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一一 |
|
楊昌濟是現代中國發生轉折時期的人物。他在長沙出門時坐四人小轎,但是他也堅持冷水浴和不吃早餐。雖然毛澤東對他坐轎子這樣的封建色彩行為表示反對,但還是從他的身上汲取了一種信念:通過非凡的努力來實現新生。 楊昌濟熱衷於體育運動,認為這是把從反叛導向社會變革的第一步。力踐「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口號,他堅持冷水浴,以便不再坐轎子。 毛澤東(和朋友們一起)去長沙附近爬山,在冰涼的池塘裡游泳,有好長一段時間一天只吃一頓飯,曬日光浴——他認為這會給他的身體帶來能量——有大半年的時間不在宿舍就寢而在學校院子裡睡覺。這都是為了使他的身體更加健壯。 毛澤東把這些叫做「體格鍛煉」,在西方這種方式也是不同尋常的,在中國則更是如此。對毛澤東來說,鍛煉身體不僅僅是一種獲得健康的方式。為什麼他迎著狂風高聲朗讀唐詩?這當然不只是在練嗓子,而是在體驗隨意和任何抵抗力競爭的愉悅。 毛澤東在日記中寫道:「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 以上是愛彌·蕭的回憶錄中的英譯說法,但是中文原文裡還有第三句,這一句被具有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編輯刪去了:「與人奮鬥,其樂無窮!」其意思是不僅要有強壯的體魄,更要有社會鬥爭的堅強意志。一天夜裡,雷電交加,毛澤東渾身濕淋淋地來到和他思想相近的朋友蔡和森的家,原來他剛從嶽麓山巔跑下來。問他原因,他說,這是為了體會一下《書經》上「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的境界。 在第一師範的第二個暑假,毛澤東和愛彌·蕭的哥哥蕭瑜——一個瀟灑穩重的青年——一起作了一次遊學,走遍了湖南的五個縣。這次「遊學」是受他讀的《民立報》上一則消息的啟發,消息說兩名學生徒步走遍了中國,甚至遠到西藏。 毛澤東和他的朋友不帶一文錢,他們給當地的鄉紳寫巧妙的對聯換取食宿。這次遊學歷經六個星期,步行近千華里,讓毛澤東更多地瞭解了湖南。 22歲的毛澤東可謂是文武雙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體育之研究》在《新青年》上公開發表,署名為「二十八畫生」(「毛澤東」三個字繁體共計二十八畫)。 文章明快有力:「運動宜蠻拙。騎突槍鳴,十蕩十鳴。暗鳴頹山嶽,叱吒變風雲。力拔項王之山,勇貫由基之禮。其道蓋存乎蠻拙,而無與於纖巧之事。」 文章三環相扣,有理有據。意志是聯繫身體和精神的紐帶,運動是意志的體現,鍛煉身體歸根到底就是為了戰鬥。毛澤東認為:「夫體育之主旨,武勇也。」健康的體魄、勇敢的意志和樂觀的態度都是拯救中華民族所需要的。 「國力苶弱,武風不振」,毛澤東文章的第一句這樣起筆,整篇文章都是闡述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在毛澤東的生活欲望中還沒有政治,他只是以自己普羅米修斯式的情感去面對需要更新的中國之現實。「自信人生二百年」,這是他後來回憶起曾經在這個時期抒發過的豪言壯語。 在第一師範這幾年的生活裡,毛澤東始終是一名學生組織者。從1915年起,他就是學友會中一名出色的活動家。1917年,有34名學生(學生總數為400)被選進學友會,得票最多的毛澤東主持學友會的工作。為了增加學友會的經費,他在街上賣過小吃。 他鼓動學友會與學校的清規戒律和迂腐頑固的校長作鬥爭——毛澤東稱他「復古派」——為此他還險些被開除(袁大鬍子等人都幫助、保護過他,毛澤東的果斷剛毅贏得了人們甚至包括那些被他傷害過的人們的尊重)。他還動員學生抑制湖南軍閥和北洋軍閥對學校的騷擾。 在毛澤東的帶領下,學友會舉行了反對日本的「二十一條」和其他外國列強欺淩中國的抗議活動。現在毛澤東看到了日本的黑暗面,他讀了一本關於日中危機的書《明恥篇》,在這本書的封面上他寫道:「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在給一個朋友的信中他質問:「擁有四萬萬人的民族豈受三千島國之欺?」在1916年另一封給蕭瑜的信中毛澤東預見到了在對日作戰中中美之間親密的夥伴關係。 他以學友會的名義為長沙的工人辦起了一所夜校。「我們不是木頭石頭,我們是人。」他在貼在大街上的招生廣告上寫道,「有了文化,我們就能挺直腰杆做人」。一種學習方式已按照他自己的經驗考慮出來了,「每次上課,衣服聽便,不必求好」,廣告補充道,「筆記本和所有教材都不要錢」。 毛澤東沒想到沒有幾個人能讀懂他那高深的啟事。他又到工人家去招收學員,即使這樣,夜校也只持續了幾個月。毛澤東在頑強地維持著,當物理課效果不佳時,他向學員們許諾說:「方才所講,不過發端,將來如電燈之所以能用,輪船火車之所以能速,其理必皆告汝等知之。」 在第一師範的最後一年,毛澤東的一個行動顯露了他的自信,也是他政治抱負的第一次表現。他後來帶點誇大地回憶說:「我感到自己心胸開闊,需要結交幾個親密朋友,於是有一天我就在長沙一家報紙上登了一個啟事,邀請有志于愛國工作的青年同我聯繫。我指明要結交堅強剛毅、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青年。」①啟事的最後一句是引用《詩經》上的一句:「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也許經常孤獨的毛澤東一直就在尋找朋友,他在1915年11月給黎錦熙的信中透露說他的生命中從來沒有朋友。在同年8月給蕭瑜的信則說「我朝夕憂心」。 ①其他材料上寫得清楚,毛澤東只是把他的廣告貼到長沙街上的一面牆壁上,一家報紙認為它有刊登的價值,就把它採用了,毛澤東在他的原稿上加了標題:「二十八畫生征友啟事」。 毛澤東只得到「三個半回音」。(「半個」是李立三,李後來成為著名的共產黨領導人,並與毛髮生過衝突。毛回憶時,只是冷冷地提及李的「不明確」的答覆,說:「我們之間從來沒有發展到友誼。」)然而,這個表面上看來顯得天真的征友啟事使這些愛國青年開始了重要的活動。毛澤東組建了一個純政治性的組織「新民學會」,它是湖南上空升起的第一顆紅色信號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