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霍英東全傳 | 上頁 下頁 |
三二 |
|
傳聞從天而降,一傳十,十傳百,幾天之間就傳遍港九各地。有一些已經交了訂金購買蟾宮大廈的買家,不是打電話到霍英東的公司查詢,就是親臨霍的公司問個究竟,有個別買家甚至要求拿回訂金。 從1949年起,港府開始對一些「左派」人士和一些被港府視為不受歡迎的人物採取遞解出境的政策。那年8月,「香港立法局通過《驅逐不良分子出境條例》,規定負責當局可以通過簡易的審訊方式,判定某人為該條例所指的不良分子,即可以下令將其驅逐出境,但當事人能證明他是英籍人士或在港居住超過10年以上者例外。」 聽到自己將被遞解出境的傳聞,霍英東感到很震驚。最初幾天,霍英東認為「謠言止於智者」,所以對傳聞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誰知,傳聞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越傳越廣,很多人都信以為真,一時間搞得滿城風雨。傳聞困擾著霍英東,也困擾著他的家人。他母親最初也認為只是謠言而已,並不太當一回事,但當傳聞傳遍全城之時,她也坐臥不安了,甚至相信傳聞是真的。她找霍英東問三問四,並叫他想辦法處理此事。 【在報章發表聲明澄清傳聞】 這時,霍英東才發覺問題很嚴重,連忙召集公司的一些職員開會商討對策,最後決定以立信公司的名義向外界澄清。當天晚上,霍英東和公司職員匆匆草擬一份聲明稿,說外邊的傳聞純粹是無根據的謠言,要求買家放心,公司運作如常,樓宇會如期完成交貨。聲明稿草擬完,又連夜送到《工商日報》、《星島日報》和《華僑日報》刊載。 立信的聲明稿在各報刊登之後,傳聞並未一下子就消除,仍然散佈於市井坊間。大約過了半年,霍英東並沒有被動一根毫毛,於是傳言也就自然銷聲匿跡。 謠言流傳半年,對霍英東的地產事業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那一年,霍英東繼蟾宮大廈之後,又大興土木,開始興建另一座大廈——交遜大廈。 事隔40年,霍英東向我談及20世紀50年代初涉足地產行業事業時,突然提起這件已不為太多人所知的陳年往事:「……賣樓花,錢來得很快,自己都覺得害怕。這時,香港傳我被遞解出境。」我是第一次聽說此事,所以當時也感到不解,於是連忙抓住機會發問:「遞解出境?是不是因為當時賺得太多錢了?」 「不是,流言很令人吃驚……」 「是空穴來風,還是另有原因?」 「完全不是,一點事也沒有,一傳開以後,對公司業務有些影響,有些人不敢同我買樓……」 「為什麼會傳開,是港府真有這個意思?還是其它原因,比如對手想打擊你?」 「其實都不是。對手沒有這個力量。傳聞對我的打擊很大。當時,香島人最怕的不是坐牢,而是被遞解出境。香港政府對待一些人的王牌就是這一招了。」 自《驅逐不良分子出境條例》頒佈後,在短短三四年間,被港英當局驅逐出境的約有100人,其中較為轟動的是:港九紡織業工會副主席樓頌平(1949年11月),香島中學校長廬動(1950年1月),電車職工會主席劉法和職員李文海、植展雲(1950年2月),電車職工會副主席歐陽少峰(1950年3月),港九工聯會副主席兼海軍船塢產業華員職工會主席麥耀全(1950年7月),九龍船塢勞工聯合會主席麥河志(1950年7月),車華三院秘書陶開裕(1950年10月),海軍船塢產業華員職工會主席甄雄(1951年2月),電影工作者馬文森、劉瓊、狄梵、齊開韶、舒適、楊華、馬國亮、沈敦和港九紡織染業總工會九龍支會主任冼佩玲、書記姚堅(1952年1月),教育工作者呂岡等12人(1952年3月),香港電車職工會13名職員(1952年6月)。這些人大部分是在淩晨時分被抓走,隨即被押送出境。 「當遞解你出境的傳聞傳得滿城風雨時,你怕不怕?」我問霍英東。 「肯定害怕。」據說,有一段時間,一聽到這些傳聞,霍英東就害怕得全身發抖。 「幾十年過去了,到現在是否知道傳聞從何而來?」 「真的不知道。但我告訴你,香港的謠言真是好厲害,好嚇人。好像廖寶珊銀行、恒生銀行、廣東信託銀行,有人亂講幾句,整間公司就出現危機。對這種事,我自己並沒有任何辦法解決。到今天70多歲了,也不知怎樣講。一個謠言,真是可以造成嚴重後果,有些人甚至連命都沒了。」 說到這裡,霍英東突然轉談其它問題。他說自己也不知道這些謠言從何而來,這很難讓人置信。他應該對造謠者有所猜測,但可能不便講出來就是了。 【謠言據說是行家散佈】 為了多瞭解一些有關這段往事的情況,那天和霍英東交談結束後,我又找來霍氏集 團的老職員淩漢偉,向他旁敲側擊。以下,就是我與他的談話內容—— 「為什麼當時會傳霍生被遞解出境?」 「我猜可能與朝鮮戰爭生意有關。霍生在朝鮮戰爭時做的生意,內地和香港的看法並不相同。」 「是港府真的有所表示要遞解他出境,還是有行家搞鬼?」 「霍生都說連他都不知道。」 「港府有沒有警告之類的話,或者與他打過什麼招呼?」 「這個問題,那就要霍生本人答覆你了。我記得,當時有人還問我:『你們那間公司穩不穩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