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大釗 | 上頁 下頁 |
三 |
|
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利用袁世凱想當皇帝的迫切心理,向袁世凱提出了企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作為支持他稱帝的交換條件,這個消息在報上一透露,立即激起全國人民的無比憤怒。 我國的留日學生群起反抗,迅速召開留日學生總會會議,反對訂立賣國條約。公推李大釗為留日學生總會文牘幹事,起草通電,他連夜寫成《警告全國父老書》。 這篇激昂慷慨、膾炙人口的通電,迅速傳遍全國,對當時的反日愛國運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5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限48小時內承認「二十一條」。權慾薰心的袁世凱,為了要過皇帝癮,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竟然於5月9日全部接受了日本的要求。6月,李大釗又編印了《國恥紀念錄》,並發表《國民之薪膽》一文,激勵全國人民堅持不懈地進行鬥爭。在《警告全國父老書》和《國民之薪膽》兩篇文章中,李大釗分析了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歷數甲午戰爭以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強盜行徑,號召國民奮起自救,敵人有強暴的陸軍,我們有不怕犧牲的血肉;敵人有堅巨的戰艦,我們有團結戰鬥的決心!「勿灰心,勿短氣,勿輕狂躁進,困心衡慮,蘊蓄其智勇深沉剛毅果敢之精神,磨煉其堅忍不拔百折不撓之志氣」,一定能保衛「錦繡之江山」,一定能擊敗兇惡的敵人。 在這次愛國鬥爭中,李大釗成了聞名一時的人物。 1915年12月25日,雲南反袁派起兵,接著全國各地響應,將維護民主的反袁運動推向高潮。 這時的形勢正如李大釗所述:「逆賊稽征討,機勢今已熟」。李大釗所在的留日學生總會,積極支持雲南的「護國軍」,並代籌軍餉,又推舉李大釗為文事委員會編輯主任,開展宣傳活動。為了反袁,李大釗於1916年1月返國。在途中船上,他寫下了雄壯的詩篇: 浩淼水東流,客心空太息。 神州悲板蕩,喪亂要所極? 八表正同昏,一夫終竊國。 義聲起雲南,鼓鼙動河北。 絕域逢知交,慷慨道胸臆。 中宵出江戶,明月臨幽黑。 鵬鳥將圖南,扶搖始張翼; 一翔直沖天,彼何畏荊棘? 相期吾少年,匡時宜努力; 男兒尚雄飛,相失不可得。 李大釗於1916年2月初到上海,兩周後即返日本,與幾個朋友住在東京郊外高田村的月印精舍。就在那裡,他繼續專心致力於反袁工作,並開始寫作呼喚人們「再造中華」的《青春》一文。同時,他為留日學生總會編輯《民彝》雜誌,準備出版,並與杜國★等籌劃組織「丙辰學社」。 在1916年5月15日出版的《民彝》創刊號上,李大釗發表了《民彝與政治》一文,對「大盜竊國,予智自雄」的袁世凱進行了猛烈抨擊,進而批判了為封建宗法制度服務的政治文化。並莊嚴宣告: 「有敢播專制之餘燼,起君主之篝火者」,應「一律認為國家之叛逆,國民之公敵,而誅其人,火其書,殄滅其丑類,摧拉其根株,無所姑息,不稍優容,永絕其萌,勿使滋蔓,而後再造神州之大任,始有可圖;中華維新之命運,始有成功之望也」! 1916年春,李大釗在日本寫完了《青春》,寄給陳獨秀,發表在當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二卷1號上。從這篇著名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李大釗的思想和文風有了更新的進步。在他以前的詩文中,于慷慨激昂中時有悲涼的氣氛,而在《青春》中,多半表現出了明快而雄壯的氣勢,思想清新,色調鮮明,這是一篇五四以前革命民主主義的宣言書,對前期新文化運動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為革命民主主義者的李大釗,對宇宙,對人生,對國家和民族前途的看法,表達了明顯的唯物主義思想,歌頌了積極進取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它號召青年們要「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要「乘風破浪」地前進,「為世界文明,為人類造幸福!」這篇文章和他以後在1918年春天發表的《今》、《新的、舊的》等文章,既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又充滿了辯證法的因素,為他從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為了促使袁賊滅亡,李大釗未等到畢業,就於1916年5月提前回國到上海,投入火熱的反袁鬥爭。 在全國人民的一致聲討下,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袁賊,僅僅做了83天的皇帝夢,就於1916年6月6日一命烏呼了。 1916年春,李大釗在日本江戶送友人幼蘅回國的時候,就對當時的反袁鬥爭充滿了勝利的信心,曾以無比的熱情口占一絕: 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 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築神州風雨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