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和戰之間的抉擇(4)


  正在病中的毛澤東,修改、審定了這份指示,還盡可能地參與了許多重要決策。

  二月四日,中共在重慶的代表團致電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共方面參加憲草審議委員會和參加政府人員的名單,請求中央批復。二月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確定了參加憲草審議委員會、國民政府委員會和行政院的人員名單(因談判正在進行中,這個名單暫時沒有向國民黨當局提出)。毛澤東根據會議的決定,複電在重慶的代表團,告訴他們:(一)同意周恩來、董必武、吳玉章、博古及何思敬五人為憲草審議委員。(二)國府委員仍照周恩來一月二十七日返延時議定的八人,即毛澤東、林伯渠、董必武、吳玉章、劉少奇、範明樞、張聞天為適宜,以便將來全黨指導中心移至外邊。第一次會議少奇可不出席。如範明樞不就,可提彭真。(三)同意以周恩來、林伯渠、董必武、王若飛分任行政院副院長、兩個部長及不管部部長。⑩可見,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當時殷切地期望著這次和平談判能夠取得成功,並為和平實現後參加政府作著認真的準備。

  二月九日,毛澤東接見美聯社記者時,對國共合作共同建設新中國發表了十分樂觀的談話。毛澤東說:政協會議成績圓滿,令人興奮。今後當然還有困難,但相信各種障礙都可以掃除。總的方面,中國走上民主舞臺的步驟已經部署完成。各黨當前任務,最主要的是在履行政治協商會議的各項決議,組織立憲政府,實行經濟復興。共產黨於此準備出力擁護。對於政治的及經濟的民主活動,將無保留,出而參加。

  三月六日,即《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之基本方案》簽字後的第十天,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了關於「精兵簡政」的黨內指示,對山東、華中和晉冀魯豫三個軍隊員額最多、民眾負擔最重的地區,提出了分兩期裁減兵員的計劃,要這三個地區第一期精減三分之一的兵員,三個月內外完成,第二期再精簡三分之一;對於晉綏、晉察冀兩個戰略區的兵員裁減問題,也作了進一步的佈置。

  但從二月份開始,國內政局卻向著同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願望相反的方向發展,國民黨當局指使暴徒製造了一系列反對政協決議、反對國共合作和平建國的嚴重事件。

  二月十日,也就是政協決議通過後的第十天,重慶發生了校場口事件,國民黨特務以暴力搗毀各民眾團體在校場口廣場舉行的慶祝政協成功大會,與會的各界著名人士郭沫若、李公朴、施複亮等被打傷。慶祝政協成功的大會,竟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如此明目張膽的破壞。這件事向人們發出一個嚴重的信號:國民黨根本沒有誠意來實行政協決議。當然,對中國共產黨說來,事態會如何發展,還需要繼續觀察。

  二月二十日,北平國民黨特務又以河北難民還鄉請願為名,糾集暴徒千余人,大鬧軍調部中共方面的辦公室,侮辱毆打工作人員。

  二月二十二日,國民黨在重慶制造反蘇反共遊行,並搗毀重慶《新華日報》營業部和民盟機關報《民主報》營業部,打傷工作人員多人。

  三月一日至十七日,國民黨召開六屆二中全會。蔣介石為會議定下了基調,這就是拋開國家的民主化來談「軍令與政令的統一」,對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憲草修改原則「妥籌補救」。會議根據這個調子,通過了一系列推翻政協決議案的決議。國民黨以中央全會的方式公然破壞政協決議,這就進一步證實:前此發生的一系列暴行並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國民黨最高當局決策的先行步驟。中國共產黨不能不對此表示嚴正的態度。《解放日報》發表社論《評國民黨二中全會》指出:國民黨二中全會的決議,推翻了「政協所決定的為全國人民所一致擁護的國會制、內閣制、省自治制的民主原則,而繼續堅持『五五憲草』中的獨裁原則。」⑾中共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在三月十八日召開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也指出:國民黨「二中全會的決議動搖了政治協商會議的決議」。

  三月二十日,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閉幕後的第二天,蔣介石召開第四屆第二次國民參政會。鑒於近期內接連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中共方面的參政員拒絕出席這次會議。四月一日,蔣介石在會上發表長篇演講,公然宣稱:「政治協商會議在本質上不是制憲會議」,「東北九省在主權的接收沒有完成以前,沒有什麼內政可言」。前一點,是由蔣介石親自出面,公然推翻政協決議。後一點,是表明他們要向東北的解放區大舉進攻了。

  這時,蔣介石已調集七個軍約二十五萬人進入東北,其中包括曾在緬甸作戰的精銳主力新一軍和新六軍,開始對中共領導下的東北人民武裝力量發動全面進攻;在關內,也頻繁地蠶食、侵佔解放區的城鎮鄉村。

  一切事實表現,蔣介石決不甘心放棄他的獨裁統治,決不會輕易改變他的反蘇反共立場。中共中央,包括毛澤東在內,在一系列事實面前,進一步認清了蔣介石。三月十五日,毛澤東出席中共中央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他在發言中對國際、國內的時局作了四點分析。在談到蔣介石時,毛澤東說:蔣介石的主張有兩條:第一條,「一切革命黨全部消滅之」;第二條,「如一時不能消滅,則暫時保留,以待將來消滅之」,蔣介石的這兩條,「第一條很清楚,第二條是人們容易忘記的,稍為平靜一點就忘了。二月一日到九日就忘了,校場口事件以後就不忘記了。」馬歇爾能放長線,蔣介石也較何應欽不同。假如有一個放長線的,放半年我們就會忘了,那就危險得很。⑿劉少奇在作總結時肯定毛澤東的分析,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態度是:「打起來,有了準備;不打,更好。」⒀

  根據政治局會議的精神,中共中央在三月十五日和十八日先後發出了兩份關於目前時局和對策的黨內指示。前一個指示指出,蘇軍已從瀋陽及其附近撤退,國共兩軍在東北的衝突罪將展開。在國民黨二中全會中,CC系和何應欽等軍人派,正企圖破壞停戰整軍,藉口東北問題,實行各地軍事接收,想在馬歇爾離華期間造成新的內戰局面。「而這種陰謀,是蔣介石知道的,因此十分值得警惕」。為了對付國民黨內反動派的陰謀挑釁,「除開審慎應付東北問題外,華北、華中各地應即提起警覺,密切注意頑方動態,並在軍事上作必要準備,加強整訓,加強偵察,嚴防反動派突然襲擊。如果反動派發動進攻時,必須能夠在運動中堅決、徹底、乾淨、全部消滅之。」除東北、熱河外,各地第一期復員整軍,不論時局變化如何,都應力爭完成,以利於作長期打算。「減租、生產兩件大事,一切地方須抓緊推動」,「務必在今年內獲得空前巨大成績,造成解放區不可動搖的群眾基礎與物質基礎,不怕任何反動派的破壞。」⒁後一個指示指出:我們必須堅持和強調政協決議每一條每一句均須實現,反對修改。「在堅持實現政協決議、憲草原則,反對修改的鬥爭中,我們不要害怕破裂。事實上我們愈堅持不許修改,國方就愈不敢破壞。我們在精神上必須準備不怕分裂,不怕打內戰,然後才能壓倒反對派的破壞,並可能免於分裂。」指示再一次強調:「我們反對分裂,反對內戰,但我們不怕分裂,不怕內戰,我們在精神上必須有這種準備,才能使我們在一切問題上立於主動地位。」⒂

  ⑩ 《解放日報》,1946年3月19日。
  ⑿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6年3月15日。
  ⒀劉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6年3月15日。
  ⒁《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6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92、93、94、97、98頁。
  ⒂《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6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92、93、94、97、98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