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梁羽生傳奇 | 上頁 下頁
五一


  梁羽生比較「古典」,初期也比較清醒。

  尤今問他:有人認為,武俠小說具有「某種毒素,足以殘害那些心性未定的讀者的思想」。身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該如何看?他很乾脆地回答:「這主要是看作者的寫法而定。……有些作者專門喜歡強調暴力及刻畫性變態心理,企圖以『拳頭加枕頭』來吸引讀者。這樣的作品,對於讀者,當然難以產生良好的影響。我的武俠小說,有許多是根據歷史史實而寫成的,當不致于殘害讀者吧!」

  說歸說,一做起來就不容易了。在《七劍下天山》裡,梁羽生就把傅青主這麼一個一代高士,也改頭換面成了江湖人物,那就是一個很搞笑的失敗例子。

  楊雲驄也寫得不好,雖然眾英雄好漢都盛讚他「豪氣干雲,為國為民」,草原上到處傳唱著他的事蹟,但在愛情上,他過於霸道和自私。

  他是在草原中昏倒在納蘭明慧的帳蓬邊上的,那個明眸皓齒的絕色少女不但救醒了他,還奉獻了愛情。那是門不當戶不對的「孽緣」:一個是滿清貴族少女,一個是抗清義士,但愛情超越了一切,使他們融合在一起。

  末了,階級的不同,註定了他們要勞燕分飛,他甚至搶走了她懷中才僅僅兩歲的女兒。他雖然不能撫養女兒長大,但成功地把他的恨傳給了下一代。

  王妃像挨了打一樣驚跳起來,驚恐的注視著她的女兒。她日日夜夜夢想著的女兒,如今在她的面前,是如此親密,卻又如此陌生!她和她好像是處在兩個世界裡,她不瞭解她,她們的心靈之間好像隔著一層慢幕!她聽著她的女兒把那滿腔怨恨像瀑布似的傾瀉出來,她又是驚恐又是哀痛,她昏眩地顫抖著,忽然又緊緊地摟著女兒,叫道:「你是我的女兒,你為什麼要分出『我們』和『你們』?你是我血中的血,肉中的肉,你和我是一個身體的啊!」

  看到這一幕,除了感歎梁羽生寫女性寫得好之外,是否還會有對楊雲驄的不以為然?

  這或許是武俠小說不能超越于其他文學品種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顯示江湖人物武林英豪的超人力量,總是往不切實際、不合常理的方向推去,見得多了,難免興趣索然。

  當然,武俠小說還是讓許多人喜愛的,尤其是讓那些內心具有極端性格的人喜愛。其實,誰都有極端的時候,此其時也,借著武俠小說快意恩仇一番是最為節省的方法,誰都可以「消費」得起。

  所以,武俠小說不一定會長盛不衰,但一定會不乏支持者。

  【從容的武功】

  虛實相間,有跡可尋,是梁羽生武功的特徵。

  一般的武俠小說著重的是懲惡揚善,除暴安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著重的是正義感。

  而梁羽生的筆下的俠客,卻著重於一個「忠」字。

  表面上看來,他寫的是忠君,是一種落後於時代的封建意識,其實他所提倡的是忠於國家、民族,並非忠於君主個人。

  他筆下的君恰恰是不顧國家和民族利益,只顧個人權力的歷史罪人,如他在《萍蹤俠影錄》中所描述的那樣。

  朱元璋以叫化子出身,得天下於馬上,並能驅異族出塞,不失為一代英豪。只是稱帝南都後,「苟安畏難,不為徹底之謀,而惟求永世之術,以八股愚民,以戮功為事,遂令國內無可用之兵,盈廷皆坐談之士,於是而有瓦刺之禍,終成土木之辱,蹈宋之覆轍,而重演元首為浮囚之恥劇。幸以於忠肅公之忠俠奮發,力排遷都及乞和之議,得保全民族之安全,而不致為南宋之續。乃英宗朱祁鎮圖一己之私,忘救己之恩,毒害於公,而複寵宦豎,斥武俠,積弱所致,遂有滿清之禍。」(文公直)

  《萍蹤俠影錄》正是一部述往思來之作。不僅以某個歷史事件為背景去描述武俠故事,還充分體現了作者的民族使命感。聯想到作者是在香港這塊殖民地上寫作他的歷史武俠小說的,誰能夠不心生感慨?

  滿清之禍後,淩未風所面對的就不是「自己的皇帝」了。相對于張丹楓,淩未風更為痛苦,但卻少了委屈,因為他很容易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張丹楓卻要經受「欲不為,卻不得不為」的煎熬。

  淩未風的「易為」,其實是梁羽生的「放鬆」。所以,在《七劍下天山》中,他敢把「滿族韃子的皇帝」描繪成那個兇狠模樣:

  閻中天慢慢走過去,兩手在老和尚脅下一架,老和尚抬起頭來,忽見他滿眼紅絲,滿面殺氣,大吃一驚,喝道:「你幹什麼?」順治到底是做過皇帝,雖然做了和尚,餘威猶在。閻中天給他一喝,兩手猛然一松,全身似患了發冷病一般,抖個不止,老和尚失了倚靠,一跤跌落床下。康熙急顫聲厲叱道:「你,你,你還不好好服侍父皇?」閻中天定了定神,一彎腰將老和尚挾起,閉住眼睛,用力一挾,只聽得老和尚慘叫一聲:「玄燁,你好!」清代的開國君主,竟然不死在仇人劍下而死在兒子手上。

  (第三回)

  納蘭容若泫然欲泣,啞聲說道:「我陪皇上在南書房讀書,內監來報,說是三公主自縊死,皇上面色青白,『哼』了一聲冷笑著道:『活該』我嚇得暈了,想哭哭不出來!皇上忽然說道:『你知道三丫頭和外裡有什麼勾結?』我莫名其妙,心又悲痛,說不出話,只是搖了搖頭。皇上道:『這丫頭好大膽,偷了我的朱果金符,我只道她想做太平公主呢!』太平公主是唐朝女皇帝武則天的女兒,曾勾結外臣,搶奪皇兄的權柄。皇上引太平公主的故事,大約是以為三妹妹偷他的朱果金符,一定包藏有搶奪朝政的野心,他又哪裡知道其中有這樣複雜的事?大抵做皇帝的人,凡事都會猜疑,以至想得完全不近情理。

  (第十八回)

  現在當然是提民族大團結好了,可在《七劍下天山》的朝代,對於廣大的漢族人民來說,「滿清韃子」是侵佔了他們大好河山的外族。明朝不一定好,但那畢竟自己的國土,是由與自己「同聲同氣」的皇帝來管理。「抗清」也不一定是為了「複明」,但不把外族逐出關去,那卻是英雄俠客們的至大恥辱,他們一生都在為之奮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