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和戰之間的抉擇(3)


  對於高樹勳的率部起義,毛澤東更是備加讚揚。十二月十五日,他在《一九四六年解放區工作的方針》這份黨內指示中,決定把「開展高樹勳運動」,作為解放區十大工作任務的第二項,指出:「為著粉碎國民黨的進攻,我黨必須對一切準備進攻和正在進攻的國民黨軍隊進行分化的工作。一方面,由我軍對國民黨軍隊進行公開的廣大的政治宣傳和政治攻勢,以瓦解國民黨內戰軍的戰鬥意志。另一方面,須從國民黨軍隊內部去準備和組織起義,開展高樹勳運動,使大量國民黨軍隊在戰爭緊急關頭,仿照高樹勳榜樣,站到人民方面來,反對內戰,主張和平。」⑥

  在平漢路戰役前後,毛澤東還組織指揮了平綏路作戰、津浦路作戰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在一九四五年最後三個月內在軍事上取得的一連串勝利,產生了明顯的效果,再加上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某些調整,廣大人民反對內戰、要求實現國內和平,終於迫使蔣介石不得不同意中共代表團提出的無條件停戰的建議,在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同中國共產黨簽訂了停止國內衝突的協定。中國的土地上(除東北外)出現了暫時和平的局面。

  過分緊張的工作,終於使毛澤東在十一月中旬病倒了。

  他得的是神經系統的疾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神經疲勞」。當時任中央書記處辦公室主任的師哲回憶:「十一月,毛主席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令人擔憂。我每天都要看他幾次。他有時躺在床上,全身發抖,手腳痙攣,冷汗不止,不能成眠。他要求用冷濕毛巾敷頭,照做了,卻無濟於事。」⑦經過書記處幾位領導人研究並一再勸說,毛澤東終於同意暫時集中一段時間治病養病,歷來黨內的重要文電,一般都由毛澤東自己起草。但在十一月十四日他起草了給東北局及晉綏、晉察冀軍區等九份電報後,一直到一九四六年三月五日出席歡迎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的宴會,長達近四個月的時間內,他起草的電報只有九份,其中有三份電報是比較長的,就是已收入《毛澤東選集》的《一九四六年解放區工作的方針》科《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以及十一月十五日致東北局關於作戰部署的電報,其餘六份都只有數十字至百餘字。

  毛澤東養病期間,仍然密切關注著全黨的大事。他養病的地方,最初是在柳樹店附近的聯防司令部幹部療養所。由於這裡離中央和總部比較遠,不能及時瞭解有關情況,後來又搬到王家坪的桃林。為毛澤東治病的,除原有的醫務人員外,還有兩位蘇聯醫生:阿洛夫和米爾尼科夫。他們是斯大林應中共中央的要求選派來的,還帶來一些新的醫療器械和新研製的特效藥。阿洛夫過去曾長期在延安為中共中央領導人看病,一九四五年十月才離開延安回蘇聯,十二月間又返回延安,他對毛澤東的身體狀況比較熟悉。由於他們的精心治療,又由於在一段時間內減少了繁重的工作,一九四六年開春毛澤東的病已逐步好轉了,工作也逐漸恢復。

  毛澤東病情好轉得比較快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闊別二十年的長子毛岸英又回到他的身邊。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時,楊開慧帶著三個孩子返回湖南長沙故里。一九三〇年楊開慧被國民黨當局殺害,毛岸英等三兄弟由中共湖南黨組織秘密送到上海。一九三一年,毛岸龍患病死了。一九三六年,毛岸英、毛岸青又被送到蘇聯學習。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初,已在莫斯科大學畢業的毛岸英,隨阿洛夫醫生等到達延安。毛澤東十分高興,抱病到機場去迎接,父子的久別重逢,給了毛澤東極大的安慰和溫馨,也使他的病體能較快好轉。

  毛岸英在蘇聯生活了近十年,對中國的情況所知極少,甚至連中國話也幾乎忘卻了。毛澤東為了讓毛岸英多瞭解些中國的社會情況,尤其是中國的農村情況,當他自己病情稍有好轉後,就在一九四六年二月間春耕快要到來的時候,把毛岸英送到陝北農村,接受勞動鍛煉,學習農業生產知識,熟悉農村情況。毛岸英走的時候,毛澤東囑咐他:你在蘇聯大學畢業了,但學到的只是書本上的知織,只是知識的一半,這是不完全的。你還需要上另一個大學,去學另一半知識。這個大學中國過去沒有,外國也沒有,它就叫「勞動大學」。毛澤東還告訴毛岸英:你要老老實實地鍛煉,要和群眾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要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實際的調查,瞭解中國農村和中國農民的情況,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在病休期間,毛澤東十分關心其他中央領導人的健康狀況。他一再叮囑阿洛夫等為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作了全面的身體檢查。當他瞭解到任弼時血壓過高、血管硬化的情況後,十分擔憂,幾次催促他趕緊治療。

  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毛澤東依據國共雙方達成的《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協定》,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名義,發佈了停戰通告:

  「中國共產黨各級委員會,中國解放區各部隊首長,各級政府同志們:

  「本黨代表與國民政府代表對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之辦法、命令及聲明,業已成立協議,並於本日公佈在案。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之一切部隊,包括正規軍、民兵、非正規軍及遊擊隊,以及解放區各縱政府,共產黨各級委員會,均需嚴格遵行,不得有誤。」

  「全中國人民在戰勝日本侵略者之後,為建立國內和平局面所作之努力,今已獲得重要之結果。中國和平民主新階段,即將從此開始,望我全黨同志與全國人民密切合作,繼續努力,為鞏固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革,建立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⑧

  在國共雙方公佈《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協定》並各自發佈《停戰通告》的同時,由國共兩黨和各民主黨派、社會賢達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也在重慶開幕。會議經過二十天的激烈爭論。先後通過了有關軍事問題、憲草問題、和平建國綱領、政府組織問題以及國民大會問題等五項重要協議,在一月三十一日閉幕。二月二十五日,由張治中、周恩來、馬歇爾組成的軍事三人小組,達成了《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之基本方案》。

  國共停戰了,政協各項決議通過了,人們無不額手相慶,期望著中國從此可以走上和平民主獨立富強的康莊大道。

  同全國人民一樣,中國共產黨真誠地希望中國從此能實現和平,在和平的環境中建設新國家。從這個良好的願望出發,中共中央在一九四六年二月一日,也就是政協閉幕後的第一天,發出了《關於目前形勢與任務》的黨內指示。這份指示,雖也提醒「中國民主化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和長期的」,要求全黨「一切準備好不怕和平的萬一被破壞」,但它著重強調的是「中國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設的新階段」。指示中說:「武裝鬥爭是一般的停止了」,「中國的主要鬥爭形式目前已由武裝鬥爭轉變為非武裝的群眾的議會鬥爭,國內問題改由政治方式來解決。黨的全部工作,必須適應這一新形勢」。指示認為:目前黨內的主要危險傾向是「一部分同志狹隘的關門主義」,因而要求全黨必須很好地克服那種不相信內戰會停止,不相信和平真能實現,以及不相信蔣介石在各方面逼迫下也能實現民主改革,並能與我黨合作建國,不相信和平民主新階段已經到來的「左」的傾向。⑨

  ⑥ 《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167、1174—1175頁。
  ⑦ 師哲:《在歷史巨人身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313頁。
  ⑧ 《解放日報》1946年1月11日。
  ⑨ 中共中央發渝台電,1946年2月6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