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廬山會議(2)


  毛澤東在六月二十九日和七月二日兩次會議上的講話,被整理成一個講話記錄,變成十八個問題(略去了「國際問題」)。這些問題,是毛澤東這一個時期以來,經過調查研究,認真思考,並同大家交換意見後提出來的,大都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以來暴露出來的一些帶有全域性的問題。提出這些問題,主要是為了總結經驗,在黨的高層會議上從容地加以討論,得出一致的認識。

  為什麼要把讀書放在第一個問題?毛澤東歷來重視理論的指導,在重要的歷史時刻需要總結經驗的時候,他就特別強調讀書,學習理論。他說:「有鑒於去年許多領導同志,縣、社幹部,對於社會主義經濟問題還不大瞭解,不懂得經濟發展規律,有鑒於現在工作中還有事務主義,所以應當好好讀書。」「中央、省、市、地委一級委員,包括縣委書記,要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第三版)。時間三至六個月,或者一年。」「縣、社黨委成員能讀政治經濟學的也可以讀。設法給縣、社黨委每年有一個系統思考問題的時間。我們提倡讀書,使這些同志不要像熱鍋上的螞蟻,整年整月陷入事務主義,搞得很忙亂,要使他們有時間想想問題。現在這些人都是熱鍋上的螞蟻,要把他們拿出來冷一下。」

  毛澤東比較看重的另一個問題,或者說更加看重的,是形勢問題,作為會議討論的第二個問題。他認為形勢總的是好的,而且在繼續好轉,這要肯定下來,同時又認為存在的問題不少。他說:「國內形勢是好是壞?大形勢還好,有點壞,但還不至於壞到『報老爺,大事不好』的程度。八大二次會議的方針對不對?我看要堅持。總的說來,像湖南省一個同志所說的,是兩句話:『有偉大的成績,有豐富的經驗。』『有豐富的經驗』,說得很巧妙,實際上是:有偉大的成績,有不少的問題,前途是光明的。基本問題是:(一)綜合平衡;(二)群眾路線;(三)統一領導;(四)注意質量。四個問題中最基本的是綜合平衡和群眾路線。要注意質量,寧肯少些,但要好些、全些,各種各樣都要有。農業中,糧、棉、油、麻、絲、煙、茶、糖、菜、果、藥、雜都要有。工業中,要有輕工業、重工業,其中又要各樣都有。去年『兩小無猜』(小高爐、小轉爐)的搞法不行,把精力集中搞這『兩小』,其他都丟了。去年大躍進、大豐收,今年是大春荒。現在形勢在好轉,我看了四個省,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大體可以代表全國。今年夏收估產普遍偏低,這是一個好現象。今年這時的形勢和去年這時的形勢比較,哪個形勢好?去年這時很快地刮起了『共產風』,今年不會刮,比去年好。明年『五一』可以完全好轉。去年人們的熱情是寶貴的,只是工作中有些盲目性。有人說,你大躍進,為什麼糧食緊張?為什麼買不到頭髮夾子?現在講不清楚,促進派也講不清楚。說得清楚就說,說不清楚就硬著頭皮頂住,去幹。明年東西多了,就說清楚了。」

  毛澤東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中,值得注意的是,他把綜合平衡列在四個問題的首位,把它提到與群眾路線同等重要的地位。毛澤東在指導經濟工作中,歷來強調不平衡是絕對的,平衡是相對的;認為淨是平衡,不打破平衡是不行的。這次突出地強調綜合平衡,是經過「大躍進」的生動實踐和嚴重教訓,毛澤東對這個問題認識上的重要變化。

  他說:「在大躍進形勢中,包含著某些錯誤,某些消極因素。現在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包含著有益的積極因素。去年形勢本來很好,但是帶有一些盲目性,只想好的方面,沒有想到困難。現在形勢又好轉了,盲目性少了,大家認識了。」

  第三個問題,今年任務;第四,明年任務;第五,四年任務。毛澤東把這三個問題合在一起講。他說:「今年鋼的產量是否定一千三百萬噸?能超過就超過,不能超過就算了。今後應由中央確定方針,再交業務部門算帳。糧食有多少?去年增產有無三成?今後是否每年增加三成?每年增加一千億斤,搞到一萬億斤,要好幾年。明年鋼增加多少?增加四百萬噸,是一千七百萬噸。後年再增加四百萬噸。十五年內主要工業產品的數量趕上和超過英國的口號還要堅持。總之,要量力而行,留有餘地,讓下面超過。人的腦子是逐漸變實際的,主觀主義減少了。去年做了一件蠢事,就是要把好幾年的指標在一年內達到,像糧食的指標一萬零五百億斤,恐怕要到一九六四年才能達到。」很顯然,比起上一年來,毛澤東的頭腦冷靜多了。

  如何完成任務,有個指導思想的問題。他強調要解決好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比例關係,突出農業。這一年來,一個重要教訓,就是忽視了農業,吃了大虧,造成十分被動的局面。他說:「過去安排是重、輕、農,這個次序要反一下,現在是否提農、輕、重?要把農、輕、重的關係研究一下。過去搞過十大關係,就是兩條腿走路,多快好省也是兩條腿,現在可以說是沒有執行,或者說是沒有很好地執行。過去是重、輕、農、商、交,現在強調把農業搞好,次序改為農、輕、重、交、商。這樣提還是優先發展生產資料,並不違反馬克思主義。重工業我們是不會放鬆的,農業中也有生產資料。如果真正重視了優先發展生產資料,安排好了輕、農,也不一定要改為農、輕、重。重工業要為輕工業、農業服務。過去陳雲同志提過:先市場,後基建,先安排好市場,再安排基建。有同志不贊成。現在看來,陳雲同志的意見是對的。要把衣、食、住、用、行五個字安排好,這是六億五千萬人民安定不安定的問題。安排好了之後,就不會造反了。怎麼才會不造反?就是要使他們過得舒服,少說閒話,不罵我們。這樣有利於建設,同時國家也可以多積累。贊成成立第三機械工業部,來管農業機械,搞農業機械設計院。現在這些事誰也不管,這麼大個國家,沒有人管不行。過去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反『左』傾時我曾說過,『炮是要打死人的,人是要吃飯的,路是要腳走的』。現在炮沒有了,第二條、第三條還有,如果忘記了這些,不好辦事。現在講掛帥,第一應該是農業,第二是工業。」

  著名的「農、輕、重」思想,就是這一次提出來的。以後又提出「以農業為基礎」的口號。農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佔有極端重要的地位,這一點,就全黨來說,是經過反復實踐而一步一步加深認識的。

  鑒於「大躍進」中出現了嚴重的浮誇風、「共產風」,毛澤東告誡說:「積極性有兩種:一種是實事求是的積極性,一種是盲目的積極性。紅軍的三大紀律,現在有兩條還有用:『一切行動昕指揮』,即統一領導,反對無政府主義;『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即不搞一平二調。總的說來,群眾生活提高了,文化水平也提高了。共產主義風格有兩種:一種是真要搞共產主義;另一種,這種占多數,是事情歸他辦,權力都歸他,他就說是『共產主義』,黔就是『資本主義』。」「對那些摧殘人民積極性的官僚主義就是要整一下。」

  除了讀書、形勢、任務等五個問題,以下十二個問題都同吸取經驗教訓、改進工作有關。

  ——宣傳問題。「去年有些虛誇,四大指標定高了,弄得今年不好宣傳,現在有些被動。如何轉為主動?上海會議時,有人提出,利用開人民代表大會的機會,把指標改了,後來沒有這麼做。現在看來失掉了點時機,但不要緊。指標改不改?看來改一下好。但改成多少,還拿不准。是否人大常委會開個會,把指標改過來。糧食是否以後不公佈絕對數字,可以學習蘇聯,不宣傳糧食指標。今後鋼不算小轉爐的,鐵不算土鐵。」

  ——綜合平衡問題。「大躍進的重要教訓之一、主要缺點是沒有搞平衡。說了兩條腿走路、並舉,實際上還是沒有兼顧。在整個經濟中,平衡是個根本問題,有了綜合平衡,才能有群眾路線。」「有三種平衡:農業內部農、林、牧、副、漁的平衡;工業內部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平衡;工業和農業的平衡。整個國民經濟的比例關係是在這些基礎上的綜合平衡。」在這裡,毛澤東對平衡不平衡問題又作了進一步發揮,提出「平衡是根本問題」。

  ——群眾路線問題。「群眾路線有沒有?有多少?」

  ——工業管理問題。「特別要強調質量問題,能否在很短時間內解決?應該爭取在一二年內解決。」

  ——體制問題。「『四權』下放多了一些,快了一些,造成混亂,有些半無政府主義。要強調一下統一領導、集權問題。下放的權力,要適當收回,收回來歸中央、省市兩級。對下放要適當控制。反對無政府主義,不是說現在是完全無政府主義,而是說有些半無政府主義。說得過死不好,過活也不好。現在看來,不可過活。」

  ——協作關係。「劃區協作,倒把原來的協作關係打亂了,

  搞了大的,擠了小的。搞體系,工廠要綜合發展,公社要工業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