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發動「大躍進」(13)


  從五月八日開始大會發言。口頭發言的一百一十七人,書面發言的一百四十人,其中有中央、省市自治區、地、縣各級的領導人。大會發言都是充滿激情的,有不少豪言壯語。中央一些部門負責人和地方上的一些負責人,紛紛提出各自部門和各自地區的生產高指標。「十五年趕上美國」的口號特別令人振奮。提前五年完成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原規定十二年完成,已經是脫離實際的),也是一些代表發言的主題。冶金部門提出,一九五九年鋼產量計劃一千二百萬噸,一九六二年三千萬噸,一九六七年七千萬噸,一九七二年一億二千萬噸。化工部門提出,我國化學工業也能在十五年趕上美國,而且群眾可以用土辦法辦化學工業。鐵道部門提出,在今後十五年內修建十二萬公里鐵路(當時全國共有三萬公里),等等。這些高指標,是在不斷批評反冒進,批評教條主義,大力倡導破除迷信的過程中,人們的頭腦越來越發熱,一步一步抬起來的。對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代表們給予高度評價。有些中央領導人說:黨的這條總路線,「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又一光輝範例,同時也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社會主義建設學說的新發展」。「擁護和相信毛主席就是擁護和相信真理」。「毛主席是真理的代表」。中央宣傳部門的負責人還提出,由毛澤東倡導,在全國各地開展的聲勢浩大的大規模收集民歌的運動,開拓了民歌發展的新世紀。還有幾位省區的負責人發言,批判了本地區發生的所謂「分裂主義」、「地方主義」的問題。

  毛澤東對大會發言很重視,聽得很有興致,幾乎每次大會都出席。

  中共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黨的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通過了十五年趕上和超過英國的目標,通過了提前五年完成全國農業發展綱要,還通過了「苦幹三年,基本改變面貌」等口號。總路線和這一系列口號被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這就標誌著經過南寧會議、成都會議直至八大二次會議,一步一步地發動「大躍進」的重大決策最後確定,全國「大躍進」已經進入高潮。

  八大二次會議後,毛澤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工農業生產方面,特別是工業,又特別是鋼鐵和機械。據檔案記載,從五月三十一日到六月十九日的二十天內,他先後同主持這些方面工作的負責人單獨談話共九次,包括冶金工業部部長王鶴壽,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趙爾陸,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宋任窮,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譚震林、(分管農業)。

  與此同時,工農業生產戰線上的「躍進」消息不斷報來,毛澤東為之高興,作了許多批示。

  六月六日,王鶴壽報告說,他與林鐵(華北協作區主任)商談結果,認為華北地區鋼的生產能力,一九五九年底達到八百萬噸是可能的。毛澤東將這個報告批給鄧小平時寫道:「1962年,可產6000萬噸鋼。」①(①毛澤東在王鶴壽關於發展冶金工業報告上的批語,手稿,1958年6月7日。)這個數字,比剛剛閉幕的八大二次會議上冶金部報告的計劃數又翻了一番,事實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但這個由業務主管部門提出的報告,對毛澤東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六月七日,冶金工業部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報告關於一九六二年主要冶金產品生產水平的規劃。毛澤東將此件批發給正在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批示中寫道:「只要1962年達到6000萬噸鋼,超過美國就不難了。」①(①毛澤東關於向軍委擴大會議印發冶金部關於1962年主要冶金產品生產水平規劃的批語,手稿,1958年6月22日。)

  六月十一日,農業部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報告第二個五年農業發展規劃要點。毛澤東把這個報告批給軍委擴大會議時,將題目改為《農業大有希望》,並批示:「糧食、鋼鐵、機械是三件最重要的事。有了這三件,別的也就會有了。三件中,糧食及其他農產品是第一件重要的事,我們應當十分注意農業問題。」②(②毛澤東關於向軍委擴大會議印發農業部報告的批語,手稿,1958年6月22日。)

  六月十六日,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李富春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報送「二五」計劃要點,提出第二個五年的任務是:提前實現農業發展綱要;建成基本上完整的工業體系,五年超過英國,十年趕上美國;大大推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為在十年內趕上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打下基礎。這個報告使毛澤東「大開眼界」。他將這個報告批給軍委擴大會議時寫了一段批語,其中說:「很好一個文件,值得認真一讀,可以大開眼界。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情。沒有現代化工業,哪有現代化國防?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獨立自主地幹工業、幹農業、幹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認真學習外國的好經驗,也一定研究外國的壞經驗——引以為戒,這就是我們的路線。經濟戰線上如此,軍事戰線上也完全應當如此。」①(①毛澤東關於向軍委擴大會議印發李富春第二個五年計劃要點報告的批語,手稿,1958年6月17日。)國家計委的這個計劃要點,將趕上美國的時間又提前了五年。

  六月十六日,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李先念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報送第二個五年財政計劃要點,其中談到糧食「今年麥季增產已經達到三百五十多億斤,比一九五七年②(②毛澤東在審閱這個報告時,將「一九五七年」改為「一九五六年」。)全年糧食增產的數字一百五十億斤還要多二百億斤」。毛澤東也批給軍委擴大會議,稱「此件很好」。

  六月十七日,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薄一波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報送的報告,彙報了一九五八年國民經濟形勢和一九五九年的經濟發展。其中說,一九五九年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除電力外,都將超過英國的生產水平。毛澤東將這個報告批給軍委擴大會議時,改成一個十分醒目的標題《兩年超過英國》,並批示:「超過英國,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兩年到三年,兩年是可能的。這裡主要是鋼。只要1959年達到2500萬噸.我們就鋼的產量上超過英國了。」③(③毛澤東關於向軍委擴大會議印發薄一波報告的批語,手稿,1958年6月22)只是幾個月的時間,超英的時間就由十五年改為兩年。

  就是在這種氣氛下,毛澤東對經濟形勢的估計越來越樂觀,情緒也越來越興奮,作出了鋼產量翻一番的重大決策,即從一九五七年的五百三十五萬噸增加到一九五八年的一千一百萬噸。時間是六月十九日,地點在中南海游泳池。關於當時的具體情況,陳雲是這樣說的:「六月十九號晚上開各大區協作會議以前,主席在北京游泳池召集中央一些同志,王鶴壽也參加了。主席問他,去年是五百三,今年可不可以翻一番?王鶴壽說,好吧!佈置一下看。第二天他就佈置了。所以,是六月十九號才決定搞一千一。」①(①陳雲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58年8月21日。)毛澤東後來也講過這件事:「開始是六百萬噸,第二本賬是七百萬噸,第三本賬是八百萬噸,爭取九百萬噸。②(②這裡是指1959年鋼產指標幾次變化的數字,即:薄一波1958年的報告中提出的624.8萬噸;4月15日國家經委根據各地報來的鋼產指標匯總的711萬噸。稱第二本賬;5月26日至30日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的800萬噸到850萬噸,稱第三本賬。)我說你索性翻一番,那麼拖拖拉拉的幹什麼?王鶴壽同志就很有勁,佈置了。」③(③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58年8月30日。)這個攸關全域的重大指標就這樣來確定,顯然缺乏科學論證,是不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

  隔了僅僅兩天,六月二十一日,冶金部黨組送來一個報告,說華東協作區會議規劃一九五九年華東地區(不包括山東)鋼的生產能力為八百萬噸,④(④關於這個情況,薄一波在《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修訂本)一書中,有一段記述。他說:柯慶施「當時是上海市委第一書記,也是新成立的華東協作區主任,6月中旬來京開協作區主任會議之前,他主持了一次華東協作區會議,規劃1959年華東五省市(不含山東)鋼的生產能力達到800萬噸。這五省市煤鐵資源很少,1959年就能達到800萬噸鋼的生產能力,其他煤鐵資源豐富的地區,不是能夠搞得更多嗎?」見該書下卷第725頁。)這是一個極重要的建議指標。根據這個指標,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又將進入一個新的水平。最近其他各大協作區也分別召開冶金工業的規劃會議。從各大協作區會議的情況看,明年鋼的產量可以超過三千萬噸,而一九六二年的生產水平則可能達到八九千萬噸以上。毛澤東對這個報告極為重視,更堅定了鋼產量翻番的決心,很快將報告批給各大協作區,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各中央委員,中央各部委,中央國家機關各黨組,及軍委擴大會議各同志。

  譚震林六月二十五日將在合肥召開的華東四省一市第一次農業協作會議上的總結,報給了毛澤東。總結說,華東閩、浙、蘇、皖、上海四省一市今年糧食總產量可能達到一千二百幾十億斤,比去年增加五百多億斤。這就是說,華東四省一市平均每人一千斤糧食的任務,原先設想要四年五年完成,今年一年就完成了。全國糧食的產量,估計可能達到五千億斤以上。當然這又是一個使毛澤東高興的消息。毛澤東將這個總結推薦給《紅旗》雜誌發表了。

  從上述毛澤東寫的一系列批語來看,他對這些使人眼花繚亂的高指標,是相信了。這對毛澤東產生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在這裡,仿佛又重複了當年農業合作化時的類似情景:毛澤東首先提出反右傾保守的指導思想;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同樣對領導工業生產缺乏經驗的各級領導幹部層層加碼,紛紛提出比毛澤東更高的指標,又反過來影響毛澤東;根據這些不實的情況,毛澤東再進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並且深信這是能實現的。如此幾經往復,所謂「大躍進」的局面也就越來越遠離實際,成為主觀主義的幻影。

  在生產「大躍進」的同時,農業的生產組織形式也在醞釀著一次重大的變化。成都會議以後,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把小型的農業合作社適當地合併為大社的意見》,各地很快試辦了一些千戶以上的大社。

  四月下旬,毛澤東在廣州期間,曾和劉少奇、陸定一議論過未來中國農村的組織形式。據陸定一說:「毛主席和劉少奇同志談到幾十年後我國的情景時,曾經這樣說:那時我國的鄉村中將是許多其產主義的公社,每個公社有自己的農業、工業,有大學、中學、小學,有醫院,有科學研究機關,有商店和服務行業,有交通事業,有托兒所和公共食堂,有俱樂部,也有維持治安的民警等等。若干鄉村公社圍繞著城市,又成為更大的共產王義公社。前人的『烏托邦』想法,將被實現,並將被超過。我們的教育方針和其他文教事業,也將朝著這個目標去發展。」①(①陸定一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58年5月19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