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伯渠傳 | 上頁 下頁 |
四六 |
|
他也和其他置身異國的同志一樣,惦記著遠隔千山萬水的妻子,關懷兒女們的成長,在工作之暇的言談中,多次地提到這方面的問題。他曾準備把妻兒接去海參崴,但由於妻子辦理護照找不到保人,加上中東鐵路事件尚未了結,「九·一八」事變又已發生,中蘇海運不通,願望未能實現。伍複明在上海於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自己帶著兩個孩子(秉益、秉琪)回到湖南鄉下,二女兒帶著妹妹秉佑去南京,求人謀了個小職員,姐妹倆相依為命。 林伯渠思念著他們,但為了革命,他壓抑著自己的感情,努力地工作和學習著。在學習上,他除了堅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外,還繼續學習俄語。為了滿足他如饑似渴的學習要求,黨校還從遠東國立大學中文系物色了一名學生,來單獨給他上課。這一學習,他一直堅持到離校時為止。 林伯渠在海參崴中國蘇維埃黨校工作期間,國內毛澤東、朱德等領導的工農紅軍連續粉碎敵人的第一、二、三次「圍剿」,中央蘇區、鄂豫皖、湘鄂西等根據地和紅軍都有了很大發展。林伯渠得知這一情況,便急於回國參加鬥爭。一九三二年下半年,他借去南俄養病的機會,專程到莫斯科找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請求派他回國。批准後,他迅速返回海參崴,交代好工作,即離開蘇聯。 當時,中國留蘇學生回國有三條途徑:一條是經過歐洲、蘇伊士運河、新加坡到香港或上海,這條路很安全;第二條是越過東北中蘇兩國邊界,由於中國邊防管理不太嚴,我們的同志可以在夜間潛入國內,這條路也算比較安全;第三條是從海參崴直接到上海,這比較危險,因為是坐蘇聯船,而且是從蘇聯來到上海。林泊渠「明知非常危險」①,但他急革命工作之所急,為了爭取時間,毅然「從海參崴搭艦回滬」②。他「除準備被捕時的口供外,心裡仍很坦然,早已置生死於度外」③。 -------- ①②③《林伯渠自傳》。 他是扮成水手模樣,乘三北公司的輪船到上海的。上岸以後,忽然有幾個人走來圍住他,一個說他是從蘇俄來的,一個抱住了他的腰。他有點吃驚,以為被發覺了。幸好,這些人並非特務,只不過是一群訛詐勒索的流氓。為了避免暴露身份,他不與糾纏,盡其所有給了那夥流氓,換了個安全脫身。 林伯渠到上海後,住在西摩路黨中央一個招待所的亭子間裡。這時,臨時中央已遷往中央蘇區,留在上海的中央局組織部長楊天生(黃玠然),把決定他去中央蘇區的意見告訴了他,要他不要隨便出去,就在招待所裡等船票,做好起程的準備。後來,中央局交通部主任劉作撫送來了船票,並護送他上船。他取道廣東汕頭,再經過大埔、茶陽和福建永定到了蘇區的邊境。在進入蘇區時,由於敵人封鎖很嚴,曾被搜山的敵人打傷了手,但他沒有猶豫、畏縮,仍日夜兼程,闖過道道關卡,終於在一九三三年三月,抵達了渴望已久的中央蘇區。 〖為革命理財〗 林伯渠輾轉來到中央蘇區以後,首先肩負了國民經濟部部長的重任。當時,敵人的第四次軍事「圍剿」雖已被粉碎,但仍對蘇區進行著殘酷的經濟封鎖,加上黨內的「左」傾錯誤,蘇區的財政經濟工作面臨嚴重困難。 這時,毛澤東已被「左」傾錯誤的領導者撤銷紅一方面軍總政委職務,調去專做政府工作。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八日,以他為主席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根據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命令,正式設立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部,並發佈訓令指出:「拿經濟建設上的勝利,去改善工農群眾的生活,激發群眾更高的革命熱忱,同時保障紅軍的需要以配合整個的戰爭動員,這對於勝利的戰爭是有決定意義的」①。隨後。人民委員會任命林伯渠為國民經濟部部長,吳亮平為副部長。 -------- ①《人民委員會訓令》第10號,《紅色中華》,1933年5月8日。 林伯渠到職後,在千頭萬緒的經濟工作中,首先抓了糧食問題。因為中央蘇區上年遭受自然災害,糧食歉收,邊沿地區的糧食不斷遭受敵人搶劫和燒毀,紅軍(已發展到十萬人)和根據地群眾都迫切需要大量糧食。 他認為,在粉碎敵人進攻的多種準備工作中,「糧食一項,尤為重要,不獨關係紅軍的給養,且直接影響工農勞苦群眾的日常生活」①。他除了關心、促進農業生產和糾正過去忽視糧食工作的錯誤觀點以外,國民經濟部成立後不久,他就發佈了第一號訓令。一方面要求糧食調劑局從糧食較富裕的地區多採購一些穀物,另一方面,要求各縣國民經濟部召開區、鄉代表會議,吸收貧農團、工會和婦女會的代表參加,展開討論,以便採取說服、鼓勵、競賽等方式,發動群眾在最近兩個多月內,每人設法節省一鬥穀子賣給蘇維埃政府,支援革命戰爭。在他的努力下,各地收集糧食的工作迅速開展起來。 -------- ①《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部訓令》第1號,《紅色中華》,1933年5月20日。 在安排好解決青黃不接的糧荒工作以後,林伯渠立即把精力轉移到夏收以後的糧食工作上。當時,田野裡碧綠的稻浪,隨著熏風的吹拂,很快就要變成金黃的穗浪了,兩個月之後,新穀即將上市。他研究了以往的經驗教訓,認為蘇區的糧食本來還是比較豐富的,但若沒有全盤的、周密的計劃,那就容易造成糧食恐慌。例如上年江西的萬太、贛縣、永豐、公略等縣,秋收後穀物跌至六、七角錢一擔,傷害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而奸商、地主乘機操縱,將大批穀物偷運出境,或者大量囤積,待價而沽。有鑑於此,他於五月二十七日,發佈了國民經濟部第二號訓令①,將此情況告訴人民群眾,並且指出,為了充實紅軍供給,保障後方民食,我們必須開展儲糧運動。 -------- ①《紅色中華》,1933年6月4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