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人物傳記 > 梁實秋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章 魂兮歸來(9)


  自然,對韓菁清所給予的無私的體貼與愛,梁實秋同樣感念不已。韓菁清出身演員,一向生活隨便散漫成為習慣,但結婚後,她力圖使自己與丈夫的生活規律一致起來。她本來不會做飯,現在她也經常下廚房燒飯做菜——雖說切出的薑絲象「棍子」,而且經常切破手指。梁實秋憐惜地說,這簡直是把「千金小姐當丫環使」。每晚臨睡前,韓菁清都不會忘記用電鍋燉一鍋雞湯,或牛尾、排骨、蹄膀、牛筋、牛腩,再加上點白萊,冬菇、包心菜、蝦米、扁尖,讓酷嗜美食的丈夫第二天清晨和中午「都有香濃可口的佳餚」。

  為了回報妻子的情意,梁實秋甘願犧牲自己的一點享受。有一天深夜,屋裡漆黑一團,睡足一覺醒來的梁實秋忽然聽到黑影中傳來指甲鉗剪指甲的聲音,問道:「菁清,你為什麼不開燈」?韓菁清回答說:「開燈怕吵你呀」!他急忙擰開燈,說:

  「你洗完腳,剪指甲,不開燈怎麼行?會把腳指剪出血來的呀,破傷風病毒感染太危險了!」第二天,他便向她提出各住一間房,因為他睡覺愛打鼾,說夢話:她在夜裡愛看電視、聽音樂,分開後彼此都更方便些。

  尤其使梁實秋感動的,是為了給他創造更舒適的工作環境,韓菁清不怕勞累、麻煩,在五年內竟三次興師動眾地「搬家」——對此,她自己自嘲為是好似「吃了耗子藥」。

  他們婚後一開始是住在忠孝東路三段三一七巷,也即梁實秋永遠不會忘懷的那七層樓上的「戀愛聖地」。由於這個住所是在頂層,隔熱不好,書房又西曬,到了夏季酷熱難當,極不利於梁實秋的寫作與健康。幾度勘察,韓菁清看中了四維路上的三十六號二樓,但搬過去後不久,樓下開了爿汽車修理公司,從清早到深夜,叮叮口口敲敲打打地沒完役了,梁實秋儘管耳朵聾,也無法忍受這嘈雜的聲音。無奈,又搬到了辛亥路國際鄉野大廈。這次,韓菁清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來了個「高高在上」,十二摟做為臥室,客廳,十三樓有一四十坪面積的空中花園,十四樓上辟了個寬敞明亮的書房,整個新家闊綽漂亮,舒服無比,按說是個再理想不過的地方。誰知,「教授」無福消受,他得了一種奇怪的病——恐高症。不能透過玻璃窗往下看,一看就渾身出冷汗,只能天天拉上窗簾過日子。幸虧四維路那家汽車修理公司搬走了,他們最後又搬回了四維路。使梁實秋實在過意不去的是,在這幾番折騰中,韓菁清生怕他勞神費心,每次都是湊他赴美探親時,一個人率領雇工苦幹,直到一切完畢,新居整理得舒舒貼貼時,才讓他從美國回未。當他為她「一切替他著想」再三表示不安時,她只是淡然一笑說:「流汗好過流淚,流汗對身體有益,流淚則傷心傷神。」

  要愛就愛得明明白白,要愛就愛得死去活來,這種現代人的戀愛婚姻觀,在梁實秋與韓菁清兩人的關係中體現得是再典型不過的了。他們珍重愛情,也為能在人世間尋覓到真正的愛情而自豪。在相互寫給對方的情詩裡,他們大膽地、熱烈地為自己的愛情而謳歌:

  你說你不愛花兒,
  因為花兒太豔麗,
  且難以抵抗那芬芳撲鼻。
  你說你不愛鳥兒,
  因為鳥兒太調皮,
  整天吱喳教人不能休息。
  你卻在我耳邊細語:
  你愛樹,愛葉,也愛草地,
  甚至於田原曠野也都如你意。
  我問你:「為什麼?」
  你說你愛的是那一片青青,青青,青青。
  眼底,心底——青,青,青青,
  路遠,路近——青,青,青青,
  充滿人間天上——全是青,青,青青。

  這是韓菁清寫的一首《青、青、青青》,情致悠遠、餘意綿長,是屬￿那種只能「你知我知」的戀歌。

  比較起來,梁實秋寫的詩味道更加蘊藉,也更耐讀。有一年,在韓菁清生日的重陽節,他賦詩為贊道:

  滿城風雨又重陽,悵望江關欲斷腸
  卻是小娃初度日,可能許我一飛筋

  又一個重陽到來時,梁實秋再度寫詩祝福他們的愛情永遠源遠流長:

  一年容易又清秋,攜手同登百尺樓;
  但使月圓花長好,由他海屋去添籌。

  不過,月亮有圓有缺,花也有開有謝,畢竟不會永遠的「花好月圓」。這一點,梁實秋是十分清楚的,所以每念及自己的那塊最大的「心病」——年紀和身體,他就不禁肝膽欲碎,悲痛不已。他貪戀人間這最後的美好晚景,卻又知道「好景不長」,得到的必將徹底失去。作為一個清醒的老人,他不能不為自己一旦謝世愛人將如何繼續人生旅程的問題憂慮,所以,他又說:

  「我唯一擔心的就是自己年紀大了。還能夠有多少時間陪她呢?所以我鼓勵她發展自己的興趣,人活在世界上總要有一個目標,有我在她身邊照顧著她,她可以每天安安心心地過日子,也不用學這學那了。但是我總是要先她而去的,我走了以後,她一個人怎麼辦呢?為了將來著想,我希望她能專心選擇一條路,努力朝這條路上發展,將來有所成就,心裡也有個寄託。她那麼聰明,學東西也學得快,現在開始努力也還是不晚的。」

  梁實秋的擔憂,自然合乎人情之常。但韓薔清本人卻並不在乎這些。在她看來,人生在世,真正投入地愛過,有過無比圓滿的生活,這就夠了!不管為時多麼短暫,但只要切切實實地擁有過、享受過,就不能算是虛度此生。世間的事要求完全的至美至善,是不切實際的,人生總是有缺陷的。

  因此,韓菁清不象梁實秋那麼悲觀。丈夫健在時,她盡其可能地充分享受生活!後來,梁實秋真地先她而去了,她也能勇於面對現實,並且依然以為自己是幸福的。他們在一起生活的十二年時光,成為她永遠回味不盡的幸福源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