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梁思成和林徽因 | 上頁 下頁 |
14.喘一口氣(2) |
|
在我們離開之後,徽因的一封信重現了我們過去兩個月的經歷: 「自從你們兩人在我們周圍出現,並把新的活力和對生活、未來的憧 憬分給我以來,我已變得年輕活潑和精神抖擻得多了。每當我回想起今冬 我所做的一切、我都是十分感激和驚奇。 「你看,我是在兩種文化教養下長大的,不容否認,兩種文化的接觸 和活動對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在你們真正出現在我們在(北總布胡同) 三號的生活中之前,我總感到有些茫然若失,有一種缺少點什麼的感覺, 覺得有一種需要填補的精神貧乏。而你們的『藍色通知』恰恰適合這種需 要。另一個問題是,我在北京的朋友年齡都比較大也比較嚴肅。他們自己 不僅不能給我們什麼樂趣,而且還要找思成和我要靈感或讓我們把事情搞 活潑些。我是多少次感到精疲力竭了啊! 「今秋或不如說是初冬的野餐和騎馬(以及到山西的旅行)使整個世 界對我來說都變了。想一想假如沒有這一切,我怎麼能夠經得住我們頻繁 的民族危機所帶來的所有的激動、慌亂和憂鬱!那騎馬也是很具象徵意義 的。出了西華門,過去那裡對我來說只是日本人和他們的獵物,現在我能 看到鄉村小徑、無邊的冬季平原風景、細細的銀色樹枝、靜靜的小寺院和 人們能夠抱著傳奇式的自豪感跨越的小橋。」 思成不曾來信,但我們知道學生示威遊行帶來的喘息時間已使部分打包的營造學社重新動了起來。他參與了準備在上海新建的市立博物館舉行的中國建築展覽會的工作,徽因向我們保證說,「思成是一個經常的存在,假如他不像我那樣經常地給你們寫信,你們仍然可以感知他在這裡,跟過去一樣的溫柔可愛——他在忙著許多可愛的工作(我也以我自己的方式真的參與了,儘管誰也不會相信其真實性)。」 毫不奇怪地,徽因下一次給我寫信的時候,她的生活又是充滿家庭糾紛了。 「對我來說,三月是一個多事的月份……主要是由於小姑大姑們。我真羡慕慰梅嫁給一個獨子(何況又是正清)……我的一個小姑(燕京學生示威領袖)面臨被捕,我只好用各種巧妙辦法把她藏起來和送她去南方。另一個姑姑帶著孩子和一個廣東老媽子來了,要長期住下去。必須從我們已經很擠的住宅裡分給他們房子。還得從我已經無可再擠的時間裡找出大量時間來!到處都是喧鬧聲和亂七八糟。第三位是我最年長的大姑,她半夜裡來要把她在燕京讀書的女兒帶走,她全然出於嫉妒心,盡說些不三不四的話,而那女兒則一直在哭。她抱怨說女兒在學生政治形勢緊張的時候也不跟她說就從學校跑到城裡來,『她這麼喜歡跑出來找她叔叔和阿姨,那她幹嘛不讓他們給她出學費』等等。當她走的時候,又扔出最後的炸彈來:她不喜歡她的女兒從她叔叔和阿姨的朋友那裡染上那種激進的戀愛婚姻觀,這個朋友激進到連婚姻都不相信——指的是老金!」 四月裡有一個快樂的間歇,美國建築學家和城市規劃學家克拉倫斯·斯坦因及其迷人的夫人著名女演員愛琳娜·麥克馬洪來到了北京。徽因寫道,「我們愛上了他們,他們差不多同時也愛上了我們。」思成出差到上海去摘展覽,徽因就陪他們到頤和園去並在後山賞花。老金一起去了,他給我們寫信敘述了他的觀感: 「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是非常出色的。儘管我和他們交談甚少,但我看得出他們身上吸引人的品質。尤其是斯坦因先生。他是一個十分敏感、沉默寡言、而又非常謙虛的人,幾乎總是對他眼前遇到的事情保持一種心不在焉的興趣。一個星期以前我們去頤和園,當我們到了諧趣園時,看見池塘周圍有亭子和走廊,斯坦因先生好像正從虛無縹緲中冉冉升起,眼睛發亮,又驚又喜地囁嚅著:『哦,哦,哦……多好的水上建築。』看見現實真是好,我就再也不想僅僅為了進行有禮貌的、老一套的談話而把他從沉思默想中拉出來。」 通過克拉倫斯·斯坦因,促使思成閱讀和思考了城市規劃,一個在他日後的年代裡至關重要的題目。同時,當日本對華北的壓力暫時中斷的時候,他決心繼續進行野外的研究工作。 「對古物的愛好和保護與日本軍閥是全然不相干的。儘管他們國家的人也同樣熱愛我們的古代文化(這是他們自己文化的源泉)。即使是早在1931年和1932年,我的每次考察旅行都是由於越來越近的新一輪日本大炮的震響而突然中斷了有意義的工作。很顯然我們能在華北工作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在我們被阻止這樣做之前,我們決定要在這個地區全力以赴。」 早秋時思成和徽因又一起出發去進行另一次考察旅行,這次是到著名的佛教石窟龍門去。徽因寫道: 「我現在是坐在最大的露天石窟龍門下面,那九座最大的佛像,或坐姿或立姿,或靜止或活動,都瞪著我(我也蹬著他們)……我被只有在這種盛大場面才會產生的恐懼感壓倒了。」 接著他們去了開封,並準備到山東的二十三個縣去。 「我們又像在山西那樣,出發到天堂和地獄之間的地方去了。我們為藝術和人文的美而興奮不已,又為了我們必須吃住的地方的髒臭而掃興(但我們必須睡好,以便有繼續工作的精力)。我從來沒有忘記慰梅引用的有名成語:『鬧一鬧,老一老』——實際上我是堅守這個格言的,以便保持我的青春容貌……這次旅行老是使我們想起咱們在靈石(山西)一起趟泥水的快樂時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