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呂正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〇四


  在離石第二區,民兵實行了全區性的聯防警戒。面對著汾(陽)離(石)公路沿線敵人的各據點,在綿延五十裡的大山上,民兵在三條山、三條溝上建立封鎖警戒線,設立了十幾個封鎖點,分別配置一定數量的民兵和武器,晝夜監視敵人。村長、中隊長經常穿梭其間,進行檢查和指揮,遇有敵情即用信號傳至各村準備轉移。為進一步利用封鎖線地形打擊敵人,又破壞道路一百五十多裡,把敵人必經的大道,完全挖成一丈二尺寬和兩丈深的缺口;在黃河沿岸的平灘上,修建了一段圍牆;險要的地方,又埋設下地雷。從此各據點敵人出擾大受影響,活動範圍縮至周圍十五裡之內。

  一九四四年一月間,敵人集中八百余人,向狹小的離石第二區大舉「清剿」,殺害群眾一百三十七名。敵人退走以後,因為當時地雷造得少,還不夠用,爆炸沒有普遍開展,民兵和群眾便著手構築三條深溝高壘封鎖線,以減少民兵的疲勞。要對全區的地形來個大改造,是一樁浩大而艱巨的工程。由於人民群眾抗日情緒高昂,二十天便完成全長一百五十裡的三道封鎖警戒線:第一道封鎖線為破路封鎖線,並于沿黃河灘的開闊地帶增築兩丈高的圍牆;第二道為深溝高壘封鎖線;第三道為人工封鎖線。在三道線上,每段都將土崖石山斬成兩丈至三丈高的峭壁懸崖;溝壑之處則壘築高牆(兩丈至三丈高的土石崖),牆上鋪設二三尺厚的葛針(棗刺)及其他易於刺傷人的東西,這是一種土造的鐵絲網,以防敵人偷爬攀登。按照地形和需要,每村每段在險要之處,設一座至兩座大門,來往行人非此不能通過。大門裡外都埋上地雷,在斷絕處設置擋板,並由民兵晝夜把守。在修築期間,敵人曾千方百計破壞,前後出擾二十一次,結果枉費心機。在一九四四年四月間,全區人民又把敵人「擠」出一條山溝去,使敵人的活動被限制在據點附近五裡左右以內,又受民兵遊擊隊的襲擊和爆炸,經常陷於恐慌之中。一個偽軍班長說:「我一聽見出發,就頭暈、腿軟、肚子痛。」老百姓都高興地說:「咱們這工事可好著哩,進能攻,退能守,真和雁門關一樣。」

  還有朔縣一個民兵中隊,中隊長陳鳳貞,他們的聯防警戒線採取由據點向內地延伸的形式,在接敵處設立情報偵察員,在通往內地四個行政村的道路上,都設立望哨及情報人員,規定了報警辦法。同時在敵人出擾時必經的道路上,各個民兵中隊每夜都派出民兵或自衛隊員二人到前村坐探,一般情報由村子裡的情報員轉送;較重要的,由坐探中的一個人回村報告;到更緊急的時候,便由二人一齊回村報告。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敵人突然包圍偷襲村莊的可能。

  交城民兵在圍困青沿敵據點時的聯防警戒,是在據點周圍,圍繞著兩層警戒圈,內層距敵五裡,在敵人出擾的四面要道上,建立哨所,各哨所之間,哨與後面的中心村,均有聯繫;專職情報員,即擔任情報所與中心村的聯絡關係。各中心村的民兵,又與鄰近各村建立橫的聯繫。他們聯繫的辦法,平時戰時各有不同,最快的有十五分鐘以內,就能夠傳達四五十裡路遠。這樣就使聯防指揮部對敵人的一舉一動,都能及時知道,了如指掌。

  聯防作戰的產生發展,改變了過去近于自發的守望相助的情況,而成為在組織上相當嚴密的戰鬥力量,使敵人在進入聯防區後到處挨打,陷於民兵層層的包圍打擊之中,行動大受限制,群眾的損失因而減少。一九四四年春,嵐縣敵人到張家灣搶掠,當地的民兵聯防區即調動了六個中隊,包圍敵人,從早打到晚,使敵人不敢離村一步。天色一晚,敵人便悄悄逃走,民兵緊跟追擊,再給敵人一頓痛打。

  在「把敵人擠出去」的過程中,圍困敵據點成了邊緣區民兵經常的任務。聯防的戰術思想一經推廣,民兵們又把聯防使用在圍困上。由警戒敵人到主動包圍敵人,這是敵我鬥爭形勢中的一個重大變化。一般都是先以武工隊形式,統一領導,進行反「維持」,組織群眾,建立民兵等工作,實行政治的、軍事的,明的或暗的進攻的各種鬥爭,逐步推進,圍住據點。

  甯武新屯堡民兵和周圍各村民兵組織的聯防區,在一九四四年三月間,合力圍困甯武縣細腰、石家莊敵據點,在附近的有利地形上設置了圍困中的聯合警戒哨位,每日民兵分組嚴密圍困。敵人一出碉堡,民兵馬上鳴槍報警,同時合力打擊零碎出擾的敵探漢奸。敵人耳目被割斷,整天縮在烏龜殼裡不敢出來,一個月後敵人不得不撤退了。

  五寨的一個民兵中隊,中隊長谷靉,曾把聯防戰術使用在對敵人交通線的破擊作戰中。他們的聯防破擊,規模很大,組織嚴密。他們把五寨到神池長約八十裡的電線,給參加聯防的各村民兵分開地段,七個中隊,每隊一段,按規定的時間輪流破擊。這樣有組織的全面地展開破擊,使敵人疲於奔命,無法招架。敵人在這裡還未修好,那裡又遭破壞,修不勝修。

  破擊給予敵人的打擊是嚴重的,敵人便採取許多辦法保護他們的電線。在電線上綁手榴彈,在電杆下埋手榴彈,在電線杆的周圍架棗刺。但是民兵照舊破擊。敵人又改為挖壕溝,修築保護圍牆,劃分地區讓偽自衛團保護,什麼地方的電杆、電線破壞了,敵人便強迫當地群眾賠償。可是,這都阻擋不住民兵完成破擊任務。五寨民兵開始破擊的時候,敵人電線用的是細鐵絲。後來改為粗鐵絲了,民兵們便製造了專門破壞粗鐵絲的工具。敵人又改裝一種像鐵絲網上用的「葛針線」,針和針的距離僅能容下一個拳頭。民兵還是照樣破壞,而且能卷起來放在木架上背走。敵人進而在電線上通電流,仍然不能避開民兵的破壞。敵人無奈,每天都沿交通線分段派出若干保護電線的小組,每組兩人,順著電線來往巡查。民兵於是改變了活動方式,也以兩人為一小組,化裝敵人,弄得敵人真假不辨,經常受到民兵打擊。這時敵人又組織了人數較多的巡查隊,一旦發現民兵前去破擊,立即拼命直追,但在追的中間又踏上了地雷。敵人黔驢技窮,最後只得把神池至五寨的電線自行拆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