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九三


  3.一衣帶水的轉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蔣介石在為英、法斷交所困擾時,60年代末,台、日關係也面臨著危機。

  二戰以後,同盟國一直在醞釀與日本締結和約。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對與日締結和約更為積極。1951年3月,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了對日和約草案,其中就臺灣、澎湖列島問題主張將來由英、蘇、中、美四國決定,井提議由臺灣當局參加和約會議,而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排斥在對日和約國之外。提案公佈後英國、蘇聯堅決反對,最後採取折衷方案:聽任日本在會後自行選定其認為可以代表中國的政府與之締約,而簽訂多邊條約的會議則不邀請中國代表參加。

  此消息一公之於眾,立即引起了海峽兩岸的強烈反對。蔣介石聞訊後異常氣憤,他發表聲明:中華民國參加對日和約之權,決不容疑。中華民國政府僅能以平等地位參加對日和約,任何含有歧視性之簽約條件,均不接受。任何違反中華民國上述嚴正立場而訂立對日和約,不但在法律及道義上,喪失其力量,亦押在盟國共同作戰之歷史上,永留不可洗滌之錯誤,其責任之重,影響之大,誠有非金所忍言者。因此種喪失真實性之對日和約,不但使第二次大戰不能獲得真正的結束,並將加深遠東局勢之混亂,更種下世界未來之無窮禍患也。

  與此同時,周恩來也發表聲明:

  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抗戰,擊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因此對日和約的準備、擬制和簽訂,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參加,乃屬當然之事。茲特鄭重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它必須參加對日和約的準備、擬訂和簽訂。

  對於海峽兩岸的反對之聲,美國充耳不聞。1951年9月,由美國一手導演的《對日多邊條約》49個國家簽字,中國被排除在外,蔣介石對此失望之極。

  美國雖當眾打了蔣介石一個耳光,卻很快又給他送來了一個餡餅以作安撫。在《對日多邊條約》簽訂後,杜勒斯提議:日本應當在會後與臺灣簽訂「雙邊和約」,即所謂「中日和約」,蔣介石聽後餘怒頓消。

  幾經周折,1952年2月20日,日本終於派出河四烈為代表與臺灣葉公超在臺北會談「中日和約」。這次雙方會談最大的爭論點是「和約適用範圍」問題,大陸已不在蔣介石的統治下,又怎樣去「貫徹執行」呢?日本人到底很聰明,提議:應適用于現在中華民國控制之下,或將來在其控制下之全部領上。蔣介石對此則不同意,要求將「或」改為「及」。

  雙方僵持不下,最後各作讓步:在交換照會中,雙方同意在記錄中表明「或」字有「及」字之意。

  1952年4月28日,《對日雙邊和約》簽訂,其主要內容有:日本放棄對於臺灣、澎湖列島及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日本承認臺灣及澎湖列島居民,系「中華民國」之人民,臺灣放棄對日本的一切戰爭賠款要求;1941年12月9日以前中國與日本締結之一切條約均歸無效;臺灣與日本間關係,願各遵守聯合國憲章第2條各項原則;臺灣願盡速商訂一切關於民用航空、運輸、規範或限制捕魚,及保存暨開發公海漁業之協定。

  條約的締結總算掃除了蔣介石心頭的一片陰雲,就此不必擔心日本與中國大陸的建交了。對此「行政院長」陳誠在「立法院」宣稱:「在這自由世界面臨共產侵略的威脅的時候,中日和約的實現,尤有其特殊的意義。」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日和約」的簽訂發表聲明:堅決反對日蔣「和約」,不承認日蔣「和約」。

  「中日和約」簽訂後,台日關係經過了幾年的平穩發展,不久其裂縫便顯現出來,焦點便是日本與中國大陸的貿易。

  日本急於從戰敗國的廢墟中站起來,中國大陸豐饒的資源和廣闊的市場對它有極大的吸引力,因而它一方面與臺灣保持政治聯繫,堅持反共,一方面又對中國大陸的資源垂涎三尺,左右逢源,難免會得罪人。

  從1952年—1958年,日本民間與中國簽訂了四次貿易協定,雙方貿易額不斷擴大,政治限制漸趨寬鬆。蔣介石對此深感不安,他對第四次中日貿易協定中所規定條款尤為關注:如雙方可以在對方首都設立商務代表團,代表團可以享受外交特權,並得以懸掛本國國旗。蔣介石害怕國旗一旦掛起來,離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也就不遠了。他派人到日交涉,甚至不惜以與日「斷交」相威脅。他公開表示:如果日本政府准許共匪貿易代表團人員享受同等外交人員之待遇,或懸掛鉤旗,即等於事實上承認共匪,我政府決不能諒解,亦不能接受。

  後經美國周旋,日本保證:「尊重與中華民國之關係,且已聲明無意子共匪駐日通商機構以官方地位或任何特權,更無意承認其懸旗之權利。」台日緊張關係漸趨緩和。

  中國政府為了擴大與日本的聯繫,通過各種渠道使經貿關係由「民間」逐步向「半官方」進而「官方」邁進,這使臺灣當局極為惱火。終於1963年,台日關係風波再起。

  1963年10日,正在東京訪問的中國油壓機考察團成員周鴻慶走入與臺灣「駐日使館」一牆之隔的蘇聯大使館,被日本警方拘留。臺灣方面為此大為鼓噪,指出周鴻慶的目的是尋求「政治庇護」,「投奔自由」,要求日本將周鴻慶交給臺灣。日本政府經過研究,決定將周鴻慶遣回中國。臺灣為此召回了「駐日大使」及使館成員,斷絕台日貿易,並指使臺灣青年衝擊日本「駐台使館」,台日關係跌入低谷。

  不久,在美國的斡旋下,日本前首相吉田茂、首相大平正芳訪台,雙方互做讓步,台日關係「恢復正常」。

  但是,春色滿園關不住,中日交往不可阻。1966年10日,日本「日中友好協會」代表黑田壽男與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廖承志發表共同聲明,承認周恩來「政治三原則」、「貿易三原則」及「政經不可分」等主張。1970年2月,日本首相佐藤聲稱,日本今後一方面與臺灣保持「睦鄰友好關係」,一方面促進日本與中國關係,並表示贊成在日本與中國間舉行大使級會談。

  1969年尼克松上臺,中美關係發生質的變化。不久,加拿大、意大利相繼與新中國建交。在國際大潮流的推動下,日本決定加速改變對華政策。1972年3月27日,外相福田宣佈關於實現中日關係正常化的三原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廢除臺灣同日本的「中日和約」。

  國民黨對此又急又惱。「行政院長」蔣經國發表談話稱:「最近日本政府首長一再聲稱,將與共匪進行所謂『邦交正常化』,並表示日本與共匪關係正常化時將與中華民國斷絕外交關係。日本首相及外相並計劃於9月間訪問大陸匪區,此乃對於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最不友好之態度。」

  蔣經國嚴厲聲明:「警告日本政府,停止一切損害兩國邦交與危害亞太地區和平安全之行動,以免造成歷史上之重大錯誤。」

  新上任的日本田中角榮首相不理睬臺灣的警告,稱中日邦交「勢不可擋」,並請蔣介石「諒解」。蔣介石惱怒之下給田中寫了一封措詞強硬的信,內稱:中共之欲赤化亞洲以及全世界,乃盡人皆知之事,貴國與中共建交,在經濟上又無近利可期,不知究何所圖,而亟亟於背信絕義,引猛揖盜如此?

  字裡行間,表達了蔣介石對日本的氣憤和無奈。

  1972年9月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並發表聯合公報,從即日起「日台條約」失效。

  同日,臺灣當局宣佈與日本「斷交」。

  中日聯合公報的發表,對風燭殘年的蔣介石打擊頗大。這時,臺灣流傳一則傳聞說,田中角榮到中國訪問時,應邀爬長城,爬得比尼克松還高。剛剛離華不久的尼克松爬長城爬了300米,田中角榮偏要爬310米。其意思是向中國暗示:「日本比美國走得還遠。」

  蔣介石聽後,無力地搖搖頭:「這個……這個日本……日本問題,使我死不瞑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