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呂正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一〇五 |
|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邊區為總結民兵作戰經驗而召開的第四屆群英大會,曾對領導民兵作戰的原則進行總結: 第一,在一九四四年的作戰中,證明地雷是最適合於民兵作戰的好武器。各地民兵作戰都以地雷為主,而與其他武器相結合。經驗證明,無論在聯防戰鬥、圍困、破擊以及其他各種戰鬥活動中,都是由於貫徹了這一條,因而取得了重大的戰果,使日偽軍十分恐懼。 第二,在作戰時把鬥智和鬥力巧妙地配合起來,也是民兵的制勝之道。離石四區圍困石門堰據點的時候,民兵在山頭上紮成許多草人,有臥勢、跪勢、立勢,外面塗成灰色,遠看好像正規軍的陣地。一九四四年七月石門堰敵人出擾的時候,民兵就隱蔽在草人旁邊的工事裡面向敵人射擊。敵人誤認草人是我正規部隊,便以各種火力猛烈射擊。當敵人沖上來的時候,民兵早已化整為零,分散在各個山頭,東一槍,西一槍,打開了麻雀戰。敵人不知道在這一帶究竟有多少抗日部隊,只好退回據點。一九四四年九月,臨縣民兵圍困三交敵人據點,在村莊四周布下二裡寬的地雷「封鎖面」,通往大武鎮敵人據點的公路上,每天有五百顆地雷下地,加上四周山頭上民兵的冷槍冷彈,把敵人「擠」得簡直無法喘氣。十月七日敵人便在民兵的雷彈夾擊中撤離三交。民兵緊跟追擊,又圍住石門堰,地雷陣也跟著向敵人碉堡推進。地雷把敵人炸痛了,敵人便千方百計來破壞,到處想「起」我們埋的地雷。民兵創造了一種自發雷,有一天夜裡埋了三顆在敵人碉堡外面大路上,次日早晨二十一個日本兵圍住這埋得有「破綻」的地雷往外「起」,其中一顆十五斤重的地雷爆炸了,當下炸死炸傷敵人幾十個,其餘十幾個敵人背著死屍、傷兵和兩顆地雷回碉堡。隔了一夜,大武敵人與石門堰敵人換防,正在鬧得亂哄哄的時候,兩顆「戰利品」先後在碉堡裡爆炸,又使敵軍多名送了命。 第三,民兵作戰還要掌握「佔便宜,不吃虧」的原則。速進速退,速戰速決;有利則戰,無利則退;小股就打,大股就擾,時時注意講究戰術。第八分區段興玉領導的民兵中隊,就很好地掌握了民兵戰術,在幾年的戰鬥中,他們沒有吃過一次虧。這個民兵中隊先後打死打傷敵人三十九名,自己從來沒有一個受傷的。一九四四年九月,段興玉曾經帶領十五個民兵,配合劉子英帶領的自衛隊基幹隊遠征米家莊。到了晚上,他們在冶子河場裡埋伏下來,但在這裡等到天亮,還沒有見敵人從碉堡裡出來,段興玉就在腰裡插了一顆手榴彈,進到據點裡面去引誘敵人。他把敵人引誘出來以後,忙又趕到民兵埋伏的場裡去指揮。當七個敵人走上他們槍口瞄準的小橋時,他先開槍把前頭的班長打落在河裡,跟著又有兩個日本兵被他們打死。 第四,民主與集中很好地結合。民兵是群眾的武裝,是為保衛家鄉而戰的,組織上的民主性比較大,不能搬用領導正規軍的一套辦法;另一方面,又必須集中領導,統一指揮。對於民兵的領導工作,一切問題應由大家討論,充分發揚民主,決定之後,大家便應堅決地執行。 這是幾條主要的原則,民兵作戰的經驗是非常豐富的。 敵後遊擊戰爭之所以能夠堅持與發展,抗日根據地之所以能夠日益鞏固與擴大,是依靠我們有一套健全的武裝組織,即民兵、地方遊擊隊與正規軍三位一體,協同作戰。正規軍的任務,是打擊敵人的主力,保衛根據地;地方遊擊隊的任務,是在當地隨時出動,隨時轉移,乘敵之隙以打擊敵人;民兵的任務,是就地堅持,保衛村莊,保衛群眾的切身利益。正規軍、地方遊擊隊和民兵是互相配合,互相依賴,缺一不可的。正規軍與民兵的關係,是生死與共,魚水相依的關係。正規部隊戰鬥力強而地形不熟悉,民兵方面地形熟悉而戰鬥力較差。如果沒有民兵,正規軍就缺少耳目;沒有地方遊擊隊;民兵就會失掉經常領導作戰的核心,就沒有比較集中的力量以配合正規軍;沒有正規軍就不能給敵人以決定性的打擊,就會使民兵和地方遊擊隊失去依靠而容易遭到敵人的打擊。 軍隊和民兵,兩者結合起來,勝利就有保證。 其後正規軍和民兵配合作戰又有新的發展,彼此從思想上和組織上更進一步地結合起來。一種是由正規軍臨時派出幹部或戰士,分別參加到民兵中去(有時任民兵領導幹部的副職),生活在一起,幫助民兵作戰,更有效地保衛群眾。二種是在某些重要的區域,由正規軍派出一個班或排,成為當地民兵活動的骨幹,走到哪裡,就和哪裡的民兵配合。這在圍困據點或反「掃蕩」中,作用很大。三種是三五個民兵和正規軍的一個班或排一道行動。這些民兵,由於地形熟悉,並和各村居民和各村民兵有密切的聯繫,所以在偵察、行軍以及避免誤傷自己等等方面,都能給部隊以很大的幫助。四種是民兵的一個隊和大的兵團結合,擔任一定的任務。這在襲擊據點、摸碉堡、打擊交通線等戰鬥中,經常可以見到。五種是正規軍與群眾,在生產與戰鬥兩方面,結成一體,經常配合。六種是以電話站為中心,一到戰時,即有一定的民兵和群眾,直接成為該站的情報偵察員,而周圍各村指揮的情報員,則主要與電話站取得聯繫,成為各站的情報網。這樣互通情報,使部隊便於作戰,而群眾也能避免遭受損失。 在協同戰鬥中,軍民同甘苦共患難,充分表現出一種手足情誼。一九四五年二月二十日方山城內伏擊戰鬥中,張培厚所領導的民兵中隊組織了擔架十副,有三十九個民兵參加了搶救正規軍傷員突擊組,到火線上,在碉堡門前見一個傷員倒在那裡,他們便以兩支步槍封鎖碉堡門,沖上前去把傷員搶救回來。那天下著大雪,傷員的被子小得蓋不住頭,張培厚就把自己頭上的毛巾揭下來給傷員蓋上;趙維保也把自己穿的皮襖脫下來,蓋在傷員身上禦寒,無微不至地把傷員運送到後方。 正規軍和民兵這種親密無間的團結,是抗日根據地對敵鬥爭致勝的源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