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14)


  接著,毛澤東到會昌站塘的李官山視察紅二十二師,進行了十多天的調查,還用三個晚上時間同師領導幹部一起總結戰鬥的經驗教訓。

  經過在前線和站塘等地的調查,回到文武壩後,他向劉曉和何長工指出:我們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利用敵人內部的爭鬥,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不能只知道「禦敵人於國門之外」的死打硬拼,也要利用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加強統一戰線工作。一面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組織遊擊隊,開展遊擊戰爭;一面可派化裝的小分隊,潛入陳濟棠管區,宣傳抗日救國、槍口一致對外的道理,促使粵軍反蔣抗日。根據前線實際情況,可以把筠門嶺一帶的部隊抽下來進行整訓,緩和前線的局勢,並可積蓄我軍力量,以備不虞。

  毛澤東雖然身處南線的會昌,他最關心的仍是中央蘇區的全域。那時,中革軍委準備將紅七軍團南調,加強南線的防禦。毛澤東同粵贛省委、省軍區負責人研究後,在六月二十二日致電周恩來報告南線的實際狀況:「敵雖企圖進佔南坑、站塘,但仍持謹慎態度」,「因此判斷是漸,不是突然」,建議紅七軍團可不南調,軍團長「尋淮洲以在瑞金待機為宜」。(39)周恩來接受了這個建議。

  毛澤東在會昌工作了兩個多月,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央蘇區南線的相對穩定的局勢,同北線接連遭受嚴重挫敗的形勢形成鮮明的對照。一天,毛澤東帶著幾個戰士登上會昌城外的嵐山嶺,遠望南方,寫下了《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

  十月初,何長工和潘漢年根據周恩來的部署,同陳濟棠部進行了三天談判,達成了「就地停戰」、「必要時可以互相借路」等五項協議,為以後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時順利突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一、二道封鎖線開闢了道路。

  在這以前的五六月份,博古等派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土地部長高自立到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並向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王明等報告了國內情況。高自立在報告中轉達了博古的口信:毛澤東「大事有錯,小事沒有錯的」;「毛、周想到蘇聯養病」。王明插話說,毛澤東「能抓得大事」;「這大的人物來,誰保險?」吳亮平回憶道:「後來一次中央會議討論蘇區財經問題,我參加了,毛澤東同志也沒有參加。在會議討論完畢時,博古同志讀了一份共產國際的來電,說在現在這樣的情形下,蘇區離不開毛澤東,所以不同意毛澤東同志去蘇聯養病。」(40)

  六月下旬,毛澤東在會昌接到中共中央的通知,回瑞金出席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由博古主持,討論紅軍在作戰不利形勢下的對策。實際上,中央書記處五月間已向共產國際請示,準備將紅軍主力撤離中央蘇區,共產國際也已複電同意,可是在這次會上對此並沒有傳達。毛澤東發言時提出:在內線作戰陷於不利的狀況下,中央紅軍應該轉移到外線作戰;至於轉移的方向,中央紅軍已不宜向東北,可以往西。會議沒有接受這個主張,只是決定派紅七軍團六千多人作為抗日先遣隊北上,派紅六軍團從湘贛蘇區到湖南中部去發展遊擊戰爭並創立新的蘇區。這兩支部隊在七月間出發,用周恩來的話說:「一路是探路,一路是調敵。」(41)但由於轉到外線去的兵力單薄,沒有能起到吸引國民黨軍從中央蘇區調出的作用。

  國民黨軍隊不斷地向中央蘇區腹地推進,他們的飛機不時地來瑞金沙洲壩轟炸,局勢越來越緊。七月間,中央政府和中革軍委遷到瑞金以西的背梅坑,毛澤東也搬往高圍鄉雲石山一個大廟裡居住。依據共產國際關於主力轉移時開展遊擊戰爭以配合的指示,中革軍委佈置他寫一本關於遊擊戰爭的小冊子。經過將近一個月,他寫成了約三萬字的《遊擊戰爭》一書,共分三章。第一章《概論》,論述遊擊隊的任務、組織以及遊擊隊如何發展成為紅軍。第二章《遊擊戰術》,論述遊擊隊戰鬥動作的要則、襲擊駐止和行動的敵人、破壞敵人的後方、對付敵人的「圍剿」和追擊、關於行軍宿營給養衛生等事項。第三章《遊擊隊的政治工作》,論述遊擊隊政治工作的目的、遊擊隊部隊內的政治工作、遊擊隊在地方居民中的工作、遊擊隊破壞敵人部隊的工作。他當時的警衛員陳昌奉回憶說:「有好幾次主席讓我把他寫好的東西,連夜送下山去給周恩來副主席他們看。寫的什麼當時我們不知道。後來主席請人把寫的東西抄清,用蠟紙刻出來,通過我們中央政府的發行科,發到了各個縣和區。我們警衛班的同志因為參加印刷,每個人都留了幾本學習。直到這時候,我們才知道寫的是有關遊擊戰爭的戰略戰術問題。書裡頭好多事是主席領著我們粉碎前幾次蔣介石『圍剿』時我們親身經過的,也有好多事是主席在武陽鎮、會昌、於都等地開調查會、走訪群眾時我們聽說過的。」(42)到紅軍大轉移時,這本書才下發到各部隊。

  在這段時間內,毛澤東的弟弟、國家人民銀行行長毛澤民,來找他商量搬「秘密金庫」的問題。這個金庫是一九三二年四月毛澤東率領東路軍在漳州繳獲大批金條、銀元等後建立起來的。毛澤東問道:「你們準備搬到哪裡去?」毛澤民回答:「想搬到興國一帶去。」毛澤東說:「敵人已經到了藤田、東固、黃沙嶺一帶,你搬到興國去怎麼行?」停頓一會後又說:「我看還是立即分散,讓部隊自己管起來更好。你們研究研究看行不行?」(43)後來在轉移時,毛澤民把金庫中的大部分分給各軍團保管使用,一部分專門組織連隊押運,保障中央各機關的使用,在長征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前線的戰局越來越不利,東線和北線都被突破,西線也更加困難。打破敵軍「圍剿」已不可能,只剩下長征這一條路了。毛澤東心情焦急,向中央書記處要求到贛南省去視察,得到了同意。九月中旬,他帶著秘書、醫生和警衛班抵達贛南省委、省蘇、省軍區所在地於都。

  此時,中共中央已著手準備西征到湘鄂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但沒有向毛澤東透露。博古、李德還曾想不帶毛澤東走。擔任李德俄文翻譯的伍修權回憶說:

  「最初他們還打算連毛澤東同志也不帶走,當時已將他排斥出中央領導核心,被弄到於都去搞調查研究。後來,因為他是中華蘇維埃主席,在軍隊中享有很高威望,才被允許一起長征。如果他當時也被留下,結果就難以預料了。」(44)

  毛澤東剛到於都,就接到周恩來的長途電話,要他著重瞭解於都方向的敵情和地形。他立刻召開各種會議作調查,還找那些從敵佔區或剛被敵軍佔領地區過來的商人和其他人員詳細瞭解敵人的動向。九月二十日,毛澤東急電報告周恩來:「信豐河〔下〕遊從上下灣灘起,經三江口、雞籠潭、下湖圩,大田至信豐河沿河東岸十裡以內一線,時有敵小隊過河來擾,但最近一星期內不見來了。」電報最後說:「于都、登賢全境無赤色戒嚴,敵探容易出入。現正抓緊西、南兩方各區建立日夜哨及肅反。此複。」(45)這個電報為中央下決心長征開始時從於都方向突圍,起了探路的作用。

  (39)毛澤東給周恩來的電報,1934年6月22日。
  (40)吳亮平:《為真理而鬥爭的一生》,《回憶張聞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55頁。
  (41)周恩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提綱,手稿,1943年11月15日。
  (42)陳昌奉:《跟隨毛主席長征》,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107、108頁。
  (43)陳昌奉:《跟隨毛主席長征》,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107、108頁。
  (44)《伍修權同志回憶錄》(之一),《中共黨史資料》第1輯,第176頁。
  (45)毛澤東複周恩來電,1934年9月20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