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兆基博士傳記 | 上頁 下頁


  「你有想過到哪兒去發展嗎?」

  李兆基隨即清清楚楚地答:

  「我喜歡香港。」

  李兆基從不會不經思索,就胡亂向人提供答案,也從不曾在沒有事實和數據為基礎的情況下,提出他的意見。

  故而,他說他喜歡香港,也是有根據的。

  早在順德淪陷之前,李介甫就曾攜子到香港視察,看看香港可否作為日軍來侵時之避難所,當時曾把李兆基留在香港,讓他寄居于李氏姑婆跑馬地的家中,小住了大約一年之久。

  那段日子是悠閒舒暢,卻是難忘的。

  李兆基曾爬上太平山,從山頂俯瞰下來,全港景色,如詩似畫地映入眼簾。

  香港的海港,澄碧無波。

  香港的山巒,翠綠無塵。

  當時的香港,其實也真是這麼簡簡單單、清清楚楚的一片青的翠綠罷了。

  可是,香港給李兆基的印象就是清潔。

  就是美麗。

  就是活潑。

  就是朝氣。

  也就是李兆基所下意識地追尋的人生。

  他無法忘記幼年時小住香港時心曠神怡、心朗氣清的好感覺,對淺水灣的景色風光尤其懷念。

  當時年幼的李兆基已經很捨不得離開香港,一直盼望能有日重回香港。其實在一九四六—一九四七年間,李介甫從廣州灣回順德之後,李兆基已因生意關係,而需要在年中來往港澳多次。

  終於,在一九四八年,他才不過十八九歲,便辭別了父母,離開順德,重臨維多利亞港,努力發展事業了。

  從此,年輕的李兆基,便與香港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二章 成長

  一 立足香江 持家創業

  (一九四八年)

  一九四八年的香港春天,在李兆基的眼內顯得特別明亮悅目,和暖清爽。

  跟這小城重逢於多年懷念之後,自然地發覺她可親可愛。

  李兆基有的是理想,有的是幹勁,有的是青春,有的是豪情。加上,年方十九的他正是初生之犢,不畏眼前時難,總有信心自己的前景有如初升旭日。

  他的雄心壯志即根源于天生勤奮堅忍的個性,也仗賴年少時就開始承襲的難能可貴的金銀業閱歷。

  自然,還加上李兆基口袋裡那傍身的一千塊錢,這使他如虎添翼,決意在這個多年前已一見鍾情的城市內,努力闖出一番事業來。

  從第一天駐足香港的中環,李兆基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氣開始,他就希望自己成功。

  成功的定義在他是無負於先天稟賦的個性,無愧於後天環境的培育,將他所能發揮的智慧能力心思盡情發揮,把他所能把握的時機際遇緣分儘量把握。

  如果這番努力導致他飛黃騰達,也是相關相連有因有果的成績罷了。

  就這樣立定了宗旨,李兆基先從生活的最基本安排做起。

  他沒有想過在人生路不熟,還未分清楚香港九龍的東南西北方向時就盲目置業。

  他甚至不認為要浪費金錢,去租用一層住宅自用。

  反正李兆基只不過孤家寡人乙名。

  日求兩餐、夜求一宿的基本生活需要不難處置。

  他決定把每天的二十四小時包括了補充體力的睡眠時間在內,都專心一致地用在建功立業之上。

  於是李兆基跟首次來港時一樣,寄居于李氏姑婆位於跑馬地成和道四十九號的家中。

  一經落腳有地,他就如識途老馬般嗅一嗅城內金融業務集散地的方向,直朝那個目標進發。

  李兆基有信心以他的金銀業看家本領闖天下。

  當時的中環文鹹東街,足足有二三十間金鋪銀店,專營黃金買賣、外幣找換、匯兌等生意,業務性質跟李介甫在順德的永生銀號沒有分別。

  李兆基來到香港之後,開始在那些金鋪銀店掛單做買賣。他的兄長李兆麟亦在世叔伯之澳門寶昌金號工作,寶昌金號與香港寶生銀號(即現在寶生銀行前身)的老闆是同鄉老友,同聲同氣,同攜同堡,拍檔已久。有一段時期,香港金價比澳門金價貴得多,寶昌和寶生聯手經營,自國外訂購大量黃金,由澳門進口後,在貿易場套戳買賣,也有在門市出售,盈利甚豐。李兆基因著兄長和世交支持,在買賣黃金上,得到方便。

  加上上海和廣東為主的水客,有如過江之鯽,天天塞滿一條文鹹東街。水客手上最多的貨品就是黃金。

  時局動盪,在朝不保夕的大氣候催促下,南下港澳的客商都帶著大量黃金傍身,事在必然。

  早已練就了識別黃金成色成分成數專業本領的李兆基,即可以運用銳利得穿金透銀的目光去鑒別黃金的質量,更能巧妙地把金條往分金石上一擦,就能定奪它的成分。這時香港金銀貿易所買賣黃金的熱鬧不下於現今股票市場的情形。

  有了這番本事,非但不會被走賣黃金的水客占去便宜,而且心算越來越精確,對黃金市道走勢越來越有把握的李兆基,每次在一買一賣彈指之間就可以獲得一筆相當可觀的利潤。

  因此,李兆基到香港不足一年,已有能力匯款回鄉照顧家中大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