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10)


  「六十條」集中了廣大幹部和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但是,它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實際?行得通行不通?還有些什麼問題沒有解決?這就需要再拿到幹部和群眾中去徵求意見,放到實踐中去檢驗。這是毛澤東歷來倡導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廣州會議後,從中央領導人到各省、市、自治區負責人,包括毛澤東領導的三個調查組,帶著「六十條」草案,深入基層,徵求意見,開展更大規模的、更加深入的調查研究。

  劉少奇帶頭作調查。他深入到湖南農村,

  先後在甯鄉、長沙的幾個生產大隊,主要調查食堂問題、退賠問題、社員房屋問題、山林問題等。四月十一日,在長沙與毛澤東會面,就農村工作問題交換了意見。劉少奇這次調查,歷時四十四天,其中有三十天住在農村。

  毛澤東十分關注群眾對「六十條」的反映,而且很急切。廣州會議結束後他為什麼一直到三月二十九日才離開廣州,就是為了等陶鑄、陳伯達從番禺大石公社回來,聽他們下去以後群眾對「六十條」有些什麼意見。毛澤東聽完彙報第二天就離開廣州乘專列北上,準備到長沙再聽湖南省負責人和湖南調查組反映群眾對「六十條」的意見。

  他從廣州出發的時候,正是廣東插秧季節。他在火車上細心地觀看鐵道兩旁農民插秧的情況,發現插秧還是太密,便派身邊工作人員下去問幾個農民,那幾個農民都贊成六寸乘六寸的插秧密度。①毛澤東說,瞎指揮生產有許多出自領導生產的部門。瞎指揮是由於沒有生產知識,既沒有實際生產經驗,也沒有現代農業科學知識。

  三月三十一日,毛澤東在停靠于長沙附近的專列上,聽取張平化彙報。張平化說,在討論「六十條」中,群眾最關心、議論最多的是食堂問題、供給制問題,還有「三包一獎」問題,群眾對獎勵糧食很感興趣。毛澤東說:「糧食是群眾生產的,還叫什麼獎呢?群眾多生產的就可以多歸他們,還能拿自己的東西獎自己?可以不叫獎。」毛澤東聽了一段彙報後說:「這只是公社、大隊這兩級幹部的反映,也只是初步的,還沒有拿到小隊,拿到群眾中,拿到有經驗的農民中去宣讀。宣讀後會有更多的意見。」毛澤東特別囑咐,這只是一個草案,要讓群眾提意見,還要修改,還要補充,切記不要當成一種命令去貫徹。毛澤東問:「群眾肯說真話嗎?他們肯不肯說話?」張平化回答:「群眾還是肯講真話。」毛澤東說:「『六十條』也是教育幹部的主要教材,這個教材經過群眾和幹部的討論,對他們的教育就更深刻。將來在五月會議期間,按各省徵求群眾的意見把條例草案加以修改,再拿到群眾中試行。修改後也還不能作為正式的文件,可以叫做修正草案,再在群眾中廣泛徵求意見。」②

  對於一個中央文件,毛澤東採取如此慎重的態度,經過如此廣泛而深入的徵求意見,從「大躍進」以來,實屬罕見。以後,毛澤東越來越看重「六十條」,把它當作解決農業和農村問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

  毛澤東談話結束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了。第二天(四月一日)他要在武昌會見古巴青年代表團,立即趕赴武漢。他對張平化說,他在湖北停幾天,接見幾個客人就回來,並囑咐張平化「以下鄉為主」。

  毛澤東在武昌呆了七天。四月一日,會見外國客人。三日,同王任重談話(食堂問題和供給制問題)。六日,同周恩來談今年的經濟計劃問題。在短短七天中,毛澤東游泳兩次,跳舞兩次,這種情況同去年北戴河會議時大不相同。說明他的健康情況比較好了,心情也比較好了。經過這一段調查研究,情況更加明瞭,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具體政策心中都有數了,看到了中國農村以至整個國家經濟形勢好轉的希望。

  四月八日下午,毛澤東離開武漢回到長沙。

  四月九日,在長沙專列上,毛澤東先後與張平化、胡喬木談話,從晚上七時半談到十一點二十分。他們倆都剛從鄉下調查回來,帶來許多具體生動的第一手材料,談困難,談問題,也沒有多大顧慮。毛澤東聽得津津有味,偶爾插幾句話。

  張平化反映,在討論「六十條」的時候,爭論比較多的是三個問題,一個是供給制,一個是食堂,一個是糧食定購問題。關於糧食定購,他說,生產隊普遍要求包死,就是把上繳大隊的、繳給國家的糧食數都定下來,其餘都是生產隊的,這樣就有個奔頭。

  講到食堂問題,張平化說:「講食堂好的,講得很多;講食堂壞的,也講得很多。我聽了以後,覺得原來自己對食堂的看法有些片面,好像不喜歡食堂的就是那些富裕中農。」毛澤東說:「才不是哩!」張平化說:「現在看來不見得。」毛澤東肯定地說:「不是。願意參加食堂的是少數人。食堂的確存在這幾個問題,所說用工太多,浪費勞動力嘛!浪費柴火,破壞森林嘛!還有浪費糧食,再一個就是社員不能養豬。得兩頭搞,一頭是搞食堂,一頭是家裡開夥。」

  張平化彙報供給制問題時說:「現在初步地可以說,供給部分超過百分之三十,肯定不必要,過去搞那麼多是錯了。估計百分之十左右基本上就解決問題了。」毛澤東說:「如果只包五保戶,補助困難戶,百分之一、二、三就可以解決問題。百分之三十是多了,這不是真正各盡所能,按勞付酬;基本原則是兩條:一個是各盡所能,按勞付酬;一個是價值法則,等價交換。將來所謂公,靠什麼呢?靠積累,現在就困難了,現在公社就不要搞積累,恐怕兩年、三年之內,新的公社就不要積累。新的公社老百姓又怕哩!現在劃小,公社多了,它又去搞平調,這個你們要議一下,萬萬不能再平調。如果認為沒有家底又去平調,那可不得了啦!」

  由於社、隊規模劃小,又加大了生產小隊的權力,原來人民公社的那個「大」字,事實上已被否定。這回毛澤東又說,所謂「公」只是表現在積累上,而且兩三年內又不能搞積累,這樣,原來的那個「公」字,事實上也發生很大變化。對人民公社制度,毛澤東沒有否定。但它的內容,不論在體制方面,還是分配方面,以及農民的生活方式,同公社化運動時大力宣傳的那個「一大二公」,是大大地不同了。

  毛澤東對張平化說,湖北在群眾中討論「六十條」的時候,也集中在這四個問題:供給制問題,食堂問題,糧食問題,體制問題。他說:「供給制,是多勞多得,還是多勞不能多得?平均主義問題嘛!食堂也是個平均主義問題嘛!」③這是毛澤東第一次明確地把供給制和食堂看作是平均主義的東西。他對於平均主義表現的認識,已經不限於隊與隊之間、人與人之間這個層面上,而且深入到供給制和食堂這兩個敏感領域。他還說:「就是要恢復一九五七年那個時候的評工記分、多勞多得,要恢復那一套。」

  隨著調查研究的深入,毛澤東的認識也在深化。對於公社化以來由毛澤東和由中共中央決定的一些不符合實際的、不利於生產發展的決定,在一個一個地推翻。正如中共中央關於調查工作的那封信中所說:「不要怕實際檢驗推翻了已經作的判斷和決定」。

  胡喬木是剛從韶山大隊調查回來向毛澤東彙報的。韶山,是毛澤東的家鄉,對毛澤東來說,這裡是熟人、熟路、熟地方,聽起彙報來,自然有一種親切感。

  胡喬木說:「看起來群眾最關心的有三個問題:第一,超產獎勵問題;第二,分配制度問題;第三,食堂問題。食堂問題在目前特別突出。幹部很敏感,群眾也很敏感,一談就是食堂。原來我在長沙看到的情況,是食堂搞得好的。同時還有這麼個原因,就是過去省委一貫強調這個東西,幹部不敢議論這個問題,群眾也不敢議論,所以就沒有發現懷疑的言論了。這回『六十條』這麼一說,好些大隊反映,說念這一條的時候,群眾最欣賞的是末了一句:『可以不辦』。④我們在韶山大隊為著先試探一下,找三個小隊長和這三個小隊的一部分社員,一起座談『六十條』裡面的主要問題。座談會一開始,就對食堂問題開展了非常尖銳的爭論。雙方都舉出理由,針鋒相對。」毛澤東問:「你參加了?」胡喬木答:「我參加了。我們原來都沒有這個思想準備。我原來對於食堂還是比較熱心的,經過幾次辯論以後,覺得他們提出不辦食堂的理由是有道理的,是對的,應該考慮。」胡喬木列舉了一些理由,肥料減少了,山林被破壞了。毛澤東說:「還有,浪費勞動力。浪費勞動力,破壞山林,不能養豬,就是廣東提的那幾條。還有一條,是不是浪費糧食的問題。」胡喬木說:「他們也講到這個問題。家裡吃飯,多一點少一點,他就是量體裁衣了;而吃食堂呢,有那麼多定額,反正要吃掉,吃掉了還覺得不夠,吃得不好。」毛澤東又說:「還有一條,在食堂吃飯沒有家裡搞得好吃。」接著又問:「現在馬上散行不行呢?」胡喬木答:「農村裡頭有些問題了。」毛澤東:「鍋灶、柴火、糧食。」胡喬木:「主要還有房子問題。根據韶山公社五個大隊的統計,八十九個食堂,已經散掉五十個,討論『六十條』以後,估計還要繼續散。」毛澤東又問:「他要維持幹什麼呢?」胡喬木:「有個思想沒有解放,因為省委宣傳部宣傳得比較久,都說食堂是社會主義陣地。」毛澤東:「河北也是這麼宣傳的嘛,什麼社會主義食堂萬歲。」胡喬木:「人民日報寫過社論,也說公共食堂萬歲。我覺得,第一,現在解散有利;第二,現在可以解散。」毛澤東:「要看現在有沒有鍋灶,有沒有糧食,有沒有柴火,有沒有房子。」胡喬木根據實際調查的情況說:「我們傾向於快一點解決為好。雖然有些困難,分過了之後,群眾還是會陸陸續續自己去解決的。」

  ①指秧苗的行距和株距各為六寸。「大躍進」中瞎指揮,搞過度密植,許多地方批評六寸乘六寸是「稀植」,是保守。
  ②毛澤東同張平化談話的簡要記錄,1961年3月31日。
  ③毛澤東同張平化的談話記錄,1961年4月9日。
  ④《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關於公共食堂的規定中,最後一句是:「在居住分散或者燃料困難的地方,也可以不辦食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