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三〇


  四是繼續利用「世界反共聯盟」、「亞洲反共聯盟」、「亞洲國會議員聯合會」等組織來促成亞太「反共軍事聯盟」的建立。在嚴家淦、穀正綱等人的主持下,亞盟多次促請直接遭受「共禍」的國家組成堅強的軍事聯盟,將「亞太九『國』外長理事會發展成為真實有效的政治和軍事聯盟」。

  但是由於美國態度消極和日本強烈反對,蔣介石所有的努力均屬徒勞。1968年3月14日,遊說組織亞太軍事聯盟的巴博訪日,日本外務省發言人表示,日本反對亞太軍事集團的出現,「倘若亞洲太平洋理事會發展成為一個反共軍事聯盟,日本將退出」。由於日本在亞洲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美國正在越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更不願意促成此種冒險舉動,於是,泰、馬、澳、菲等國再度表示反對此種軍事集團的出現。

  萬般無奈的蔣介石,只好提出了「以合作代同盟」的主張。這是在1969年3月16日,蔣介石接受日本電視廣播公司政論家御手洗辰雄電視採訪時的一段回答:

  問:關於對共黨之政策,現在是否有在亞太地區組織軍事同盟之必要?或究應採取何種方案最為有利?

  答:……我認為「同盟」兩個字,以現在來說已經不太適時了。

  因為亞太地區面積太廣,各國有各國自己不同的國情,無法在軍事上求其勉強一致的。但在這同一地區之內,無論軍事或者經濟,其對於反共的成敗利害,

  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彼此之間,可以用一種合作的精神,合作的方式,來代替「同盟」一詞,似較為相宜。

  比如貴國因為憲法的關係,不能派兵出國參戰,那就不能勉強你們參加亞太地區的軍事同盟。

  但是責國經濟力量很強大,如果以你們日本的經濟力量,和亞太地區進行經濟合作,來協助這些反共國家,發展他們的經濟,發展他們的科技工業,那對於反共國家的利益,是足以和軍事合作相等的。

  這一番談話,實際上是他承認籌組亞太「反共軍事聯盟」計劃的失敗。

  3.籌組「世界反共聯盟」

  「世界反共聯盟」是一個國際性反共組織。它的成立是蔣介石和朴正熙精心策劃的。在1966年11月漢城的「亞洲反共聯盟」第十二屆大會上,由樸正熙公開提議,「亞盟」大會批准,決定正式成立這一國際性組織,並由穀正綱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

  在蔣介石和穀正綱等人的安排下,「世界反共聯盟」第一屆大會於1967年9月25日在臺北陽明山中山樓舉行。臺灣方面非常重視這次會議,認為「這一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反共會議能夠召開,而且反共經濟最豐富的我國,能夠成為這一會議的地主國,這已經可算是我國在反共鬥爭上的一大成就」,「這可以充分顯示:與共黨搏鬥已有五十多年的中華民國,已經從最初的獨立奮鬥,進展到得道多助,並與全世界的反共力量結合在一起。」

  來自73個國家和地區及13個國際反共組織的代表、觀察員200余人出席了大會。其中,哥斯達黎加前總統費蓋瑞、歐洲自由協會主席克拉夫特、南越前總理潘輝適、日本前大藏和法務大臣賀屋興宣、美國百萬人委員會主席周以德等,均是臭名昭著的反共領袖。羅馬教皇保羅六世、沙特阿拉伯國王費薩爾、南越總統阮文紹、南朝鮮總統朴正熙等發來賀電。

  臺灣「副總統」嚴家徐,「總統府秘書長」張群以及「五院院長」、各「部會」首腦以及各界人士1000餘人亦參加了這一反共聚會。

  穀正綱主持大會並致詞,他稱「世界反共聯盟」的成立,「是要以世界反共人民的團結力量,共同粉碎共黨的狂妄野心,阻遏共黨的侵略,撲滅世界禍亂的根源」。接著,「亞盟」第十二屆會議主席、南朝鮮的金貞烈發言,他指出,「不論何時何地,只要自由世界不對共黨屈服,共黨的威脅和侵略即可遏止。」他強調「必須具有反共的遠見,建立合作團結的基礎,採取堅定果敢的行動,才能戰勝共黨」。他稱「世界反共聯盟的建立,就是反共勝利的前奏」。

  開幕式行將結束前半小時,姍姍來遲的蔣介石夫婦進入會場,並以「東道國元首」的身份發表講演,向在座的「反共鬥士」們傳授「反共技能」。

  這次會議由於在蔣介石和臺灣當局的控制之下,因而完全秉承他們的意願行事。會議通過了3項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決議。第一項建議聯合國拒絕中華人民共和國加人,並呼籲各會員國繼續支持臺灣的「合法地位」。第二項呼籲「各自由國家繼續對中共實行物資禁運,減少經濟貿易,嚴格限制與作戰有關物資資敵」,「積極支持蔣總統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為拯救大陸人民所採取的反共救國措施」。第三項呼籲「自由國家」「摧毀中國大陸的核子設施」,保護「遭受中共核子威脅之亞洲各國」。

  會議還通過了《促請自由國家強化在亞洲擊敗共黨侵略的堅定政策》決議案,呼籲「自由世界」徹底放棄能與亞洲共產黨「謀致和解的任何幻想」;進一步加強「軍事圍堵政策,並全力協助增長自由亞洲各國的軍事反共力量」;「允許並鼓勵中、韓、越等國恢復其國土統一及恢復其被奴役人民之自由所採取的必需行動」。

  會議通過了「世界反共聯盟共同綱領」和「世盟首屆大會宣言」,核心內容是號召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一條堅強的反共聯合戰線」,「消滅共產主義」。

  會議於9月29日閉幕,穀正綱被選為「世盟」主席。

  很明顯,成立「世盟」是蔣介石「全球反共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他是通過「世界反共聯盟」這一組織,通過掌握組織大權的穀正綱來貫徹其反共政策的。以圖通過該組織中的成員去影響各國政府的外交政策。如在1968年12月的「世盟」第二屆大會上,就是通過穀正綱提出了「反共五原則」:必須以保衛整個自由世界的自由與安全為目標,因此應該歐亞並重,而不是重歐輕亞;每一個地區都應該建立區域集體安全組織;加強對共產主義在思想、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攻勢;掌握國際共產主義內部的矛盾,集中打擊中共;清除一切對共產黨的姑息主義與苟安政策。

  可惜的是,蔣介石並沒有如願。「世盟」的成立不僅未能「促進」世界反共高潮的到來,相反,使許多西方主要國家政府對其避而遠之,他所期待的世界「反共體系」始終無法形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