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二九


  是晚,先由蔣介石、宋美齡以「總統夫婦」的名義,舉行盛大的酒會,邀請臺灣各界和外國「使節」出席,歡迎李承晚之來台訪問。然後蔣、宋複以「國民黨總裁夫婦』名義,率全體評議委員和中央委員,邀李出席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之歡迎宴會。評議委員于右任首先致詞,讚揚李承晚「領導韓國志士為獨立自由而革命的偉大精神」;稱頌蔣、李此次會晤,「不但象徵兩大民族的精誠團結,而且是反共奮鬥得到最後勝利的預兆」。李承晚在答詞中竭力稱頌國民黨和蔣介石。

  29日上午,李承晚與蔣介石舉行40分鐘會談後,即借臺北賓館舉行記者招待會,披露了他與蔣介石擬議召開亞洲「反共會議」的情況。李承晚說:他與蔣介石對於擬議中的亞洲「反共會議」的時間、地點、參加國家及其他事項,都沒有任何成見,而希望太平洋國家的其他反共領袖們表示其意見;他與蔣介石雖然連日舉行磋商,但是除了呼籲太平洋反共國家舉行一次會議之外,並無任何秘密協定。他宣稱:「中韓兩國是反共最堅決的太平洋國家,兩國間宜於形成一種堅強的共同陣線,以充分發揮兩國現有的力量。」有記者問:李蔣是否討論到,一旦朝鮮戰爭再起,即由臺灣軍隊赴朝馳援或通過「反攻大陸」來開闢第二戰場?李答稱:李相信蔣介石對於這個問題,已有某種程度的計劃,一旦時機到來,他們將再作商量。

  同日上午11時10分,李承晚一行在蔣介石夫婦和陳誠、葉公超等人的陪送下,仍乘美國空軍星座式專機離台返回。與抵台時相同,臺灣當局派出16架戰鬥機護送其出境。臺灣《中央日報》宣佈,應李承晚要求,沒有舉行任何送別儀式,即抵機場送行者,亦只當局最高層之數人。

  蔣介石通過此次與李承晚一行的談判磋商,進一步密切了臺灣與南朝鮮之間的關係,提出了召開亞洲「反共會議」的動議,交流了雙方掌握的軍事情報,協調了強行扣留朝鮮人民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的步驟。這對於制造反共輿論,加劇亞洲地區緊張局勢,破壞朝鮮停戰協定的執行,都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建立亞太地區「反共軍事聯盟」

  在亞洲、太平洋地區建立一個包括美、日等國在內的,以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目的的「反共軍事同盟」,來增加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力量,這是蔣介石自敗退臺灣以來一直夢寐以求,並為之奮鬥的目標。但由於美國的曖昧態度,無論在朝鮮戰爭還是在越南戰爭期間,臺灣均被排斥於任何亞太地區的軍事集團之外。蔣介石不甘心僅局限於政治活動,他總是在尋找建立軍事同盟的適當時機。

  早在1966年2月,南朝鮮總統朴正熙訪問臺灣時,蔣介石就同其進行了3次長時間的密談,據透露,會談的重點是「如何加強亞洲反共國家的反共團結問題」。他們強調「亞洲侵略勢力,尤其是中共為亞洲一切禍患之根源,現正嚴重危害此一地區各國之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並嚴重威脅世界和平」。除了要加強臺灣和南朝鮮在軍事上互相支持外,還號召亞洲反共國家結成聯盟。

  同年6月14日至16日,亞太地區9「國」(日本、南朝鮮、南越、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和臺灣)外長第一屆年會在漢城召開。會議的目的,就是籌組亞太地區反共軍事聯盟。南朝鮮、臺灣為促成會議起了主要作用。在開幕式上,樸正熙呼籲建立一個亞洲暨太平洋大同盟,並產生一個具有永久性的組織,並稱「對付共產主義非使用武力不可」。臺灣「外長」魏道明聲稱「用談判來對付共黨的挑戰,是絕對不適當的」,只有全體「自由國家」都拿出「堅決而協調的防衛行動」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才能被扼制。他指出,「亞太國家加強其政治、經濟和社會力量以便對共党侵略者採取一致行動的時機現已成熟」。南越和菲律賓亦主張組織一個永久性的區域聯盟。

  但是日、馬、泰、澳均不主張成立這類軍事組織或聯盟。泰國外長他納認為,會議應通過合作而不經由「我們結合起來反對任何人」的方式,來謀求積極的結果。尤其是日本的態度非常明朗,日本參加9「國」外長會議的先決條件,就是只討論經濟文化問題,不觸及政治軍事。佐藤訓令外交人士「避免採取任何跡近反共的行動」。日本反對這次會議使用「組織」之類的名稱,甚至威脅說,日本不參加任何具有強烈反共色彩或謀求組織軍事聯盟的會議,如果不去除反共軍事色彩,日本將不參加翌年7月在曼￿舉行的第二屆9「國」外長會議。

  儘管在漢城籌組亞洲「反共軍事同盟」的計劃流產,蔣介石並不甘心,而是利用「外交」途徑頻繁地進行。

  一是加強同泰國的關係。1967年3月27日,泰國總理他依訪台。蔣介石曾三度同其晤談,討論的重點是亞洲反共及集體安全問題。蔣介石借對越南戰爭及泰國共產黨顛覆活動的關注為由,建議加強台泰之間的軍事合作。1968年1月,蔣介石又派嚴家淦訪泰,同他依兩度會談,終於使泰國傾向于建立一種亞洲反共聯盟。同年3月,泰國副總理兼陸軍總司令巴博出訪菲、台、日、韓,其目的就是遊說建立亞太軍事聯盟。

  蔣介石在巴博訪台期間,多次同其晤談,並頒贈特種大緩雲麾勳章一枚,以表彰其「對反抗共黨侵略,維護自由世界和平貢獻良多」。巴博在接見記者時聲稱,「任何一種組織,只要有實力對抗共產黨,都是好的」,並表示不論何種軍事聯盟組織,如沒有臺灣參加,「實力就不夠堅強」。1969年5月12日,蔣介石再派蔣經國以特使身份訪泰,經過同他依多次密談,蔣經國表示雙方已一致同意共同努力促進亞太地區的集體安全。聲稱「自由亞洲到處有我們堅強的朋友」。

  二是爭取澳、新、菲、馬等國的支持。1966年5月初,蔣介石利用菲律賓副總統羅培士訪台之機,鼓吹台菲利害相關、休戚與共,應加強相互合作。1967年4月,澳大利亞總理霍特來台訪問,這是英聯邦國家第一位政府首腦訪台,蔣介石與霍特兩次會談的中心,均是亞太地區安全問題。雙方在聯合公報中表示:

  亞洲現已成為抵抗共黨侵略之關鍵地區,兩國必須盡其最大努力,以促進任何地區自由國家之團結一致,尤其是亞洲及太平洋理事會會員國之團結一致。

  蓋惟有如此,此一由於中國大陸及亞洲他處共黨窮兵黷武對世界和平之威脅乃得消除。

  三是繼續加強同反共盟友南朝鮮、南越的關係。1969年2月,蔣經國訪問漢城,樸正熙、丁一權(總理)同其多次會晤。此次蔣經國的使命是籌組東北亞「反共聯盟」,他呼籲臺灣和南朝鮮結合成為一個力量,共同完成「反攻複國」的目標。在越南問題上,早在1966年10月30日,蔣介石就公開表示,如果中共參與越南戰爭,「我將發動軍事反攻」,並稱他為此項計劃及希望已經準備了十多年。1969年5月,南越「總統」阮文紹應邀訪台,蔣氏父子同其一行先後密談三次。由於尼克松政府正計劃從越南撤軍,其討論的重點不外是「保衛亞洲自由國家抵抗共產黨擴張與侵略之各種方法」。蔣介石再三向阮文紹保證,臺灣將加強對南越的援助。自1965年以來,臺灣先後向南越派出了軍事顧問團和農業電力技術人員,並有大量的物資援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