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呂正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一五


  最後,東北鐵道部對這次軍運的組織領導和人員配備進行了詳細周密的安排。梅河口、四平、西阜新一線,剛收復不久,特別是彰武以南地區,職工缺員很多,成份比較複雜,繁重的軍運任務又落在這樣的地區。東北鐵道部下決心從各局抽調一批工人、幹部充實了這一地區。僅齊齊哈爾局就調出一千二百多名政治可靠、有業務技術經驗的工人、幹部,分派到西線各站段。齊、吉兩局的主要負責同志都親自到前線指揮運輸。每個站都派幹部具體指導,每趟列車都有幹部添乘。如齊齊哈爾局局長黃鐸親自到鄭家屯分局組織運輸;鄭家屯分局長廖詩權、政委尹詩炎,分別到彰武、西阜新就近指揮軍運;吉林局副局長孫魯光到梅河口坐鎮,鄭家屯分局運輸科長常克、副科長何彬和四平辦事處主任沈影親自指揮行車。齊、吉兩局還派出大批幹部到列車運行的重要地點親自參加作業。

  一九四八年九月六日,東野總部下達命令:十日晚開始運輸。東北鐵道部迅速調集車輛。九日,集中車輛達一千二百二十四輛,其中棚車六百八十四輛,敞車、平車五百四十輛。九日晚,以梅河口為主,以朝陽鎮、四平、吉林、西安為輔的編組站,也編好列車;部隊上車站為東豐、大興鎮、西安,下車站為新立屯、新邱、西阜新,同時做好了一切準備。

  十日晚,這次大規模軍運開始,軍列按計劃正點發車。

  當前行列車已駛進四平站時,突然接到東野總部急電,命令連夜將已經發出的兩個軍列,立即返回原地下車待命。同時,將已經停運的混合列車又恢復運行。這是東野總部為了迷惑敵人,防止暴露目標而採取的緊急措施。十二日夜晚,軍運列車又按計劃開始運行。

  這次運輸中,西線鄭家屯、彰武、西阜新,東線梅河口、四平站是關鍵地區,敵人的飛機不但白天來,夜間有時也來,四平最多一天達七十二架次。這兩個站和沿線的運輸一線員工,為了保證軍列不被敵機發現,夜間都是採取無燈火作業。扳道員扳完道,為了確認道岔是否密貼,還要依次用手去摸,以保證軍用列車及時安全地、源源不斷地開往前線。

  軍運開始後不久,遼西大雨連綿,西遼河大水猛漲,水位比最高的一九四六年還超出一米多。錢家店區段的線路被水淹沒,水勢兇猛,線路狀態不明,不知路基是否沖斷。在這關鍵時刻,通遼工務段段長喬子龍,以大無畏的精神,用手拄著木棍,趟著大水,頂著激流,在前邊一步一步地探查線路,慢慢地引導機車把軍列安全送過被淹區段。在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複雜的戰爭環境下,長距離、短時間、大規模地運送兵員和裝備,沒有發生什麼事故,這在現在看也是難得的。

  嚴守秘密,在這次軍運中做得也很成功。運送部隊的列車全用棚車。列車出發前,車門加鎖,貼上封條。列車運行時,看不到部隊人影,聽不到部隊聲音。就連鐵路員工也不知道運送的是什麼。因此,在義縣解放後,敵軍俘虜說,你們攻打義縣時,我們都不知道貴軍是從哪上來的。

  九月十二日至二十一日,按計劃完成了三縱、二縱五師、炮縱等主力部隊到達西阜新的軍運任務。由於各路局員工的努力和軍隊的配合,運輸速度比預想的還快:四平、西阜新間,最快的只用十四小時四十六分鐘,最慢的十九小時四十七分。前三天全是重車單程運行,到第四天,空車開始回返,白天,沒有敵機襲擾時,放行空車,減少會車,使運行時間大大縮短。在九天之內,共運送了六十四個軍列,把近十萬大軍安全、迅速、及時地送上了遼西前線,勝利完成了我軍大兵團調動的運輸任務。九月二十八日,東北鐵道部接到東野總部的電報,表揚鐵路員工在困難的條件下,順利地完成了軍運任務。

  九月十二日,遼沈戰役打響後,我軍以突然行動攻佔昌黎及其以西地區,同時包圍了興城、沙後所、綏中之敵,切斷了錦州、唐山間的聯繫,斷絕了華北敵人增援東北的陸上通路,形成了「關門打狗」的形勢。

  九月二十二日,敵人發覺了我軍行動意圖,派出大批飛機對我方鐵路狂轟濫炸,頻繁襲擾。

  這時,我運輸大兵團的空車還沒返回,而西線的作戰物資、民工列車,東線的炮兵縱隊、後勤部隊列車共六十九列又從哈爾濱、齊齊哈爾、吉林方面接連發出,密集運行到鄭家屯一帶。同時,按運送上級機關列車辦理的野戰軍司令部、政治部及坦克團、工農學校等軍列也相繼到達,擠在一起,造成堵塞。由於敵機轟炸,白天空車不能運行,夜間重車又不能按時發出,途中運行時間隨之加長。二十九日敵機襲擾更甚,彰武、通遼、新立屯、蒼土、西阜新等站先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通信、給水中斷,情況非常緊迫。

  東北鐵道部針對上述情況,採取了緊急措施:一是迅速組織搶修,白天敵人轟炸,晚間保證通車,各個部門保證時間,不得貽誤;二是組織特別運輸機車大隊,由昂昂溪、北安,把軍列一直送到鄭家屯前線;三是組織「片面運輸」,當時人們叫「趕羊式」運輸,即向著一個方向連續發車。執行這三條措施效果很好,很快疏通了堵塞,扭轉了被動局面。

  東北鐵路工人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刻苦興家、艱苦奮鬥的戰鬥作風,他們是在戰爭緊張、物資缺乏、生活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完成軍運任務的。東北解放的頭兩年,因為我們還不能給鐵路工人發工資,每人每月只發給一百三十斤高粱米維持生活。有一次我去哈爾濱機務段,看見工人們穿得很破,寒天凍地腿上纏著麻袋片,幹活很吃力。問他們有什麼困難,一位老工人說:「吃不飽,幹活沒勁。」他們就靠這一百多斤高粱米,拉家帶口維持生活,堅持上班,堅持修車。我回來把這個情況向陳雲同志彙報,陳雲同志當即決定,將每人每月的高粱米增加到二百五十斤。這也只能維持最低的生活水平,而鐵路工人們體諒党和國家的困難,毫無怨言,他們說:「為了支援前線,不給錢也幹。」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