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
一六六 |
|
胡適嚇得趕緊搭話:「總統的話太重了,我當不起。我要向總統重述我在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很鄭重說的那句話,我願意用我的道義力量支持蔣先生的政府。我在十一年前說的這句話我至今沒有改變。當時我也說過,我的道義的支持也許不值得什麼,但我說的話是誠心的。因為我若不支持這個政府,還有什麼政府可以支持?如果這個政府垮了,我們到哪兒去?這番話,我屢次對雷儆寰說過。」 胡適,這位所謂大名鼎鼎的學術權威,直言不諱的謙謙君子,原想借重於自己與蔣介石的私人關係為雷震求情,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反害得自己重表忠心,這位新文化運動的主將竟在蔣介石面前卑躬屈膝,實在可歎! 對蔣介石來說,胡適並不具有威脅性,容忍他,可利用他的「自由民主」形象以堵美國人的嘴,對政權有益無害。 而胡適所終生追求的自由民主達到如此程度,他對雷震有種「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的愧憾,其心境是悲哀和淒涼的。對此,有人評論說:「近幾年來,胡先生固然是個人自由主義的象徵,但他也日益成為一個所謂『自由民主』的可悲人物!他的聲譽,也正漸漸地為點綴這點可憐的所謂『自由民主』,糟踏得不成樣子了!君不見許多懷抱自由民主理想的青年人,在他們的談話中,充分流露出他們『對胡適的失望』。」 《自由中國》創刊11年,共出260期,因雷震追求「自由中國」鋃鐺入獄,刊物隨之停辦,而「中國民主黨」也胎死腹中。 對蔣氏父子來說,誰要對其專權說個「不」字,等待他的便是吳國楨、孫立人、雷震的下常在一片「蔣總統萬歲」聲中,蔣介石開始試著讓兒子蔣經國「主政」。 三、「偉大的父親」 對蔣經國來說,他的父親就是領袖、嚴師和慈父,沒有誰比他更「偉大」的了。確實,父親不僅在精神上對他關懷備至,頗多傳授,而且在政治對他寄予無限希望,幫他打敗政敵,為他接班登基鋪路開道。對於漂搖在汪洋中的這一點點江山,蔣介石當然「肥水不流外人田」,他要把這點「家業」留給兒子。 1.門生讓太子 蔣經國染指國民黨黨、政、軍以後,清除了異己,慢慢培植起了自己的力量,離最高之位還有一步之遙。因為,這時陳誠還佔據著「副總統」、「副總裁」兼「行政院長」的要職。蔣經國只好暫時養精蓄銳,以待時機。 對蔣介石這樣的獨夫民賊來說,他為何能容忍陳誠如此位高權重? 原來,陳誠作為蔣介石的同鄉,自黃埔軍校創辦起就追隨蔣介石,既屬黃埔系,又屬江浙派,和蔣介石親上加親。四十多年來他出生入死,成為蔣介石最重要和最可靠的親信。在國民黨倉皇逃台之初,蔣介石從眾多的助手中挑選出三位可以作為一線決策的人物。這三位就是原任國防部參謀總長、東北剿共總指揮的陳誠,原任中央銀行總裁的俞鴻鈞和原任臺灣銀行董事長、臺灣省財政廳長的嚴家淦。在三人中,蔣介石最寵愛的是陳誠,然後是俞鴻鈞,其次是嚴家淦。尤其是陳誠,蔣介石早已暗中把他選為自己向兒子交班的過渡人物。 國民黨政權遷台後,在蔣介石的一手操縱下,陳誠官運亨通。先任臺灣省主席,1950年3月他出任「行政院長」。1954年5月20日,在「國民大會」一屆二次會議上,陳誠當選為「副總統」。1957年10月,在國民黨「八全會」上成為「副總裁」。1958年7月,他在擔任「副總裁」、「副總統」之時又兼任「行政院長」。 陳誠在臺灣的地位,真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有成為「法統」的准接班人之勢。 陳誠紅透半邊天,難道說他沒有一點政治野心?難道他不窺視著蔣介石之位? 當然,不能說他沒有這份心思,只是「有賊心無賊膽」,種種因素制約著他與蔣經國一決雌雄。首先,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軍人,在權力角鬥場上,他不善於玩弄「政治魔術」;其次,他對蔣介石忠心不二,很少培植私人班底充當其政治資本,他缺乏一個有力的政治性團體作支持;第三,他早已洞悉蔣介石的肺腑,摸透了蔣介石已決心把這片寶島江山傳給嫡嗣的打算。蔣介石決不會允許他人覬覦,縱有野心,也只得收斂;第四,陳誠患嚴重胃病,身體每況愈下,早不堪繁劇,他甘願在與蔣經國政治角逐中,退避三舍,以保命為第一要務。因此,縱使陳誠有「政治強人」之稱,但也僅此而已,永遠成不了「九鼎之尊」,充其量他不過是蔣家小朝廷的一名「高級傳達」。所以,陳誠對蔣經國的接班構不成實質性的威脅。 對此,蔣經國的親信孫家麒後來在《我所認識的蔣經國》中談到:這位先生(陳誠)真是名符其實的軍人頭腦,對於波譎雲詭的政治鬥爭經驗,還太缺乏。他不曉得太子先生幾年之間,在上下其手的搬運魔術下,所有的力量,都已無形中先後入了太子掌握,早非吳下阿蒙,而已後來居上。 而陳誠自任臺灣省主席始,一直主持臺灣事務,做了大量具體而有效的工作,輿論對他也讚不絕口,雖然他不敢居功自傲,不敢對蔣介石的地位發起挑戰,但卻嚴重地影響了蔣介石對兒子的權力移交。此外,陳誠的思想也有游離蔣氏父子的時候。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