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一九七二年的內政和外交(5) |
|
一九六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試圖與中國領導人直接通話,商談兩國關係問題。隨後,蘇駐華使館臨時代辦稱「有話要轉達」給中方。周恩來與有關方面擬定了一份答覆蘇方的備忘錄,內稱:「從當前中蘇兩國關係來說,通過電話的方式進行聯繫,已不適用。如果蘇聯政府有什麼話要說,請通過外交途徑正式向中國政府提出。」次日,毛澤東在周恩來的請示報告上批示:「同意備忘錄的立場,即準備舉行外交談判。」⑤ 急於對付蘇聯的美國政府在中蘇珍寶島衝突後,積極地作出一系列姿態,如:宣佈放寬對中美之間的人員往來和貿易限制,不同意蘇聯提出的「亞洲集體安全體系」及其他旨在孤立中國的行動,下令停止派驅逐艦到臺灣海峽巡邏,等等。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周恩來致信毛澤東說:「尼克松、基辛格的動向可以注意。」⑥ 同年十二月三日,在波蘭首都華沙文化宮舉辦的南斯拉夫時裝展覽會上,美國駐波蘭大使斯托塞爾在眾目睽睽之下追趕中國使館官員,急切地向中方人員表示,尼克松總統本人打算同中國領導人進行「重大的具體的會談」。當天晚上看到發自中國駐波蘭使館電文的周恩來,立即將這個情況報告毛澤東,並說:「找著門道了,可以敲了,拿到敲門磚了。⑦」這裡講的「門道」,是指中美政府之間進行直接接觸的渠道。十二日,周恩來在接見巴基斯坦駐華大使時,請他轉告葉海亞·汗總統:尼克松如果要同中方接觸,盡可利用官方渠道。⑧這個月底,毛澤東、周恩來批准恢復中斷了近三年的中美華沙 大使級會談。但不久因為發生美國入侵柬埔寨事件,中美之間的接觸又延擱了下來。 一九七〇年三月,長期同中國保持睦鄰友好關係的柬埔寨王國發生美國支持下的朗諾軍人集團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領導的王國政府。美國軍隊也借機入侵柬埔寨。為了支持印度支那人民的鬥爭,中國政府於五月四日發表譴責美軍入侵柬埔寨的聲明,並連續兩次推遲中美華沙會談。五月二十日,毛澤東發表《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聲明,嚴厲抨擊美國政府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對內對外政策,強烈譴責美軍近年來對印度支那的侵略。聲明指出: 「尼克松政府內外交困,國內一片混亂,在世界上非常孤立。抗議美國侵略柬埔寨的群眾運動席捲全球。」「美帝國主義看起來是個龐然大物,其實是紙老虎,正在垂死掙扎。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不是越南人民、老撾人民、柬埔寨人民、巴勒斯坦人民、阿拉伯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怕美帝國主義,而是美帝國主義怕世界各國人民,一有風吹草動,它就驚慌失措。無數事實證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國能夠打敗強國,小國能夠打敗大國。小國人民只要敢於起來鬥爭,敢於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國家的命運,就一定能夠戰勝大國的侵略。這是一條歷史的規律。」⑨ 五月下旬,首都北京以及全國各地軍民舉行集會遊行,堅決擁護毛澤東的「五·二〇」聲明,支持印度支那人民的抗美救國鬥爭。毛澤東、周恩來等出席在天安門廣場召開的五十萬人的盛大集會,林彪宣讀了毛澤東聲明的全文。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告誡尼克松政府,中國不會拿原則作交易。毛澤東和中國政府伸張正義、援助弱小、蔑視強權的舉動,贏得全世界許多中小、落後國家的欽佩和讚譽。後來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所取得出乎美國意料的勝利,同中國這種對外政策直接有關。 一九七〇年十月初,尼克松會見美國《時代》週刊雜誌記者時稱:「如果說我在死以前有什麼事情想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們去。」十月下旬,他當面同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商量,請葉作為「中介人」,為中美關係正常化「提供助力」。隨後,借歡迎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宴會的機會,尼克松談到國際問題時「第一次有意地」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並在私下托羅領導人再次將希望美中進行高級接觸的「口信」轉達給中方。⑩ ⑤毛澤東對周恩來就蘇聯領導人及蘇駐華使館同我聯繫情況的報告的批示,手稿,1969年3月22日。 ⑥周恩來致毛澤東的信,手稿,1969年11月16日。 ⑦耿飆:《周恩來是新中國外交的創始人和奠基者》。見《研究周恩來――外交思想與實踐》,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5頁。 ⑧周恩來接見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凱瑟談話記錄,1969年12月12日。 ⑨1970年5月21日《人民日報》。 ⑩[美]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憶錄》,商務印書館1979年1月版,第230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