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兆基博士傳記 | 上頁 下頁
一三


  其三,別墅業主簡氏家族有遺囑規定,世代不可變賣,只能出租或自用。

  如何要過這三關,真是費煞思量。於是嚇怕了很多地產發展商,可是卻嚇不怕李兆基。

  他一向篤信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肯動腦筋去想,方法自然會生出來。越是難度高的挑戰,越能考驗自己的頭腦,越是能鍛煉自己的能耐,而且也一定越有厚利可圖。

  李兆基於是跟簡氏後人洽商,接納那三個艱巨的條件。如果他解決不了,就如入寶山空手回。

  李兆基並不怕艱難,他認為香港政府一直有整頓市容、鼓勵建築的本意,古老的別墅改建成華廈,與政府政策沒有抵觸,只不過地產發展商要多費思量,多用唇舌,詳細條陳計劃,自然會獲批准。

  再下來是簡氏遺囑的問題,他與律師細心研究,遺囑條例不是永遠一成不變的,時代變遷,自然有很多後代無法依從先人意願的地方,這是法律上容許的。既然如是,等於可以找到充足的理由去解除這個死結。

  果然,過關斬將,三個關口都從容通過了。

  可是,還有另外一個人情的問題,要看李兆基如何處理了。

  簡氏別墅租給培僑中學,照法律,論道理,租約到期就沒有責任一定非續租不可。

  李兆基如果決心改建這幢簡氏別墅,等於要培僑中學關閉,整間中學的學生就學便成問題。

  當時的培僑中學校長吳康民,跟李兆基多次會談,就校址的解決而達成協議。

  李兆基很自然的不願意見利忘義,為了一宗生意的成功,而令培僑中學的莘莘學子流離失所。於是李兆基決定為培僑尋覓新校址,好作安頓。

  結果向政府投得了天后廟道的一塊地皮,重建新校(即現在的培僑中學)。李兆基慨然答允承擔新校舍地價和建築費的七成,斥資二千多萬元,讓培僑中學能有個一勞永逸的校址。

  這個解決辦法真不失為一石幾鳥,皆大歡喜了。

  疏財仗義,積福後人,何樂而不為。

  同年,李兆基支持香港順德聯誼總會,慨捐善款予政府,獲准創辦葵湧順德聯誼會李兆基中學。該中學至今約由中學一年級至七年級共二十九班逾一千名學生就讀。學業成績平均達中上水平。

  學校設施亦相當完善,全校均有冷氣裝備,大禮堂能容納過千人,且有一個二十五公尺的標準泳池,這使該校學生的游泳成績特別優異,常獲各種公開賽獎項。

  李兆基對此甚表快慰,因為他覺得人除了要好學,還要注重健康,才可效力社會。

  五 牛津學位 作育英才

  (一九七九年—一九九七年)

  李兆基義助培僑建校之舉,顯示了李兆基對教育下一代的關注,於是又引起了跟李兆基深交的羅德丞,向他提出輔助香港的優異生赴洋深造的建議。

  羅德丞律師畢業于英國牛津大學華頓學院。眾所周知,此間國際知名的大學創設於一六一二年,歷史悠久,學術水準極高,收錄學生非常嚴格,等閒成績者休想問津。

  羅德丞認為香港實在有很多極端優秀的學生,可以向華頓學院直接推介,不但能幫助好學生找到好學校,相得益彰,且還可以因此而提高國際教育機構注意香港學生的優良質素。

  這個有異於一般獎學金的概念很為李兆基受落,於是竭心盡力聯絡牛津大學華頓學院,於一九七九年成立「李兆基學位」,每年招生一次,接受本港學生申請前往該學院攻讀三年制或四年制之學士學位課程。

  「李兆基學位」選拔本港優秀學生赴牛津大學攻讀的工作在本港進行遴選,遴選委員會成員除李兆基、羅德丞之外,初期幾年由羅粥時爵士任主席,其後由前首席按察司楊鐵樑出任此職,輔以由華頓學院派出之院士。先後擔此重任的為彼得卡達教授(Prof.Peter Carter)和歌連活特博士(Dr.Colin Wood)

  牛津大學的「李兆基學位」每年在七月招生。初期,由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院長的鄭棟材負責組織面試工作。近年,則由李兆基特派恒基的董事黃永麟作遴選安排。香港預科生在「高級程度會考」放榜之後,成績優異,符合資格者就可以報名。經過遴選委員會選出的學生,可直接赴牛津大學華頓學院攻讀他們的理想學系。第一年推薦的學生只有兩位,其後因選拔的學生表現優秀,每年名額遂遞增至四至五位。

  遴選委員會分兩天面試。選拔的原則除了著重本科成績和語言能力之外,尤其會注意學生適應外國生活的能力,審視他們能否在中西文化交流溝通上有見地和有貢獻。

  被選中的學生,多數是經濟有困難的,均由李兆基資助學費及生活費。

  「李兆基學位」由一九七九年創立,至一九九六年,受惠的學生共六十三人(包括現仍在攻讀的)。至於畢業學生合共四十八名,其中二十四名考得「一等榮譽」學位。照百分率計有50%考得「一等榮譽」學位,成績之優良,高出牛津大學全體學生平均成績約三倍。「李兆基學位」的學生分別攻讀法律、經濟、政治、哲學、心理、地理、文學、歷史、工程、物理、數學等學系。

  現在在牛津大學內一提起香港的「李兆基學位」選拔的學生,都備受師生讚賞,認定為品學兼優的標誌。

  李兆基創立該學位主要目的之一,亦為希望借此引起各地有名望之大學,以牛津大學華頓學院為例,由香港之人士引薦直接在本港取錄更多優秀學生,則香港之宰宰學子,可獲更多留學機會。

  每年遞選面試之後,李兆基必於當晚設宴,讓新舊學生聚首一堂,交流經驗。

  「李兆基學位」成功推行後幾年,李兆基本人也獲得英國牛津大學華頓學院的名譽院士。在莘莘學子的眼內無不覺得他實至名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