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人物傳記 > 老舍傳 | 上頁 下頁
第二十二章 初到重慶的日子(3)


  「……現在抗戰高於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筆就忘不了抗戰。我的意見稍為不同,於抗戰有關的材料,我們最為歡迎,但是與抗戰無關的材料,只要真實流暢,也是好的,不必勉強把抗戰截搭上去……」

  倘若僅是此語,怕也不會驚動諸文人,而以為不過是一番自以為是的清高,但梁夫子又開始對「文壇」的「盟主」、「大將」的一通挖苦,明眼人便不難看出梁先生所指了。

  「所以『文壇』我根本不知其座落何處,至於『文壇』上誰是盟主,誰是大將,就更是茫然……」

  梁夫子是沖著「文協」來的了。

  梁先生這一手,立時引起了回敬,宋之的、姚蓬子首先迎戰。

  老舍雖然也對梁夫子的話覺得不順耳,但看見左派的宋之的,右派的姚蓬子都開了火,他並沒有發言。他覺著,假如是黨派之爭,我參加進去便破了自己立的規矩,設若僅是門戶之見便更沒有意思。等到《抗戰文藝》上發表了宋之的、姚蓬子等的四篇批駁梁夫子的文章後,老舍也有些坐不住了,因為他如今不是代表著他個人,而是代表著「文協」。

  於是他也揮筆寫了一篇文章,結結實實教訓了梁夫子幾句。「……值此民族生死關頭,文藝者之天職在為真理而爭辯,在為激發士氣民氣而寫作,以共同爭取最後勝利。「……梁實秋先生個人,容或因一時逞才,蔑視一切,暫忘團結之重要,獨蹈文人相輕之陋習……破壞抗戰以來一致對外之文風,有礙抗戰文藝之發展……」

  寫到末了,老舍講道:「目前一切,必須與抗戰有關,文藝為軍民精神食糧,斷難舍抗戰而從事瑣細之爭辯;……敬希本素來公正之精神,杜病弊於開始,抗戰前途,實利賴焉。」

  「文協」的同仁們看了老舍先生的文章,個個讚不絕口,於是決定文章以「文協」給《中央日報》的公開信形式刊出。正在這時,張道藩卻找上門來了。

  他把老舍請到了自己的「宮邸」。並十分客氣地對老舍說:「舒先生,我一向是十分敬重您的。」

  對於張道藩,老舍雖然也聽說過不少議論,但他覺得張為「文協」辦事,還是盡了一些力的。而且張經常把「團結須精誠,要化除已見,消滅私心。」掛在嘴邊。

  「老舍先生,我請你來,是想請你為國家,當然,也是為了『文協』做一件事情。」

  「您說吧。」

  「為了團結為重,請舒先生抽回那封致《中央日報》的公開信。」張道藩為老舍點上了一支煙,觀察著他對這句話的反應。

  「請你講講,這是為了什麼?」

  「好。」張道藩見有機可乘,便擺出了一付推心置腹的樣子。「梁先生的話有些是欠缺考慮,得罪了不少人。我並不想替他辯解。可是如此興師動眾,就連您這位從不參加文藝界之爭的人這回也參加進來,這會給梁先生精神造成很大壓力。」

  聽了張道藩這幾句滿帶憐惜之情的軟話,老舍心有些動了。「他還要做學問,還要教書,這樣一搞使他今後也難於做人了。總應該給人家留個回旋的餘地吧。我這人是個幹不成什麼大事的軟心腸,他找了我,也承認了他的有些說話欠妥,只是希望您的文章不要見報,」張道藩說著,透出一付戚戚慘慘的樣子。

  「可我們已在《抗戰文藝》上發了之的、蓬子的文章。」

  「那些文章是代表他們個人,您這篇份量就不一樣了。」

  老舍想起了自己那篇文章是「文協」給《中央日報》的公開信。「你說的倒也有理,梁先生既然承認自己說法有誤,我看倒也不必糾住不放……」

  「這麼說,舒先生同意撤稿了?我真要替梁先生謝謝你,您這是團結為重。」

  在送老舍出門的時候,張道藩又顯得十分貼己地說:「已經有人準備利用您這篇文章向政府施加壓力,擾亂政府抗日救國的統一部署。」

  「有這麼嚴重?」老舍十分詫異。「有些人的話,先生一定要特別注意,現在人心不古,人世複雜,搞不好就會上人家當的,舒先生也不能不防啊。」

  回來的路上,老舍咂摸著張道藩的話,越琢磨越覺得不大對勁兒,他有些後悔不該輕信了他。

  他逐漸悟明白過來,張道藩其實並不是替梁實秋來說情,而是怕他這篇文章會給國民黨的最高輿論權威《中央日報》蒙上「消極抗戰」「悲觀抗戰」的色彩,他是在替《中央日報》說話。

  老舍隱隱約約感到了張道藩讓他上了一個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