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走向農民運動(1) |
|
對農民,毛澤東自然是熟悉的。他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從小在農村長大。然而,對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所處的地位,他的認識仍然經歷了一個過程。 建黨初期,他首先關注的是工人運動。那時,陶行知等正在提倡鄉村教育。惲代英一九二三年曾寫信給毛澤東說,我們也可以學習陶行知到鄉村裡去搞一搞。毛澤東認為,現在城市工作還忙不過來,怎麼顧得上農村呢?① 陶行知當時所提倡的鄉村教育,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農民運動。中國共產黨內,最早在實踐上致力於農民運動的,是彭湃。一九二二年他開始在廣東海豐老家活動,一九二三年一月領導成立了海豐縣總農會,使這裡成為大革命時期農民運動發展得最好的地區。 中國早期的工人,大多來自農村,同農民有著血肉聯繫。正全力從事工人運動的毛澤東,沒有完全忽視農民問題。一九二三年四月,湖南水口山礦區工人罷工勝利後,毛澤東派工會領導成員、共產黨員劉東軒、謝懷德回到他們的家鄉衡山縣岳北白果鄉開闢農運工作。白果鄉的農民在水口山做工的很多,那裡有較好的工作基礎。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動,在九月中旬成立了湖南第一個農會——岳北農工會,會員很快發展到萬餘人。農工會搞了一些平糶阻禁的鬥爭。白果鄉正好是湖南省長趙恒惕的家鄉,他自然不能容許,在十一月派兵鎮壓了那裡的農民運動。 劉東軒、謝懷德回白果開闢農運時,毛澤東已到廣東出席中共三大。 參加這次大會的張國燾回憶說,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一個新問題——農民運動,是「這個農家子弟對於中共極大的貢獻」。張說:毛澤東向大會指出,「湖南工人數量很少,國民黨員和共產黨員更少,可是滿山遍野都是農民。因而他得出結論:任何革命,農民問題都是最重要的。他還證以中國歷代的造反和革命,每次都是以農民暴動為主力。中國國民黨在廣東有基礎,無非是有些農民組成的軍隊,如果中共也注重農民運動,把農民發動起來,也不難形成像廣東這類的局面」②。 不過,當時三大的主要議題,中共中央注意的焦點,是如何推進國共合作,認為農民運動還不是眼前最要緊的任務。三大雖然也通過了一個由毛澤東和譚平山起草的《農民問題決議案》,卻沒有花力氣去具體組織實施。擔任中央局秘書的毛澤東自己,一時也無暇去做。 但中國農民作為一種巨大的現實力量,畢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一九二三年七月,陳獨秀在《前鋒》第一期發表《中國農民問題》一文,「算是精審可觀,對於中國農民狀況分析得很細緻」的一篇文章。③一九二四年一月五日,鄧中夏在《中國青年》上發表《中國農民狀況及我們運動的方針》,介紹了廣東海豐和湖南衡山白果兩處農運的情況,說:「由上述的兩樁事實看來,我們可以征測中國農民的覺悟是到了要農會的程度,能力是到了敢於反抗壓迫階級的時候,這種壯烈的舉動,比較香港海員和京漢路工的罷工,並無遜色,真是中國革命前途可樂觀的現象呵。」 時機似乎已逐漸走向成熟,關鍵是要有得力的人到實踐中去艱苦地摸索。一九二四年十二月,毛澤東離開上海回湖南養病,正巧有了這樣一次機會。 他先在長沙板倉岳母家過完春節,一九二五年二月六日,和楊開慧帶著岸英、岸青回到韶山沖。 農村過年,拖的時間長,又是農閒時節,毛澤東一回來,看望他的鄉親不少。他和楊開慧也四處串門。他接觸最多的,是早年由他帶到長沙的學校裡當校役、這時剛從安源礦上回來的共產黨員毛福軒,還有鐘志申、李耿侯、龐叔侃、毛新枚等。他通過各種渠道做了不少社會調查。 鐘志申是毛澤東的小學同學。當聽說他一九一八年曾發動過抗繳「煙灶捐」的鬥爭、趕走了當地惡霸成胥生的團丁時,毛澤東很是興奮。他後來回憶:「以前我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民中間的階級鬥爭的程度」,這次回韶山後,才體會到「湖南農民變得非常富有戰鬥性」,於是,我「發動了一個把農村組織起來的運動」④。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對農民進行思想啟蒙教育。在長沙,他有過辦工人夜校的經驗。這時,他通過楊開慧、李耿侯等,發動進步教師,利用原來的祠堂、族校,在韶山、銀田寺一帶創辦夜校。除教識字、教珠算外,還講三民主義,講國內外大事。毛澤東常去夜校查看,提出夜校講課一定要通俗易懂,使農民容易接受,如講打倒帝國主義就說「打倒洋財東」,這樣農民一聽就懂。根據他的要求,夜校還借識字向農民灌輸一些淺顯的道理。如講「手」、「腳」兩個字時,就說:人人都有手腳,可是農民的手腳一年到頭不停地勞動,卻缺衣少吃;地主有手不勞動,有腳還坐轎子,卻吃大魚大肉,穿綾羅綢緞。他們用這些事實來啟發農民的階級覺悟。到七月間,夜校發展到二十多所。 從三月起,毛澤東以毛福軒等為骨幹秘密組織農民協會,發展會員。夜校的學員大多成了農協骨幹,夜校場所一般也是秘密農協的會址。不久,這種秘密農協發展到二十多個。在這個基礎上,毛澤東親自發展了韶山第一批中共黨員。六月中旬的一個深夜,他在自家閣樓上主持了鐘志申、龐叔侃、李耿侯、毛新枚等的入黨儀式,成立中共韶山支部,由毛福軒任支部書記。 這是毛澤東在農村中創建的第一個黨的基層組織。中共韶山支部的這些最早成員後來都先後為革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延安的時候,毛澤東談起一九三三年被國民黨當局殺害的毛福軒說:「一個農民出身的同志,學習和工作都那樣努力,一直擔任到党的省委委員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後,毛澤東還注意發展一些有威望的開明士紳、小學教師加入國民黨,於七月初在韶山建立起國民黨第七區黨部,並指派共產黨員李耿侯、鐘志申等分別擔任宣傳、組織工作。這方面的活動,當時湘區青年團委派來韶山工作的賀爾康在日記中曾多次記載。如七月五日:「民校(國民黨——引注)今日到韶山李氏祠開會。我到會時才八點鐘,……到下午七點鐘閉會,共開會四次,討論有三項:一、黨務問題;二、反帝國主義問題;三、鄉村的教育問題。」八月一日:「晚飯後,邀請國校(國民黨——引注)同志到吉新堂開第一次成立區分部大會。到會者同志十人,又區党委員三人,由潤之主席。到十一點鐘才散會。」 當時,湖南仍處於軍閥趙恒惕統治下,國民黨基層組織同共產黨、農協一樣,都是秘密的。這些組織的公開活動,大多利用「雪恥會」的名義進行。賀爾康七月五日日記說到的「反帝國主義問題」,就是指毛澤東召集國民黨區黨部會議,商量在各鄉雪恥會的基礎上組織湘潭西二區上七都雪恥會的問題,毛澤東還在七月十日召開的成立大會上發表了演講。 雪恥會來源於五卅運動。一九二五年五月十五日,上海發生日本資本家槍殺工人顧正紅(共產黨員)的事件。五月三十日,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國巡捕又在南京路上向抗議的群眾開槍,打死十三名工人、學生,傷者更多。全國迅速掀起了規模空前的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抗議怒潮。湖南許多地方成立了「雪恥會」。毛澤東同毛福軒、鐘志申等以「打倒列強,洗雪國恥」為口號,以秘密農協為核心,在韶山一帶成立了二十多個鄉雪恥會,作為公開合法的群眾組織,開展演講、散發傳單、遊行示威、檢查洋貨、禁止銷售洋貨等活動。這些正是國民革命的一項基本內容。 不過,農民更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毛澤東深知這一點。 七月間,韶山大旱,田地龜裂,又正是青黃不接、糧食奇缺的時節。地主卻乘機囤積居奇,高抬穀價。毛澤東便召集中共黨支部和農協骨幹開會,決定發動農民迫使地主開倉平糶。他派人同當地土豪、團防局長成胥生交涉。成胥生不僅拒絕,還把穀子運往湘潭等地牟取暴利。毛澤東得知這一消息後,要毛福軒等率領數百名農民帶著鋤頭、蘿筐等,連夜奔赴銀田寺阻止谷米起運。成胥生見農民人多勢眾,被迫開倉平糶,其他地主也就不再敢閉糶。這是韶山歷史上一次有名的「平糶阻禁」鬥爭。 對這個時期毛澤東在韶山的活動,賀爾康在日記裡還有許多記載:七月十二日,「下午潤芝先生來舍邀我同去行人家(即串門——引注)。」「九點鐘,國校(國民黨——引注)開會,成立第四區分部。一點又十五分鐘時,會才完畢。此時潤之忽要動身回家去歇。他說因他的神經雖(衰)弱,今日又說話太多了,到此定會睡不著,月亮也出了丈多高,三人就動身走。走了兩三裡路時,在半途中就都越走越走不動,疲倦極了,後就到湯家灣歇了。」七月二十一日(陰曆六月初一日),「到韶山南岸毛潤之家,上午而他已他往,未在家。就翻閱最近的報紙,看了半天。下午三時潤之才回來,此時C(共產黨——引注)人也隨時到了幾個,等到六時C人還未到齊;世校(共產黨、雪恥會、農協負責人合稱——引注)開會後,天已暗了,我因不能走,就宿了。」八月四日(陰曆六月十五日),「下午到南岸潤之處,是C·Y·的常會期」。「晚同潤之到玉提凹小毛氏祠,民校(國民黨——引注)開會,十二點鐘時才返」⑤。 毛澤東在韶山從事農民運動的時間雖不長,卻很有章法,在偏僻的山村搞起了各種組織。農民運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在當時頗具影響。一九二六年十二月湘潭縣農會在《湘潭縣農民運動報告》中介紹說:「湘潭農運,為湖南全省之中心。其地域為全省之要塞,故其發展亦在各縣之先。」「湘潭西二區銀田寺、韶山一帶,農民感覺所受壓迫日重,於去年二月間起而組織。到十月間,所成立之鄉協,達二十餘處,人數達千餘,從此即開始作經濟政治鬥爭,如阻禁谷米出境,維持民食,增加雇工工資,減輕租額,地方行政人員民選。這種種運動,時常與地主土豪發生衝突。」⑥ 毛澤東的活動,自然引起土豪劣紳的忌恨。成胥生密報湖南省省長趙恒惕。八月二十八日,趙恒惕電令湘潭縣團防局急速遽捕毛澤東。縣議員、開明紳士郭麓賓在縣長辦公室看到了這封密電,寫了一封信交人趕快送到韶山。據毛澤民的夫人王淑蘭回憶:「那天下午,澤東同志在譚家衝開會,……送來信後,家裡就派人去譚家沖喊了他。他接到信,又用開水泡點飯吃,轎子是我給他請的。澤東同志先給他們講好,抬的誰?抬的郎中。送轎子的人,只一天一夜就回來了。團防局隔了幾天才來捉澤東同志,因澤東同志沒在家,只開了些錢就了事。」⑦ 這時,毛澤東已到了長沙。就在趙恒惕的眼皮下舉行秘密會議,向中共湘區委報告韶山農民運動的情況。他還到湘江邊上,橘子洲頭,回想當年風華正茂的師範生生活,寫下有名的《沁園春·長沙》:「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這時的毛澤東,風華依然,但已非只是「書生意氣」了。 九月到廣州後,他在填寫《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調查表》時,對個人經歷作了這樣的概括:「教過一年書,做過兩年工人運動,半年農民運動,一年國民黨的組織工作。」在「學業」一欄裡寫道:「研究社會科學,現在注重研究中國農民問題。」時間是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① 1938年3月21日毛澤東在延安「抗大」三大隊臨別演講中,談到他對農民問題的認識過程時也說:「十五年前,惲代英主張去做平民教育工作,我沒有去。」 ② 張國燾:《我的回憶》第1冊,現代史料編刊社1980年版,第294頁。 ③ 鄧中夏:《中國農民狀況及我們運動的方針》,1924年1月5日《中國青年》。 ④ 埃德加·斯諾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三聯書店1979年版,第135頁。 ⑤ 引自中國革命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編:《湖南農民運動資料選編》,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90—394頁。 ⑥ 湖南省博物館編:《湖南全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日刊》,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