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人物傳記 > 梁實秋傳 | 上頁 下頁
第七章 望斷故園(9)


  終於有那麼一天,夫婦倆相偕步出巷口散步,鄰家一個小女孩站在門口,手指著程季淑笑說:「你老啦,你的頭髮都白啦。」童言無忌,但他們兩人卻都不禁驚然而驚。回家後,程季淑說:「我想去染頭髮。」梁實秋很溫和柔婉地勸慰道:「千萬不要。我愛你的本色。頭白不白,沒有關係,不過我們是已經到了偕老的階段。」

  也就是說,受小女孩一句話的觸動,梁實秋不僅明確意識到了「老」境已至的現實,而且也明確意識到了「老」的意義和實質。既然「老」已無可回避地來到了面前,那就得調整已延續了幾十年的生活常規以與之相適應。所以,從這天開始,他下定決心退休。他的想法很清楚:「我需要更多的時間享受我的家庭生活,也需要更多的時間譯完我久已應該完成的《莎士比亞全集》。」

  在欣欣餐廳聚會後的第十天,梁實秋夫婦在北投金門飯店設宴,向師大同人表示答謝。從此,他就算正式離職,開始了著述自娛的暮年生活。

  在一個很容易令人傷感的時刻,梁實秋表現出了智者的明達和超脫。他在道及自己此時心情時說的一些話,是十分精彩而富有哲理意味的:

  老不必歎,更不必諱。花有開有謝,樹有榮有枯。桓溫看到他「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泣然流淚。」桓公是一個豪邁的人,似乎不該如此。人吃到老,活到老,經過多少狂風暴雨驚濤海浪,還能雙肩承一喙,俯仰天地間,應該算是幸事。榮啟期說,「人有不見日月不免繈褓者」,所以他行年九十,認為是人生一樂。歎也無用,樂也無妨,生、老、病、死,原是一回事。有人諱言老,算起歲數來斤斤計較按外國算法還是按中國算法,好象從中可以討到一點便宜。更有人老不歇心,伯以皤皤華首見人,偏要染成黑頭。半老徐娘,駐顏無術,乃乞靈於整容郎中化妝師,隆鼻隼,抽脂肪,掃青黛眉,眼睚塗成兩個黑窟窿。「物老為妖,人老成精。」人老也就罷了,何苦成精?

  照梁實秋看來,人生而有老,乃不可違抗的自然規律。冬行春令固為悖理,老年人而強行青年、壯年所宜為同樣違背人情之常。人到老來,種種方面的人欠欠人,正好及時做個了結,而大可不必從頭開張,另外張羅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最低限度也應做到:「別自尋煩惱,別礙人事,別付人嫌」。他又把人生比做遊山,年輕的男男女女攜手攀登高岡,沿途可見無限賞心樂事,自然是興會淋漓,趣味盎然。而老年人於「日雲暮矣」之際,互相扶持著走下山岡,偶而回首,來路宛然,也「別有一番情趣」。

  懷著這種恬淡寧靜的心情,梁實秋把退休後的日子安排得極其熨貼、適意。

  首先,他要徹底的放鬆一下,和妻子盡興地到大自然中享受享受完全處於「休息」狀態時的情趣,把半生來因投身於工作和事業而失去的許多生活壓趣找補回來:「退休之後,我們無憂無慮到處閒遊了幾天。最近的地方是陽明山,我們尋幽探勝專找那些沒有遊人肯去的地方。我有午睡習慣,飯後至旅舍辟室休息,攜手走出的時候旅舍主人往往投以奇異的眼光,好象是不大明白這樣一對老人到這裡未是搞什麼勾當。有一天季淑說:『青草湖好不好?』我說:『管他好不好!去!』一所破廟,一塘泥水,但是也有一點野趣,我們的興致很高。更有時季淑備了鹵菜,我們到榮星花園去野餐,也能渡過一個愉快的半天。」

  梁實秋更不會忘記還在退休前已做好的打算:盡情地享受家庭生活幸福。現在正好是付諸實施的大好時機。於是,在這個由兩個蒼顏白髮的老人組成的小家庭裡,出現了一幅其樂融融的動人景象:「她每隔兩日提籃上市,我必與俱。她提籃,我攜皮包,緩步而行,繞市一匝,滿載而歸。市廛攤販幾乎無人不識這一對皤皤老者,因為我們舉目四望很難發現再有這樣一對。回到家裡,傾筐倒篋,堆滿桌上,然後我們就對面而坐,剝豌豆,掐豆芽,劈菜心,……差不多一小時,一面手不停揮,一面閑後泵常。隨後我就去做我的工作,等到一聲『吃飯』我便坐享其成。十二時午飯,六時晚飯,準時用餐,往往是分秒不爽,多少年來總是如此。」人們常愛說夭倫之樂,恐怕再美的天倫之樂,上不會在這以上了。

  但絕不能因此而把梁實秋看得很「俗」。他不僅象「『音通人」那樣安享晚年,而且還繼續辛勤地從事那不是「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事業。退休後的幾年中,翻譯莎士比亞依然在他的事業中佔有中心地位。「窮年累月,兀兀不休」,他是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情景的。究竟其間包含了多少甘苦和煩惱,那是只有翻譯者本人才清楚的了。

  「象漫漫無盡的馬拉松賽跑一樣」梁實秋在經歷了頑強的拼搏之後,終於跑到了終點線。1967年,由梁實秋一個人獨力翻譯的莎士比亞三十七種劇本全部出齊,這個奇跡極大地震撼了臺灣文化界。8月6日,臺灣的「中國文藝協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臺灣省婦女協會」、「中國語文學會」等團體聯合發起,在臺北舉行了有三百多人參加的盛大慶祝會,向為中國文化建設事業建立殊勳的梁實秋致敬。當天的《中華日報》報導說梁教授是「三喜臨門」:「一喜,三十六本莎翁戲劇出版了,這是臺灣省的第一部由一個人譯成的全集;二喜,梁實秋和他的老伴結婚四十周年;三喜,他的愛女梁文薔帶著丈大邱士耀和兩個寶寶由美國回來看公公。」

  女作家謝冰瑩在慶祝會上的發言中,還特別提醒大家:「莎氏全集的翻譯之完成,應該一半歸功於梁大人!」

  這以後,梁實秋沒有鬆懈,又用了一年的功夫,譯完了莎士比亞的三部詩集。至此,莎翁「全集四十冊算是名符其實的完成了,從此與莎士比亞暫時告別。」

  「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真正的退休,完全擺脫賴以糊口的職務,作自己衷心所願意作的事。有人八十歲才開始學畫,也有人五十歲才開始寫小說,都有驚人的成就。『狗永遠不會老得到了不能學新把戲的地步』。何以人不如狗乎?退休不一定要遠離塵囂,遁跡山林,也無需大隱藏人海,杜門謝客——一個人真正的退休之後,門前自然車馬稀。」應該說,梁實秋的這段泛論裡對應「退休者」提出的要求並不算太高,但他引以為憾的是:世上總有那麼一部分人,明明已是「耄耋之年」,卻仍不願意自動放棄「開會剪綵」的殊榮;更有等而下之者,雖沒有「開會剪綵」的資格,可要一旦剝奪他「喝喝茶,簽簽到,聊聊天,看看報」的工作,也難免惶惶然若喪家之犬。

  比照之下,梁實秋對這樣一些人於鄙薄之中還生出許多憐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