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兆基博士傳記 | 上頁 下頁 |
三四 |
|
二 三間公司 各有千秋 (一九九六年) 一九九六年,李兆基系的聯營公司表現更為出色。 (一)聯營公司之一——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 中華煤氣創立已有一百三十五年歷史。 李兆基是在一九八三年七月十四日登上中華煤氣董事局主席的寶座。自從接管這機構之後,李兆基銳意革新。 正如前述,在一九八三年,當中英政府對香港問題仍執拗甚劇、香港市道極度疲弱的時期,李兆基依然大刀闊斧,斥資共十億元,在大埔開設新廠,加強基建,讓四部石腦油(Naphtha)制氣機投入生產行列,這種石腦油制氣機,是將石腦油加壓加熱加催化而成煤氣,過程十分乾淨,且使每日生產煤氣量達到二百八十萬立方米。新廠按計劃於一九八六年完成,大大增加煤氣之生產能力。 新廠一期投產之後,效應甚佳,發展至一九八九年,又定下了再拓展的計劃,在一九九二年新廠二期完成,一九九三年開始向市場供應,每日可增加煤氣量五百六十萬立方米。 從前煤氣是香港富貴人家的專用物,只有在豪宅地區才有煤氣供應。李兆基認為煤氣既方便清潔,又健康安全,於是積極將煤氣帶到平民住宅區。目前除離島之外,煤氣無遠弗至。 近年發展新機場,為配合未來赤鯔角新機場及大嶼山其他發展項目對煤氣的需求,特鋪設了一條3,500千帕的輸氣喉管,貫通荃錦公路與大嶼山,大欖效野公園的一段喉管及馬灣海峽的海底喉管都已竣工。整項工程總額為港幣五億元,預計可於一九九七年上半年開始供氣。 李兆基不但使中華煤氣在基建上有突破發展,且近年煤氣十分積極聽取坊間意見,用戶以前認為煤氣雖便捷乾淨,但用具款式流於古板,於是中華煤氣從善如流,注意市場情況和尊重客戶需要。例如德國進口之煤氣熱水爐雖品質優異,但體積太大,不大適合香港的狹窄家居環境,於是積極引進日本產品,使煮食爐、熱水爐等在款式上大大改善,又鼓勵日本供應商在中國內地設廠,以減低成本,同時注重安全,爐具火種熄滅,煤氣即自動停止供應,可減少火災的危險,此外又設立「煤氣現代家居中心」,把最佳之產品,如效率特高之煤氣乾衣機、煤氣飯堡等介紹給發展商、建築師、設計師及一般用戶,又開創「客戶服務中心」及「烹飪中心」,推廣煤氣的應用。 中華煤氣的用戶由李兆基榮膺董事局主席時的三十萬戶,發展至一九九六年底,共有近一百二十萬戶,有四倍的增長。一九八三年股東溢利為一億零五百萬元,至一九九六年底則為十九億四千六百萬元。 除了業績表現優秀外,李兆基入主中華煤氣,使公司能有機會參予香港的優質地產投資和發展,例如萬眾觸目的中環地鐵上蓋的香港站,中華煤氣占百分之十五股權;九龍京士柏花園別墅地盤,中華煤氣占百分之四十五股權,該罕有之九龍「半山」豪宅地王,總樓面面積約二十四萬一千平方呎,另附有會所及停車場設備,預計於一九九八年底完成。 此外,中華煤氣在馬頭角的南廠已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改建為商業用途樓宇,馬頭角廠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廠占地十三萬平方呎,可興建一幢樓面達一百五十六萬余平方呎之優質商業大廈,作收租用途。因官契並無限制用途,故毋須補地價即可重新發展。預計他日能為股東帶來可觀利潤。 一九七三年即已加入中華煤氣工作,至一九八八年升任為執行董事的陳達雄表示,中華煤氣在主席李兆基的領導下,勵精圖治,積極革新,使煤氣在美觀、實用、效率和安全等方面都有了優良表現。 現今的摩登廚房,的確已是煤氣的天下。 (二)聯營公司之二——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小輪公司前身為油麻地小輪船公司,創業於一九二三年,在港九未有隧道貫連之前,一直是載運乘客和貨物往來香港九龍及離島之重要交通工具,公司除經營渡輪之外,亦經營船廠、酒店、旅遊、超級市場等業務。由於三條隧道的漸次落成,香港市民可選擇隧道過海,令小輪的載客量下跌,由一九七五年的年載二億人次,減至一九九六年的三千八百萬人次,所以,在林高演接任該公司主席後,即銳意順應社會的發展,將業務重心移向賺錢的行業。 其實,小輪公司除經營小輪業務之外,亦擁有相當的地皮。其中大角咀之舊船塢用地占地二十二萬八千平方呎,可建樓面面積約為二百萬平方呎,小輪公司為發掘其潛在價值,已於一九九六年六月申請將用途改為綜合發展用途,並已原則上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有關手續辦妥後,將會發展為住宅、商業及酒店之綜合建築物,該地皮位於大角咀機鐵站附近,屆時一定增值不菲,能為小輪公司帶來厚利。 除轉移業務重心之外,公司亦在開源節流方面下了苦功。不斷增辟賺錢途徑,及在成本方面,不論是前線營運、後勤維修、政策支援和人事調配等,都細加管制。 此外,林高演把小輪公司的現有業務作重新安排,前景沒有良好進展的大刀闊斧予以撤除,例如附屬的十八家超級市場,業內對手為擁有數百家連鎖店的百佳和惠康,實在強弱懸殊,故而安排以成本加溢價出售予附屬粵海集團的廣南超級市場有限公司,廣南的特色是有鮮活出售,可在同業中另樹一幟。 至於小輪業務的式微趨勢,小輪公司不斷向政府反映現況及提議對策,指出現時世界上很多小輪業務都是政府補貼的,道路四通八達的地方,小輪成次要交通工具,而小輪的乘客量,通常在上班高峰時間過後,人數便大幅減少,因而有著其先天性的局限。港府在香港半山建有自動電梯,免費運送居民往返中環,又為何不考慮離島居民多作照顧呢?在這種邏輯下,小輪公司在一九九二年六月向政府建議,在中環四個碼頭上蓋加建數層面積達六十萬平方呎的現代化建築物,三分之一用為酒店式公寓,三分之一用為商場,三分之一則是寫字樓,其租金收入或售樓利潤,部分用來補貼小輪運作,並保證該營運資金不少於六億四千萬元,行政局原則上已於同意,但補地價,專利權延續及其他細節則仍在商討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