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五四


  「陳儀事件」:陳儀系政學系的重要人物,任過國民黨軍政部次長、福建省主席,抗戰勝利後又首任臺灣行政長官,因參與鎮壓「二二八」臺灣人民起義,而被轟下臺。後來他主持浙江政務,鑒於有臺灣「二二八」起義的教訓,主張「效法東歐民主國家作風」。解放戰爭中,陳儀公開著文抨擊蔣的內戰政策,北平和平解放後,李濟深派人來浙江聯繫和平起義事項,陳儀表示願作傅作義第二,哪知,舉事不成反遭殺害,這其實與湯恩伯有直接關係。

  陳儀和湯恩伯,一是浙江紹興人,一個是浙江武義人,雖說姓氏不同,他們的「父子關係」在國民黨內是眾人皆知,並傳為美談。湯恩伯出身于貧苦農家,早年就有從軍報國的志向,而苦於無門可循。陳儀在浙江擔任浙軍第一師師長時,湯恩伯尋上門去向素不相識的陳儀作毛遂自薦。陳儀慧眼識「英雄」,滿口答應,出面保送並資助湯恩伯去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軍事。陳儀家兄弟雖多,卻一直沒有子嗣,僅收養過一個侄女,後來出嫁離家,陳儀膝下無子,甚是孤寂,因而將湯視為義子,湯恩伯亦以義父之禮待陳。據說,因陳有恩于湯,「恩伯」二字即為紀念陳的恩澤而起的名字。

  湯恩伯在日本學成歸國時,陳儀亦由孫傳芳的軍閥部隊投入北伐陣營,甚受總司令蔣介石的器重,有了與蔣的這層關係,陳儀又向蔣舉薦湯恩伯。湯恩伯後來獲得機遇進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並擔任大隊長。抗戰時期,國民黨部隊中有「軍中三傑」,即指陳誠、胡宗南和湯恩伯。湯恩伯的從軍就業,乃至後來的扶搖直上和陳儀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因此湯對陳,敬呼「先生」而不稱名不及姓,數十年如一日。

  1949年1月20日,蔣介石宣佈引退,並要由杭州回溪口,陳儀專程從杭州趕去南京迎接,並親眼目睹了蔣介石沮喪落魄的神情。蔣引退後,陳儀默察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決定起義,準備將浙江完整、和平地交到人民手中。他考慮到與湯恩伯的特殊「父子」親密關係,故策動時任京滬杭警備司令的湯恩伯共舉義事,湯恩伯滿口答應。

  待陳儀真要行動時,湯恩伯退縮了,而且還向蔣介石告密出賣了陳儀。蔣介石對湯恩伯的忠誠誇獎了一番並向他徵詢對此事的意見,湯恩伯堅決回答:「國家大事,義不徇私,自應以領袖之意見為意見。不過,我和陳儀的關係,素為人知,在不妨礙總裁及政府的威信之下,希望能予陳先生以善終天年之恩」。蔣介石毫不遲疑地立即授湯恩伯全權處理此案,井讓其提供接任浙江省主席的人選,湯恩伯提出了3人,蔣介石從中圈定周睿。

  中共地下党得知此消息後,立即派人向陳儀作了彙報,陳儀死活不相信「義子」會出賣他。陳儀在交卸浙江省主席職務後還收到湯恩伯轉來的一封蔣介石安慰電,電稱:「湯總司令轉會治見,交卸後務請來溪口一談。」陳儀接電報後不屑於去溪口見蔣,乃乘車去上海找湯恩伯,可一到上海他便失去了自由。國民黨退守臺灣後,陳儀被押到臺灣,囚禁于基隆要塞司令部,他心灰意冷,對任何人不再發一言一語,終日如老僧入定。湯恩伯不時派人攜帶日用品前去探望,希望陳儀安心頤養天年。

  哪知,1950年6月,蔣介石落腳剛穩,便下令審判陳儀。湯恩伯聞訊急往台南求見蔣介石,侍從傳話出來,蔣介石已去台中,等殺死陳儀之後才能接見。湯恩伯號陶大哭,四處求人營救,他先拜託在上海的患難之友谷正綱、雷震、方治和原上海市長陳良轉求。雷震說,老頭子是殺人立威;穀正綱認為蔣介石要用陳頭鎮壓人民,他是死定了。湯恩伯又請毛人風求蔣介石遵守諾言,饒陳一命。毛人風事後答覆說:「天威難測,我已懇求過了,沒有用。」當時任參謀次長的林蔚,是蔣介石的親信,與陳儀、湯恩伯交情亦深,林蔚在老蔣面前全力救陳,也遭蔣的拒絕。

  1950年6月18日早晨,電臺和報紙宣佈槍斃陳儀。大家聞訊紛紛趕到臺北市郊植物園附近的馬場叮刑場。馬場叮,自國民黨政權遷台以來,就變成了南京城的雨花臺,是當局槍決囚犯的刑場。儘管這裡槍聲不斷,但卻從沒有擁過來如此之多的看熱鬧的民眾。據統計,有2萬多人前來圍觀,圍觀群眾又可分為兩部分人,一是臺灣仇恨陳儀的人,因「二二八」起義發生在陳儀主台時期,這些人將屠殺臺灣同胞的賬算在了陳儀頭上。有的人還帶來了鞭炮,準備陳儀行刑後燃放慶賀。二是同情陳儀的人,他們認為陳儀是難得的「廉吏好人」,做了一輩子大官,一生無兒無女也無身外財產,操守廉潔又敢於仗義執言。密麻麻的人群從早守候到晚,最終也沒見陳儀出現。

  其實,所有來馬場叮來觀看行刑的人都上當了!陳儀早于19日淩晨1時就被押赴別的刑場槍決了。

  陳儀被處死以後,蔣介石才召見湯恩伯。湯恩伯垂淚無言,蔣介石似餘恨未消,斥責湯說:「你大義滅親,還哭什麼!不許立牌位祭奠!」湯恩伯原在家中為陳設立靈堂,祭奠盡孝,受到蔣的訓斥後不敢不從,只得含淚忍悲焚牌除靈。可憐陳儀飲恨而死,死後也無人敢為之一灑同情之淚。

  陳儀一死,湯恩伯在臺灣軍政界背上了「賣師求榮」的惡名,而蔣介石念其還算忠誠,賞給他一個「總統府戰略顧問」的閒職,湯從此落落寡歡,情緒憂鬱,加之本來患有十二指腸潰瘍病,病情日益加重,1959年他去日本動手術,竟死於手術臺上。潰瘍本不是什麼嚴重的病,有人懷疑他是被日本人害死的。因為湯恩伯系抗日將領,日本人可能記恨于湯,趁此報復。據手術時的目擊者稱:「湯似痛苦不過,雖然上了麻藥,仍圖掙扎,日醫用力撳住,直至力竭而死!」

  50年代初期,臺灣軍警和特務以「觸犯刑律」為名,任意逮捕進步人士和無辜的工農大眾及知識分子。連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的母親張明璋和兄弟李崇道,因在家裡留宿一位舊時廣西大學的同學,竟也被誤以「掩護匪諜」罪投進了監獄。還有一人因家有馬克·吐溫著的《湯姆歷險記》一書,愚蠢的特務將此書視為「紅書」,而連人帶書一塊扣押。待查清事實後,還將此人關了一段時間,以作「參考資料」。這位被押者以後談及事情的過程還心有餘悸,說:「那裡無需法律程序,可以隨時槍斃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