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榮桓傳 | 上頁 下頁 |
一〇〇 |
|
訴苦和群眾性大練兵極大地提高了廣大指戰員的戰鬥力,為即將到來的對國民黨軍的戰略決戰,準備了一支精銳的大軍。 繼訴苦運動之後,羅榮桓和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又抓了部隊的土地改革教育,學習中共中央於一九四七年十月十日頒佈的《中國土地法大綱》。 當時,在部隊中也曾發生個別人幫助地主隱藏財物,干涉群眾鬥爭,強迫群眾釋放被捕地主,甚至槍殺農會主任,解除工作團的武裝等喪失階級立場的現象。有一個連長蛻化變質,與地主小老婆通姦,竟槍殺了民主政府的村長馬玉。後來,政府為馬玉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公審、處決了那個連長。這就是有名的「馬玉事件」。 針對這些情況,羅榮桓指示東總政治部通告全軍:在經過廣泛的土改教育之後,如仍有包庇地主、干涉群眾鬥爭等類行為者,不論其出身和歷史如何,均須給予批評與處分,嚴重者開除黨籍,犯罪者法辦。 部隊經過土地改革教育,《土地法大綱》深入人心,進一步提高了指戰員的階級覺悟。 東北地區的土地改革在取得了很大勝利的同時,也曾發生某些「左」的偏差。例如,在挖地主的浮財時,有的地方農民成群結隊進城,把兼營工商業的地主在城裡的財產也挖走了。有的還準備把私營的工廠、商店也當作「浮財」分掉。 在一次東北局的會議上,高崗支持農民的這種過火行動,說農民有義憤,有權利進城「挖浮財」。羅榮桓不贊成,講了過去中央根據地在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統治時期侵犯工商業者利益的教訓,認為這樣做不符合黨的政策,不利於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支援戰爭。但是有人竟指責羅榮桓說:「你懂得什麼?這是東北,不是中央蘇區!」羅榮桓胸懷寬闊,不與計較,只是據理力爭。由於李富春等大多數委員支持羅榮桓的意見,終於頂住了農民進城「挖浮財」的錯誤意見,糾正了這種「左」的偏向。 在一九四八年二三月間的東北軍區政治工作會議上,羅榮桓明確指出:「姓『窮』的打姓『富』的,只能是打擊地主,不能打擊工商業。」他提出:部隊政治工作的方針應當是「以階級教育為基本內容,在集中領導下,普遍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以群眾自己的經驗來教育群眾,把群眾的水平提高到党的政策水平上來。」 當時,以「貧雇農打天下坐天下」代替党的領導的唯成分論的觀點和「群眾說了算」的口號,曾一度流行。羅榮桓頂住了這種「左」的偏向,說:「軍隊絕對不能搞貧雇農坐天下。如果這樣搞,就是反幹部、反知識分子。」所以這些錯誤的口號,沒有在東北的部隊中傳播。當時,有些地方政府打電報到部隊,要將一些出身不好的幹部要回去,交群眾鬥爭。羅榮桓說:「這些幹部雖然出身不好,但已背叛了原來的階級。」沒有同意這些地方政府的要求。在部隊的土改教育中,羅榮桓主張只採取自報公議的方式,檢查幹部戰士的家庭出身,用自我批評和說服教育的辦法,檢查糾正個人思想上的非無產階級影響。 與此同時,有些部隊在群眾工作和徵發①工作中也一度出現了某些「左」的偏向。如私打土豪,把富農當地主、把中農當富農對待,濫征車馬,宰殺耕牛,以及損害中農利益和違反工商業政策等。羅榮桓提出建議,於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日以「林、羅、譚」名義發出了《沒收、徵發工作與群眾工作的補充指示》,及時糾正了這些「左」的偏向。 ①向人民徵調人力和物資 經過土地改革,廣大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分得土地,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保證了前後方糧食供給。與此同時,東北地區的工礦、交通、文化教育等事業都逐漸得到恢復。這就使東北解放軍有了一個社會日趨安定、經濟日益發展、可以源源供應人力和物力的穩定後方。 經過訴苦和土改教育,爭取和改造了大批解放戰士。往往經過一次訴苦後,他們的服裝還未來得及更換,就能立即投入戰鬥,殺敵立功。因為他們曾經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所以在提高了階級覺悟之後,便能成為重要的戰鬥骨幹。解放戰士成為兵員補充的一個重要來源,改造解放戰士便成為當時部隊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解放軍士兵最主要的來源仍然是翻身農民。分得了土地的翻身農民為了保衛勝利果實,有著參軍的巨大積極性,而戰爭越打越大,補充和擴大部隊又為戰勝敵人所必需。因此,羅榮桓建議組建第二線兵團。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七日,東北局作出了關於成立二線兵團的決定,分工由羅榮桓負責主持這項工作。組建二線兵團的方法,是動員大批翻身農民、工人入伍,抽調野戰軍或地方武裝的幹部和老戰士作骨幹,不經過地方武裝逐步升級的階段,直接編成獨立團,實施短期訓練後,補充主力或編成新的師。事實證明,這是在有利的客觀條件下,迅速擴大主力的有效方法。 一九四八年一月五日至七日,羅榮桓分別主持召開了北滿七個軍區(吉林、牡丹江、松江、合江、龍江、嫩江、遼吉)的會議,討論組建二線兵團第一批獨立團的訓練和編制、第二批獨立團的準備、幹部的培養以及前線軍區的作戰任務等問題。 在松江軍區的會議上,羅榮桓說:「目前正在訓練的第一批四十個獨立團,必須在一月底以前每團補足二千五百人,一個不能少。而且,要切實保證兵員質量。到三月間,這些獨立團開上前線補充主力的時候,總部將派人實地點驗,包括人員的素質和練兵成績。第二批獨立團,經過同各省委商量,東北局決定再成立一百二十六個。其中北滿四十六個,熱河五十個,南滿三十個。每團二千五百人,總計三十萬人。第一期四月至七月,先完成七十個;第二期八月至十二月,再完成五十六個。組訓經費由各軍區負責,實在有困難的,總部可以補助一部分。」 接著,宣佈了北滿組建四十六個獨立團和培訓七千二百名連排幹部在各軍區的分配數字。對組建中的武器裝備、後勤供應等問題也作了具體規定和要求。 「任務已經明確了。北滿要擴大二十萬農民參軍……」說到這裡,他突然問道:「松江省委負責同志來了沒有?」 松江省委副書記李德仲站了起來答道:「來了。」 這是羅榮桓和李德仲在東北的第二次會面,第一次也是在東北局召開的一次會上,羅榮桓一眼就認出了他,並主動向他打招呼。坐在一旁的李富春問羅榮桓同李德仲是怎麼認識的,羅榮桓向李富春談了十年前在平山洪子店的往事。① ①參看本書第七章第一節 在松江軍區的會議上,羅榮桓又見到了李德仲,便招呼他到前面就座。羅榮桓接著講這二十萬兵員的問題,說明東北局決定在松江動員五萬人參軍。他問李德仲:「老李,怎麼樣,這個數字有困難嗎?」 「有困難。」李德仲直率地說:「我們已經動員了三萬,再動員五萬怕是完不成。」 羅榮桓聽了很安詳但又很堅決地說:「你們松江土改搞得比較健康,農民有了土地,就會起來保衛勝利果實。這個數字不算主觀,我們對農民的覺悟要有足夠的估計。會後,你們省委研究一下,再答覆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