月上旬召開了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有邊區黨、政、軍、民各部門的負責同志。根據中央的指示,會議著重討論了鞏固與擴大邊區統一戰線,鞏固與建設邊區根據地的具體方針政策問題,發揚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精神,檢查了過去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和錯誤,統一了思想,解決了若干實際問題,為進一步實施《雙十綱領》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這次擴大會議之後,各機關、部隊、學校、群眾團體的黨團組織直至農村支部,按照會議提出的要求,在全邊區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學習《雙十綱領》、宣傳《雙十綱領》、擁護《雙十綱領》的群眾運動。

  為便於群眾記憶和理解,分局和軍區的機關報,對《雙十綱領》的內容,逐條加以說明和解釋。邊區其他宣傳機構和文藝團體,也通過各種形式,宣傳《雙十綱領》。根據地許多村莊的街心牆壁,紛紛寫上《雙十綱領》的原文。各個地區還召集有聲望的紳士、名流、學者、少數民族代表進行座談,當地黨政負責同志出席解釋,使《雙十綱領》為社會各階級、各階層所瞭解。邊區子弟兵在正太、平漢等線的破擊戰中,打到那裡,就把宣傳品散發到那裡。《雙十綱領》同樣受到淪陷區同胞的歡迎,激起了他們對邊區的仰慕和嚮往。

  經過一系列的學習和宣傳,《雙十綱領》在晉察冀邊區做到了家喻戶曉,深人人心,真正成了邊區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軍民的行動綱領。

  《雙十綱領》的頒佈和實施,起了良好的作用,使晉察冀邊區的各項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雙十綱領》頒佈後,據北嶽區行唐、阜平等二十三個縣份初步試行的結果調查,各階層負擔的比例是:貧農占百分之七,中農占百分之十五,富農占百分之二十五,地主占百分之五十三。根據當時各階級的經濟狀況,這樣的負擔是比較合理的。

  在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和《雙十綱領》的影響下,根據地內抗日愛國的地主、資產階級、紳士名流及友党人士,紛紛表示贊成和擁護。他們從切身的體會中認識到,八路軍不說假話,說到做到。曲陽的一些紳士聯名寫信說:「《雙十綱領》的每一條,都貫穿著統一戰線的精神,全是對抗戰建國和老百姓有好處的。」有些逃亡到敵佔區的地主,也重新回到邊區。他們說,過去不清楚邊區政府的法令,現在看到《雙十綱領》,感到還是邊區光明,表示再也不到敵佔區去了。北嶽、冀中兩區在《雙十綱領》頒發後四個月的時間裡,逃亡地主重返邊區的不下兩千戶。

  《雙十綱領》在敵偽據點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不少偽軍和偽組織人員,拿著《雙十綱領》出來找我們,尋求自新之路;有的則找我地方政府坦白自首,表示要痛改前非,立功贖罪。各地偽軍攜械投誠者日益增多。

  《雙十綱領》頒佈和實施以後,整個邊區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大好形勢。顯而易見,這一綱領已經成為團結人民,鼓舞鬥志,加強對敵鬥爭和推動邊區各項事業前進的巨大力量。

  §反敵經濟封鎖的鬥爭

  一九四一年前後,邊區軍民在同敵人進行軍事與政治鬥爭的同時,又在經濟戰線上同敵人展開了激烈尖銳的反封鎖、反掠奪鬥爭。這場鬥爭的勝負,同樣直接關係著邊區軍民的生活、根據地建設的成敗和敵後抗日遊擊戰爭能否堅持的全域。

  晉察冀邊區政府成立以後,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基本上可以保證邊區的軍需民用。有了這樣一個基礎,才使我們有可能戰勝一九三九年大水災造成的種種困難,同時保障了邊區的物力、財力為我所用而不為敵所用。在經濟上同樣形成了抗日的鄉村包圍敵占城鎮的形勢。

  日本帝國主義的資源本來就先天不足,加之戰爭逐年擴大,戰線不斷延長,消耗越來越大,經濟危機日益加劇。敵人除了以戰爭手段對邊區進行赤裸裸的搶掠以外,還加緊了對邊區的經濟封鎖,企圖在經濟上困死我們。日本侵略軍首先加強了「經濟戰」的組織機構,偽華北政務委員會成立了經濟委員會和經濟對策委員會,山西省還設立了經濟督察專員。他們頒發封鎖綱領,頒佈「連保連坐」的「經濟封鎖法」,訓練專門同我們進行經濟鬥爭的偽工作人員,嚴禁鋼鐵、食鹽、煤油、布匹、糧食、醫藥、機械、電訊器材、火柴及其他各種必需品由敵佔區輸入邊區。並且利用鐵路、公路、封鎖溝割斷根據地各個地區間的物資交流,企圖使平原的糧食、布匹不能運往山地,山地的土特產不能運往平原。它還實行貿易壟斷,提高敵佔區工業品的價格,壓低根據地土產品的價格,實行不等價交換,企圖把邊區的經濟逼進絕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