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創造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7) |
|
十月二十一日晚,印度駐華大使賴嘉文在北京新僑飯店為尼赫魯總理訪華舉行宴會。毛澤東應邀前往出席,格外引人注目。席間,毛澤東繼續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個話題,同尼赫魯交換意見。 毛澤東說:「我們在合作方面得到一條經驗:無論是人與人之間、政黨與政黨之間、國與國之間的合作,都必須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損害。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損害,合作就不能維持下去。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的五項原則之一就是平等互利。」尼赫魯點頭稱是。 毛澤東又說:「國與國之間不應該互相警戒,尤其是在友好的國家之間。像我國同美國這樣互相警戒著是不好的。我們是信任印度的,印度是使我們可以睡得好覺的。」①在兩天前的會談中,他曾經對尼赫魯說:美國把防線擺在南朝鮮、臺灣、印度支那,「這使得我們很難睡穩覺」。② 十月二十三日,毛澤東和尼赫魯在中南海頤年堂舉行第二次會談。 在第一次會談結束前,毛澤東曾對尼赫魯說,如果有機會,想共同討論一下「戰爭作為政策的工具是否有利益的問題」。這成了第二次會談的主題。 在討論中,毛澤東和尼赫魯發生了意見分歧,相持不下。儘管如此,這場友好的爭論,並沒有妨礙他們在共同面對的任務方面達成共識。這就是:不應該再打大戰,應該長期和平,應該共同努力來防止戰爭,爭取持久的和平。 毛澤東說:「我們現在需要幾十年的和平,至少幾十年的和平,以便開發國內的生產,改善人民的生活。我們不願打仗。假如能創造這樣一個環境,那就很好。凡是贊成這個目標的,我們都能同它合作。」又說:「尼赫魯總理到中國來已經有幾天了,一定已經知道了我們的情況。我們現在正執行五年計劃,社會主義改造也正在開始。如果發生戰爭,我們的全盤計劃就會打亂。我們的錢都放在建設方面了。如果發生戰爭,我們的經濟和文化計劃都要停止,而不得不搞一個戰爭計劃來對付戰爭。這就會使中國的工業化過程延遲。」③ 在和毛澤東會談期間,尼赫魯還和周恩來舉行了四次會談。通過這些會談,進一步鞏固了不久前兩國政府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的關係問題的談判以及周恩來總理訪印的成果。 尼赫魯訪華,還有一個目的,是想就擬議中的亞非會議取得中國政府的支持。 印度是亞非會議的五個發起國之一。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二日,緬甸、錫蘭④、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五國總理,在錫蘭首都科倫坡開會,印度尼西亞總理沙斯特羅阿米佐約提出召開亞非會議的倡議,得到與會國的贊同。但在會下,印度總理尼赫魯和緬甸總理吳努,對亞非會議能否開成還存有疑慮。 當尼赫魯談到亞非會議問題時,周恩來十分明確地表示:我們支持印尼總理創議的亞非會議,支持尼赫魯總理對亞非會議的贊助,我們願意參加這個會議。 十月二十六日,在尼赫魯去華東、華南參觀訪問的前一天,毛澤東同他舉行第三次會談。會談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 會談一開始,就帶有惜別的氣氛。 尼赫魯(對在座的周恩來):「我想周總理一定知道法國的一句話:『離別好像是使人死去一部分一樣。』」 毛澤東:「大約兩千多年前,中國的一個詩人屈原曾有兩句詩:『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尼赫魯:「主席剛才引用的兩句詩,不僅適用於個人,而且也適用于國與國之間。我們兩國經過了很久的時期以後,又相遇了,因此第二句詩特別能適用。」 毛澤東:「尼赫魯總理這次來訪,一定會看出來,中國是很需要朋友的。我想印度也是需要朋友的。」 毛澤東重申了前兩次會談中闡明的一些觀點,對中印兩國首腦的多次會談作了總結。 談到兩人在戰爭問題上的爭論,毛澤東說:「朋友之間有時也有分歧,有時也吵架,甚至吵到面紅耳赤。但是這種吵架,和我們同杜勒斯的吵架,是有本質上的不同的。」「我們是一個新中國,雖然號稱大國,但是力量還弱。在我們面前站著一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美國。美國只要有機會,總是要整我們,因此我們需要朋友。」 毛澤東對尼赫魯提出的建立和擴大和平區域的建議表示支持。他說:「建立和擴大和平區域是一個很好的口號,我們贊成。為此目的,就需要去除一些足以引起懷疑、妨礙合作的因素。中印簽訂了關於西藏的協定,這是有利於消除引起懷疑、妨礙合作的因素的。我們共同宣佈了五項原則,這也是很好的。華僑問題也應該適當地解決,免得有些國家說我們要利用華僑搗亂。」「凡是足以引起懷疑、妨礙合作的問題,我們都要來解決,這就能達到五項原則中的平等互利。」⑤ 尼赫魯表示贊同。 中印兩國領導人的多次會談取得了成功。兩國之間增進了相互瞭解,消除了一些不信任,使中印兩國的睦鄰友好關係在一段時間裡發展得比較順利。同時,這次訪問的成功,也影響到和中印兩國都有密切關係的緬甸,為緬甸總理吳努訪華鋪平了道路。 緬甸是中國的近鄰,也是對新中國一直保持友好關係的國家。妨礙兩國進一步發展關係的障礙,除邊界問題外,還有華僑問題、在緬甸的國民黨軍隊的問題,以及中國共產黨同緬甸共產黨的關係問題。 在尼赫魯訪華後一個多月,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十六日,緬甸聯邦總理吳努應邀訪問中國。在此以前,周恩來總理曾在這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利用日內瓦會議休會的短暫時間,對緬甸進行過正式訪問,發表了《中緬兩國總理聯合聲明》,強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也應該是指導中國和緬甸之間關係的原則」。吳努總理的這次中國之行,正是要探討和平解決中緬關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吳努訪華前夕,毛澤東和劉少奇、周恩來剛剛結束在廣州的工作,在十一月二十八日回到北京。 三天后,十二月一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勤政殿和吳努舉行第一次會談。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陳毅等參加了會談。 這次會談從兩國關係的歷史談起。 毛澤東說:「在歷史上,中國同緬甸打過仗嗎?恐怕次數很少吧?」 吳努說:「打過兩次。一次是在元朝忽必烈汗的時期,另一次是在清朝。但是我們同漢族從來沒有打過仗。」 毛澤東:「這兩次戰爭,都是中國人不對,中國侵略了你們。以後我們兩國應該和平共處。」 吳努:「很坦率地說,我們對於大國是恐懼的。但是周恩來總理訪問了緬甸以後,大大地消除了緬甸人的這種恐懼。」 如同與尼赫魯的會談一樣,毛澤東在同吳努的初次會談中,著重強調了中緬兩國的共同點。 他說:「兩個國家在一個時期之內互相不夠瞭解,這是很自然的。我們應該在合作中增進瞭解。我們很需要和平的環境,我們還有許多事沒有辦好。」「我們兩國的經濟水平差不多,主要都是農業國。像中國、緬甸、印度、印度尼西亞這樣的國家,大體都在同樣的一個經濟水平上。我們都希望把自己的國家變成工業國家。」「這是一個長時期的工作,不能在短期間完成。我們需要和平環境,需要朋友」。 接著,雙方就緬甸境內的國民黨軍隊問題、中緬邊界問題、華僑問題等這些涉及中緬關係的重要而敏感的問題,友好坦率地交換意見,增進了相互間的瞭解和友誼。 談到在緬甸境內的國民黨軍隊,毛澤東表示:「你們的困難,我們是諒解的。我們知道,國民黨軍隊繼續在緬甸存在,是因為你們有困難,而不是你們故意允許他們留在緬甸。我們決不藉口國民黨軍隊在緬甸,而破壞我們兩國間的和平關係。」「我們曾經對邊境上的人下過嚴格的命令,叫他們只採取防禦措施,不得越過邊境一步。」 吳努對中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採取的諒解態度向毛澤東表示感謝,並且直言不諱地把他一直擔心的是什麼說了出來:「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取的不是一個同情我們的態度,那末很可能發展成為第二個朝鮮或印度支那。這是我們過去所擔心的。」 談到中緬邊界問題時,毛澤東針對緬甸方面的疑慮說:「我們兩國的國界很長,有些疆界還沒有定。我們兩國邊境上的少數民族也有許多是相同的,這些人互相往來是非常可能的;不滿意政府的人相互跑,也是非常可能的。但是我們決不利用跑來的人,去損害緬甸政府的利益。這就是互不干涉內政,同時也是互利,因為互利就不能互相損害。」 毛澤東似乎摸透了吳努的心思,對他說:「你們心裡想的,我們知道。你們怕我們的雲南省對你們不利。」 吳努毫不掩飾地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是的,怕得很。正因為如此,我曾建議周總理同我一起到雲南走一趟。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們的飛機這次不能飛過雲南的山脈。」 ①毛澤東在印駐華大使舉行的宴會上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的談話記錄,1954年10月21日。 ②毛澤東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第一次會談記錄,1954年10月19日。 ③毛澤東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的第二次會談記錄,1954年10月23日。毛澤東的談話內容,見《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168-173頁。 ④錫蘭,1972年改稱斯裡蘭卡共和國,1978年改名為斯裡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⑤毛澤東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的第三次會談記錄,1954年10月26日。毛澤東的談話內容,見《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175、176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