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魯迅 | 上頁 下頁
二一


  當《阿Q正傳》在《晨報副刊》上出現的時候,引起了當時一些上層社會中的「正人君子」、「紳士淑女」、小政客、小官僚等的恐懼和不安,恐怕它要「罵」到自己的頭上。最後,當這篇文章被明明白白地收在魯迅的第一個小說集《呐喊》裡面,他們才恍然大悟。其實,魯迅並沒有罵誰和誰,他所譴責的是整個舊社會,他所諷刺的也不是某一個人。他雖說是為阿Q作「正傳」,但是要畫出來的卻是「這樣沉默的國民的魂靈」,要寫出「在他眼裡所經過的舊中國的人生」。他所描繪的是辛亥革命時期的農村變革的巨大畫幅,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農民的悲慘的命運。

  遠在辛亥革命之前的一年,魯迅還在紹興府中學堂教書的時候,有一天,他正在家裡,忽聽到從西面隔壁梁家台門的牆缺口地方,爬過一個人來。他急忙打開窗一看,原來是流浪漢——阿桂。因為生活沒有著落,阿桂變成了小偷。辛亥革命爆發了,杭州先光復,紹興也正在醞釀起義的時候,阿桂曾一度活躍過,在大街上,他大聲嚷:「我們的時候到了!到明天,房子也有了,老婆也有了!」他的這種舉動,曾使得當時的紳士們大為吃驚,但不久,這事也就成為過去了。這一個阿桂可能就是在魯迅心中醞釀著的最初的阿Q這個藝術形象極原始的模型。但是,魯迅創作「不用一個一定的人」,而是「雜取種種人」,「湊合起來的」。這一個被描寫進《阿Q正傳》中的阿Q典型,當然,還包括另外一批人物的言論和行動,他們的精神狀況裡的某些特點也被概括在內。經過作者的藝術加工,就創造了阿Q這一個複雜的典型。

  在這篇小說裡,作者譜寫了充滿革命人道主義的色彩。作者通過對於阿Q的描寫,對於農民的命運和前途,表示了深切的關懷;另外,當前革命的敵人加在人民頭上的壓迫,特別是農民頭上的封建剝削和壓迫,則是異常沉重的。這也是作者所深切理解的。魯迅不僅為他們的經濟生活上的沉重負擔而悲憤,更為他們精神上的沉重負擔而沉痛。這些不是雇農阿Q所單獨具有的,而是「沉默的國民魂靈」深處最落後的東西——失敗主義的「精神勝利法」。

  作為偉大的啟蒙主義思想家魯迅,在《阿Q正傳》裡,通過阿Q這個形象,進行了兩方面的批判:對於人民自己身上所存在著的落後的缺點,特別是自欺欺人、自卑自賤的失敗主義「精神勝利法」,表示無限的痛心,提出深刻的永遠值得警惕的批判,他指出,必須從自己的靈魂深處徹底清除最有害的失敗主義,和它的影響,從而走向解放鬥爭的道路;對於人民的敵人趙太爺,「假洋鬼子」之流,懷著無比的憎恨,予以嚴厲的撻伐,對於封建統治階級加在被壓迫人民身上的思想毒害,則予以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在這篇偉大的現實主義的作品裡,通過對阿Q這一藝術形象的描寫,作者深刻地反映出舊中國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他們在幾千年封建勢力和近百年帝國主義的壓迫下,過著屈辱的麻木的生活。作者渴望改變這種生活狀態。

  在當時,作者認為:要改變這種狀態,首先必須改變他們的精神狀態;「揭出痛苦」,為的是「引起療救的注意」。它的啟發是深刻的。在年輕的中國新文學的領域裡,《阿Q正傳》的發表,是一件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的事情。它不僅更進一步地顯示出了新文學的成績,成為新文學中的豐碑,為現代中國現實主義的文學建立了堅固的基礎,同時,在世界文學領域裡,也跨出了輝煌的一步。《阿Q正傳》發表之後不久,它立刻就被譯成了好幾國文字。它在全世界的讀者中間傳播,並立刻得到國際上進步的和革命的作家的讚揚,獲得了國際名聲。偉大作家魯迅用他的《阿Q正傳》以及他的一系列的不朽的文學創作,把中國的革命的新文學和國際的進步的革命的文學連接起來了。魯迅不僅成為中國最偉大的一個作家,同時,在世界範圍內,他也成為20世紀的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一。

  1922年春,在魯迅的八道灣寓居,來了一位客人,他就是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他不僅是一個世界語學者、音樂家、同時又是一個童話作家。他在1921年年底來到中國,這之前,他在印度、緬甸、日本各地漫遊。在1921年,他曾在日本住過一段時間。但不久就被驅逐出境了。日本的軍警機關認為他在日本宣傳社會主義,對他進行了各種虐待和毆打而後下令把他驅逐了。

  愛羅先珂離開日本後先到上海,後又來到北京。

  魯迅以他的親切關懷接待了這位遠道來的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客人。他時常陪著盲詩人在院子裡散步和談天,對他的寂寞表示了十分的同情。愛羅先珂在魯迅家裡住到了夏天,才回到了故鄉烏克蘭。魯迅在和他相處的一些日子裡,翻譯出了他的多篇童話創作:《狹的籠》、《池邊》、《鵰的心》、《春夜的夢》等,後都收入《愛羅先珂童話集》裡面。

  這之後,魯迅便把八道灣十一號的房屋讓給周作人一家居住,自己在1923年的8月搬出了八道灣。

  先是暫住在磚塔胡同61號一個同鄉熟人的家裡,後又搬入西三條胡同21號的寓居。

  北京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21號的房子,是魯迅向朋友借錢買下的,經過翻新,在1924年5月搬了進去。這裡,便變成了當時北京青年們,特別是愛好文學的青年們的一個活動中心。

  自從魯迅住到這裡後,來他這裡的青年們一天比一天多,給這條本是寂寞、荒涼的「陋巷」增加了許多生氣。青年們幾乎每隔一兩天就來叩魯迅的家門,他們仿佛回到了久別的家裡一樣。

  魯迅的工作經常繁忙。大約每天總要接待青年們到十一二點鐘,然後他就開始工作。如果沒有急迫的事,就稍休息一下,看看書,2時左右才入睡。他經常工作得很晚,有時甚至天亮了,才放下手中的筆。

  他的不少小說,大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來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