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梁漱溟傳 | 上頁 下頁 |
一六 |
|
§第六章 投身抗戰 §一、論持久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國難當頭,民族危矣,舉國上下都人心惶惶,有志之士則致力於抗日戰爭的宣傳準備工作。對於抗戰問題,國內明顯存在三種傾向。一派是激進的左翼人士,主張速戰速決論,希望中日馬上全面開戰。一派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政府穩健派,他們雖然外交上態度強硬,但實際不願擴大戰爭,對於抗戰結果持悲觀的態度。還有就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認為抗日戰爭將是一場持久戰,但必定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梁漱溟對於戰爭的分析與毛澤東不謀而合。他認為,悲觀主義和速勝論都是應避免的有害情緒,中國只能憑藉廣闊的疆土和廣大的人民,靠曠日持久的戰爭來拖垮日本帝國主義並最終戰勝它。為此,梁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就提出兩項基本原則,一是必須發動民眾,充分運用蘊藏在民眾中的無限兵力和巨大力量;二是不能有速戰速決的僥倖心理,而必須樹立持久戰的觀念,爭取最後的勝利。 為了實現這兩項原則,梁漱溟提出從兩個方面加以準備;首先要加強政府的統治力量,即必須能得到廣大民眾的信任和支持。其次,必須增強國民的抗敵情緒和能力,大力宣揚民族精神和加強對民眾的組織訓練。 在梁漱溟看來,中日雙方由於各自國內的問題和國際形勢,不會在近期內開戰。因此,他作了一系列冷靜而長遠的設計,主張抗戰應該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進行。 但形勢的發展並不如梁漱溟所料,在國難當頭的非常時期,當務之急應是組織青年共赴國難、保家衛國。梁的主張雖然有一定道理,從長遠看更有合理之處,但也過於保守,只能激起愛國青年的反感,落了個阻止青年抗戰的駡名。 §二、投身抗日 形勢的急轉直下證明了梁漱溟對開戰時間的估計是錯誤的。1937年7月7日,日本軍隊在盧溝橋向中國軍隊發動了進攻。從此,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結果雖然是梁漱溟始料不及,但他立即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放棄了先前從鄉村建設入手逐步解決中國問題從而達到戰爭勝利的主張,著力於思考如何迅速動員民眾積極投身抗戰。 8月初,梁漱溟前往上海與蔣方震會唔,就抗戰的有關問題交換了意見。由於形勢危急,他僅在上海停留3天就於11日返回山東。 8月13日,松滬會戰爆發,日軍已打到了上海。 國民政府邀請各黨派在野的知名人士組成國防參議會,作為戰時最高諮詢機關,梁漱溟也在內。梁漱溟接到電報時剛下火車,他顧不得休息,當時就乘原車取道兗州奔赴南京。14日清晨,他趕到南京並和張群、熊天翼等人會唔。8月17日晚,國防參議會第一次會議在汪精衛府召開,出席者除梁外還有張伯苓、胡適、周恩來、李璜等人。這是梁和周恩來的第一次見面。參議會主席蔣介石並沒有到會,會議由汪精衛主持。 梁漱溟根據自己對抗戰形勢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持久論的主張,但卻沒有得到與會者的理解和支持,反而遭到傅斯年的阻止。傅和其他人都認為上海炮火正緊,應當商量軍事、外交等問題,而不應該談什麼教育、組織等一些文不對題的話。其實長遠地看,梁的主張的確是深謀遠慮的。 8月19日,也就是第二天,梁漱溟就奉蔣介石之命陪軍事專家蔣百里到山東視察防務,兩個月沒有出席參議會。10月初,沈鈞儒在參議會提出一項議案,主張利用留日學生回國者和其他失業知識分子組成鄉村工作團下鄉工作。原案被國防最高會議採納並決定交由梁漱溟主要負責。梁漱溟認為如果要做,就必須做大些,必須建立全國總動員系統機構,改造現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造教育系統,唯有如此,才可能起到全民動員的效果。梁的意見使得許多參議員和有關的人大吃一驚,覺得這樣做牽動太大,都沒有勇氣去承擔此事。幸好這一意見得到了晏陽初、黃炎培、江問漁的支持。於是四人一同去見蔣介石,力陳自己的主張。蔣介石表示樂於接受,當時就指示他們擬定計劃,並責成張群從中協助,四人不由十分欣喜。但當梁漱溟起草完成後,國民政府正忙於西遷武漢,蔣介石似乎也忘了當日的痛快承諾,結果只能是不了了之,梁一個月的心血成了一紙空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