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廬山會議(1)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下午,毛澤東回到闊別三十二年的韶山。從一九二七年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以後,他再也沒有回過家鄉。

  回韶山前,毛澤東先在武漢住了兩天,游了長江。

  六月二十四日,在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陪同下,乘火車到長沙。一路上同王任重談話,講到春秋時期秦穆公的一個故事。秦穆公用大將孟明伐鄭失敗,他主動承擔責任,繼續重用孟明,後在討伐晉國的戰爭中取得勝利。他對王任重說:「決策錯了,領導人要承擔責任,不能片面地責備下面,領導者替被領導者承擔責任,這是取得下級信任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他還說:「國亂思良將,家貧思賢妻。①(①見《史記•魏世家》。原文為:「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陳雲同志對經濟工作是比較有研究的,讓陳雲同志來主管計劃工作、財經工作比較好。我們有的同志思想方法比較固執,辛辛苦苦的事務主義,不大用腦子想大問題。」

  他對封鎖消息表示出極大的不滿,說:「有的部門、有的部長不大向我反映情況。」王任重說:「大概他們怕主席太累。」毛澤東說:「不向我反映情況,我才最累。你把湖北的真實情況告訴我,我就不累了。」他有些後悔地說:「看來,利用全國人大開會的機會,把去年公佈的那些數字和今年的生產指標修改一下就好了。失去了一個機會,造成目前的被動。」①(①王任重日記摘錄。見《毛澤東在湖北》,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12—14頁。)

  毛澤東當天來到長沙,下午遊了湘江。這是他青年時代經常游泳的地方。他興致很高,登上橘子洲,稍事休息,隨口念了一副對聯:「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這時,圍攏來一群孩子,毛澤東高興地和他們照了像。

  六月二十五日午後,毛澤東乘汽車踏上回鄉的路。一路上,車窗外熟悉的景物一再勾起他對三十多年前那些往事的回憶。他對陪同人員談起一九二二年在長沙做工人運動的經歷,談起他指導的安源路礦工人罷工,等等。到了韶山,他在住地院子裡,又談起發動秋收起義、組建人民軍隊、創建井岡山根據地的情景。他說:開始創建井岡山根據地的時候,政策很「左」。我自己就親手燒過一家地主的房子,以為農民會鼓掌贊成。但是農民不但沒有鼓掌,反而低頭而散6革命才開始的時候,沒有經驗是難免要犯錯誤的。去年刮「共產風」,也是一種「左」的錯誤。沒有經驗,會犯錯誤,碰釘子。不要碰得頭破血流還不肯回頭。②(②王任重日記摘錄。見《毛澤東在湖北》,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12—14頁。)

  這一天,毛澤東一直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興奮不已。

  第二天清早,毛澤東逕自朝附近的小山上走去。隨從人員不知道他要到哪裡去,緊跟而行。順著一條小道,毛澤東來到了父母的墓前。身邊工作人員將采自路邊的一束松枝遞給他。他接過來,神情肅穆,敬送到父母墓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輕聲地說:「前人辛苦,後人幸福。」言語中滿含著無限思念和感慨。當地幹部問他,要不要把墳修一下。他說:「不要了,添一下土就行了。」

  返回住地的途中,毛澤東順道看望了一家農戶,又來到韶山學校,和師生們合影留念。

  回到住所,毛澤東對隨同的公安部長羅瑞卿說:「我們共產黨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不迷信什麼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師、朋友也,還得承認。」「我下次來,還要去看看他們兩位。」①(①吳旭君、沈同的回憶。周立波《韶山的節日》,見《周立波文集》(4),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8月版,第634頁。)

  六月二十七日,回到韶山的第三天下午,毛澤東興致勃勃地來到韶山水庫游泳。水庫不大,坐落在兩山之間,是「大躍進」時興建的。毛澤東下了水,岸邊站著不少父老鄉親。他時而躺在水面,時而坐起,時而立起,仿佛又回到無拘無束的少年時代。鄉親們報以陣陣掌聲。

  游泳完了,毛澤東來到毛震公祠。這裡面已經沒有祖宗牌位,毛澤東還是堅持要進去行三鞠躬禮。據陪同的護士長吳旭君回憶:「主席下了車以後,大步向宗祠的門口走去。當地陪同的同志(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是韶山公社黨委書記毛繼生同志)對他講,裡面沒有什麼看的了,祖宗的牌子已經沒有了。意思是說可以不進去了。主席根本沒有聽他的勸阻,還是往前走,一邊走一邊說:管他三七二十一,鞠三個躬再說。」「行完禮以後,主席還站在原來的地方沒有動,還在那兒看,也沒有講話。一下子,我看他急轉身往大門口走去,邊走邊自言自語地講:菩薩是迷信,但烈士墓和祖宗牌子是個紀念。」②(②訪問吳旭君談話記錄,2000年10月。)

  這天晚上,毛澤東請鄉親們吃飯。既有長輩、老師、親友和當地幹部,也有老黨員、老自衛隊員和革命烈士的家屬。

  據王任重回憶說:「其中一位老年人批評了我們湖北『畝產萬斤』的報道,他說畝產千斤也做不到。我告訴老人家,畝產萬斤確實是謊報,但有少數高產田畝產千斤是真的。老人家還是搖頭。飯後,毛主席又和我們三人①(①指王任重、羅瑞卿、周小舟。)談了很久,談了關於讀書的問題,他說要讀馬列主義,還要讀點歷史,讀些古詩詞。談到經濟工作,他強調計劃工作必須搞綜合平衡,經濟建設必須鼓足幹勁,又要實事求是,管理國家和管理家庭一樣,要精打細算。」②(②王任重日記摘錄。見《毛澤東在湖北》,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15頁。)

  六月二十八日中午,毛澤東又請來幾家親戚,一起吃了午飯。當天下午,乘車離開韶山。這次回鄉,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四天,在毛澤東心裡卻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了卻了他多少年來的思鄉情。一首七律在他的筆下誕生了。這就是有名的詩作《七律•到韶山》:

  別夢依稀咒逝川,

  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

  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叫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煙。

  他還寫了一個小序:「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離別這個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六月二十九日下午,毛澤東在武昌他乘坐的輪船上,召集各協作區主任開了個小會,有柯慶施、李井泉、王任重、張德生、歐陽欽、林鐵等。他們準備一起從武昌動身,上廬山開會。毛澤東是前一天夜裡從長沙到武昌的。

  在會上,毛澤東提出廬山會議準備討論的題目,共十四個:(一)讀書。高幹讀《政治經濟學》,地縣自編《好人好事》、《壞人壞事》和《黨的政策》三本。(二)形勢。好轉沒有?何時好轉?(三)今年的工作任務。(四)明年的工作任務。(五)四年的任務(五年計劃的框子)。(六)當前的宣傳問題。(七)食堂問題。(八)綜合平衡。(九)工業、農副業中的群眾路線。(十)國際形勢。(十一)生產小隊的半核算單位問題。(十二)基層党團組織領導作用問題。(十三)糧食三定政策。(十四)如何過日子?①(①《楊尚昆日記》(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404頁。)

  六月三十日下午,毛澤東一行乘船離開武昌,到達廬山腳下的九江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半了。第二天(七月一日)一大早,乘車上了廬山。連日來,廬山一直是陰雨天,這天早上突然放晴。一路上,毛澤東心情輕鬆,作了一首律詩《七律•登廬山》:

  一山飛峙大江邊,

  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

  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

  桃花源裡可耕田?

  在幾天內接連吟成兩首詩,這在毛澤東的詩詞創作生涯中並不多見。

  七月二日下午,毛澤東召集部分中央領導人和各協作區主任開會,到會的有劉少奇、周恩來、朱德、李先念、李富春、彭德懷、譚震林、柯慶施、李井泉、張德生、林鐵、歐陽欽、陶鑄、王任重、楊尚昆。這次會議研究了廬山會議要討論的問題和會議的開法。關於討論的題目,毛澤東在三天前提出的十四個問題以外,又增加了五個,即:(一)團結問題(中央至縣委);(二)農村初級市場的恢復問題;(三)體制問題,即收回財權、人權、工權、商權,由中央和省市兩級控制,反對無政府主義;(四)協作關係問題;(五)加強工業管理和提高產品質量問題。關於會議的開法,決定採取先分後合的辦法,先開幾天分組座談會,討論十九個問題,然後再用兩三天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必要的文件。①(①《楊尚昆日記》(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405、406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