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梁漱溟傳 | 上頁 下頁


  §第三章 開新儒家之先河

  §一、出佛入儒

  梁漱溟在北大任教期間,正是新文化運動蓬勃興起之時。特別是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西方近代思潮如潮水般湧入中國,舉國上下全力討伐傳統文化,打倒「孔家店」的呼聲愈來愈高。而另一方面,傳統文化的衛道士們也搖旗呐喊,奮起反擊,新舊文化鬥爭得異常激烈,北大正處於鬥爭的中心。

  梁漱溟對於新思潮並不反感,但這樣的環境對他繼續宣講古印度哲學形成了很大壓力,特別是對於傳統文化全盤否定或完全繼承的態度都無法令他信服。

  於是,他開始從人類發展史的角度研究中國、印度和西方三大文化體系,並試圖尋找到中國乃至世界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

  1918年10月31日,梁漱溟在《北京大學月刊》上刊登啟事,徵求研究中國文化的合作者,結果無人響應。但他並不氣餒,11月起,梁不辭辛苦,每星期開講「孔子哲學之研究」,大力宣揚孔子的儒家思想。這正應了他初到北大時的聲明,除替釋迦說法外,又要替孔子說個明白。

  很明顯,梁漱溟此時已由先前的佛教出世思想而改為儒家的入世人生觀了。這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

  據他自己回憶,促使他轉變的根本原因卻是情感的需求。

  那是在1920年春,梁漱溟應少年中國學會邀請就宗教問題發表演講。回到家後,他準備補寫演講詞。這對他來說本來是件極其簡單的事。但不知為什麼,他下筆時總覺得文思枯澀、頭腦紊亂,沒寫幾行,就塗改滿篇,實在寫不下去。他只好擱下筆,隨手拿起一本《明儒學案》翻閱,想平靜一下心情。當他翻到《東方語錄》看到「百慮交錮,氣血靡寧」八個字時,不由心中猛地一驚,感覺這句話說的正是現在的自己,頓時頭皮冒汗,默然自省,當時就放棄了出家的念頭,下定了出佛入儒的決心。這種改變最根本的標誌就是他決定結婚。然而,對於他來說,追求婚姻的幸福是一種道德的需求。他曾寫信給朋友說,自己結婚是出於美德的愛好,而不是男女間性的吸引。當梁作出這一決定後,他的朋友伍伯庸就把他介紹給了自己的小姨子,一個年輕的滿族寡婦,名叫黃靖賢。

  黃並不聰明、漂亮。而且不會做家務,但梁漱溟還是於1921年冬天和她結了婚,從此,他就由虔誠的佛教徒的生活方式改變為儒者的生活方式,但卻一直堅持清心寡欲,不食葷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