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紀實 > 廖漢生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第五章 長征(5)


  從昆明到滇西,沿途地勢平坦,田野寬闊,給養豐富。敵人的正規軍都叫龍雲調去守昆明,且被甩到身後;前方各城僅有民團性質的常備隊擔任防守,戰鬥力甚差。由湘黔兩省入滇的敵「追剿軍」經長途行軍和屢遭打擊後,疲憊不堪,減員很大,不敢象過去那樣銜尾緊追,只在後面保持二、三日的行程跟進。敵人的飛機每天天一亮出來偵察,騷擾,天黑後就不見蹤影。紅2、6軍團兵分兩路,夜行曉宿,沿汽車大道長驅直入,暢行無阻。各師交替擔任前衛,開展了一場奪城大賽,幾乎是一日克一城。

  4月18日夜,我前衛6師來到祥雲城下,先頭18團立即攻城。該團一個「小鬼」從城洞子裡鑽進去,打開城門,大部隊一湧而入,只半個鐘頭就佔領了全城,活捉縣長、團總和2000多名常備隊員。

  師部入城後,劉型主任帶著政治部工作人員把那些驚恐不安的常備隊員集中起來開會,宣傳紅軍優待俘虜的政策,解除其恐懼心理。那些人多是農家之弟,在紅軍入滇時被強拉壯丁編入常備隊,挖壕築堡,看守城池。政治部的同志發動他們起來揭露土豪劣紳、保長村長剝削壓迫的罪惡,揭露反動軍隊抽了制的罪惡,同時給他們解釋紅軍主張,搞清「當兵就要當紅軍」的道理,爭取了其中的1000多人參加紅軍,編成一個新兵團,隨師主力踏上長征的道路。經過十來天的邊行軍邊進行軍政突擊訓練,這1000多名新戰士全部補入戰鬥部隊,緊跟著就開始了爬雪山、過草地那一段最艱苦的行程。儘管他們當中一些人受不了那樣的苦,開了小差,但絕大多數還是堅定地走下去,在艱苦的鬥爭中成長為優秀的紅軍戰士。

  至於那個被捉住的國民黨祥雲縣長,50年後,祥雲縣為編寫紅軍長征史料,來信問我:「紅軍捉住的那個縣長哪裡去了?是不是殺掉了?」

  我記得,長征中6師先後捉住過幾個縣長,都沒有殺,因為紅軍是有嚴格的政策和紀律的。為了搞準確,我又問了當年的18團政委楊秀山,他十分肯定地告訴我:「沒有殺,你們師部命令,把他交給師政治部,後來放了。」

  繼6師占祥雲之後,2軍團以4師為前衛,向北連克賓川,鶴慶、麗江。

  從富民出發時走右路的6軍團,在連克鹽興、牟定、姚安、鹽豐後於賓川與2軍團會合,同抵金沙江邊。

  從祥雲開始,總指揮部向全軍正式提出了「渡金沙江北上,會合中央紅軍」的號召,一方面要求「擴大紅軍一萬人」,一方面要求準備皮襖、棉衣、生薑、辣椒。對擴紅,大家信心滿大。但對準備那些東西,許多人不理解:「大熱的天,準備這些幹什麼?再說,叫我上哪裡找啊?」我心裡也不十分明白,但我相信上級的指示總是不會錯的。

  我們向全師進行了渡江的緊急政治動員,發動大家盡力按上級要求去做。由於時間來不及,也由於一些同志思想重視不夠,雖然做了準備但很不充足。

  4月26日,2、6軍團來到金沙江邊。前衛4師在石鼓找到一隻船,並綁紮木排,先行渡江。我帶6師16團到石鼓後,賀龍總指揮、任弼時政委給我和16團團長頓星雲、政委湯成功下達命令:「沿江上,哪裡有船從哪裡過。」

  我們即率16團溯流而上,尋找新的渡口和船隻,先期渡江的4師12團也和我們夾江並進,相互呼應。在離石鼓60公里的巨甸,我們找到了一隻船,遂從那裡渡江,6軍團16師也隨16團之後渡江。經過三個晝夜搶渡,全軍人馬勝利渡過金沙江。

  當大批敵軍在蔣介石、龍雲乘飛機巡視督逼下趕到金沙江邊時,紅軍已經隱入雪山藏區,敵人只好望而卻步。

  金沙江水,喧騰奔湧,為紅軍唱著英雄的讚歌,對敵人發出無情的嘲笑。

  §北上甘孜

  5月1日,2、6軍團進駐中甸地區休整,慶祝轉戰湘黔滇取得的勝利,準備完成新的任務。

  總指揮部在中甸縣城召開了團以上幹部會議和党的活動分子會議,任弼時政委向我們宣講了全國政治形勢和黨中央提出的「在西北創造全國抗日根

  據地」的任務,關向應副政委總結了從劉家坪出發到中甸這一段長征的情況。會議提出了2、6軍團目前的任務是,要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過雪山藏區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合,創建西北抗日根據地。會議還對黨在少數民族中的工作做了專門的說明。

  我們把會議精神傳達到全師党團員和戰士中去,普遍進行了「主力紅軍會師西北創造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教育。戰勝艱苦困難的教育,在藏民區執行党的政策和紅軍紀律的教育,並動員部隊充分做好通過雪山藏區的思想準備、組織準備和物資準備。

  如果說前一階段的長征,主要是跟圍追堵截的敵軍作鬥爭的話,那麼從這時起,我們主要是跟自然界罕見的困難作鬥爭。

  過金沙江以後,敵軍的追堵暫時停止了,大的戰鬥沒有了,只是有時會碰到零星的藏族反動頭人武裝打冷槍。4師12團政委朱輝照就是第一個遭冷槍射傷的。4師師長盧冬生從6師把18團政委楊秀山要回去擔任12團政委,

  由董瑞林接任18團政委。

  同時,我們面臨的自然環境和生存條件卻急劇惡化。

  一方面是大雪山,山高路險,氣候多變,空氣稀薄,行進艱難。到中甸的那天,我們就翻越了第一座大雪山。上山前本來天氣不錯,風和日麗。一上雪山,氣溫驟降,狂風卷著積雪撲面而來,越往上走空氣越稀薄,喘氣都很困難,胸口憋得象要爆炸。由於是第一次過雪山,缺乏經驗,準備的也不充分,有的同志走不動了,還象過去翻山那樣坐下來休息,卻再也站不起來了;有的同志耐不住乾渴,抓起幾把雪吞進肚子,從裡到外都凍僵了;還有的同志走著走著,一口氣喘不贏,一頭栽進雪窩,停止了呼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