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五章 為了解放戰爭的勝利(5)


  「三查、三評」整訓部隊,加強對敵鬥爭

  1947年7月,賀龍再次統一領導陝甘寧和晉綏兩個地區的時候,陝北和晉綏兩區的軍事形勢都相當嚴峻。在陝甘寧邊區,胡宗南部雖經我軍多次打擊,但尚未喪失進攻能力,還佔據著邊區大部分縣城;邊區的地方部隊力量不大,某些幹部「對敵鬥爭勁頭不足」,害怕到敵後進行遊擊戰爭。1947年底,賀龍著手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整訓部隊。主要是進行「三查」、「三評」,實行軍事、政治、經濟民主,提高部隊的政治覺悟和戰鬥積極性,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加強戰術、技術訓練,提高戰鬥力,力爭多打勝仗。1948年1月,賀龍對下去檢查土地改革工作的西北局副書記馬明方說,請向分區領導人傳達我的意見:首要的是打仗問題,要轉變軍事領導,以戰爭勝利促進其他工作改變面貌。如果仗打不好,地方工作也不好搞。只要軍隊積極起來,堅決開展對敵鬥爭,不斷消滅敵人,我們的工作就好做了。

  ②「三查」即查階級、查工作、查鬥志,「三評」即評幹部、評黨員、評鬥志。

  為整頓部隊,賀龍和聯防軍區領導機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1948年內,先後召開了參謀會議,後勤工作會議,政治工作會議。在這些會議上,總結工作,表揚進步,批評缺點,提出要求。針對西北戰場情況的發展,賀龍及時向地方兵團提出配合野戰軍作戰的任務;對在戰鬥、工作上取得成就的部隊及時表揚,對沒有打好仗的,要求及時總結經驗,以利再戰。經過1948年從軍區領導到基層的共同努力,陝甘寧地方部隊的工作有了顯著改進。以原綏德分區的四、六兩團為例:戰爭初期,這兩個團屢次發生不尊重地方黨政機關,違犯政策、紀律,打罵群眾的情況。賀龍治軍嚴明,幾次予以嚴厲批評,指導他們嚴加整頓。後來,賀龍調張達志任該分區司令員,領導這兩個團開展以訴苦和「三查」為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大力加強政治思想工作,開展群眾性的練兵運動。經過3個月的整訓,部隊面貌煥然一新,指戰員階級覺悟提高很快,組織建設、政策紀律觀念也都得到了加強。1948年初,整訓結束時,正值西野進行宜、瓦戰役前夕,賀龍和習仲勳令綏德分區領導人率領這兩個團向榆林以北之敵進攻,截斷榆(林)、包(頭)交通,予敵以牽制,並保障邊區北翼安全。這支部隊於1948年4月中旬,在內蒙古伊克昭盟准格爾旗接連打了兩次勝仗:一次殲滅偽蒙古警備師1000餘人,俘敵少將師長;一次全殲敵軍第八十六師第二五六團1000餘人。不但仗打得好,戰場紀律、群眾紀律也好。戰後,賀龍等軍區首長立即發電報表揚,並指出:「這是新式整軍之直接結果。」1948年6月,聯防軍區命令這支部隊編為警二旅,以張達志為旅長,開赴晉綏地區,參加保衛麥收,破壞閻軍屯糧固守計劃的戰鬥。7月21日,該旅參加晉中戰役,協同晉綏軍區十二旅,在忻縣豆羅村一帶阻擊向太原退卻的閻軍,全殲敵第三十九師及保安團共7000余人,解放了忻縣。此後,該旅又奉命南下,參加太原戰役。10月初,經7晝夜激戰,攻克太原東北重要據點鳳閣梁,殲敵1個加強營,10月下旬,參加攻佔太原外圍四大要寨之一的牛駝寨的戰鬥,也完成了任務。經過這一階段的戰鬥鍛煉,警二旅成了一支能攻能守、紀律嚴明的部隊。賀龍說:張達志帶領的兩個團,(協同其他部隊)把力量和自己差不多的敵人1個師消滅了。兵還是原來的兵,幹部還是原來的幹部,只調去了一個張達志,經過軍事和政治整訓,進步比較快,戰鬥力顯然提高了。這支部隊面貌的改變,說明賀龍貫徹人民軍隊建軍思想,狠抓幹部教育,嚴格要求,加強實戰鍛煉的措施是很正確的。

  對軍區部隊的對敵鬥爭,賀龍極為重視。他根據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和部隊的情況,作過許多精闢的指示。如1948年5月,他針對隴東分區對國民黨騎兵作戰缺乏經驗信心不足的情況,去電報指示:要「以積極戰鬥精神,不打大敵打小敵,不打強敵打弱敵;遇大敵則削弱之,遇小敵則殲滅之;掌握情況、避實擊虛、改進指揮、提高技術、充分準備是戰勝敵人的必要條件。」1948年後,各分區都注意了總結戰鬥經驗,隴東分區專門研究了對青海馬步芳部騎兵作戰的經驗,經過積極戰鬥,改進戰法,扭轉了被動局面。

  賀龍在肯定部隊成績時,也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要求。1948年8月,他在中共西北局召開的地委書記會議的講話中,指出了部隊在貫徹人民軍隊建軍思想、黨委領導、作風和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改進措施,特別要求加強党的一元化領導。他說:「軍分區應當是地委的軍事部,地委會議應專門討論建軍和作戰問題。」賀龍領導軍區部隊,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貫徹人民軍隊的建軍思想和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收到了顯著成效。陝甘寧邊區的地方部隊在戰鬥中不斷壯大,到1948年底,軍分區由5個增至7個,部隊由1萬餘人增至3.6萬人。由地方兵團升級組建了警四旅,劃歸西北野戰軍建制。陝甘寧邊區地方部隊1948年作戰459次,殲敵1.2萬餘人,積極配合西野作戰,保衛和擴大了解放區。

  在晉綏地區,賀龍和李井泉鑒於主力部隊幾乎已經全部西調的情況,認為必須大力加強地方部隊,運用抗日戰爭中「擠敵人」的成功經驗,在黨的一元化的領導下,大大加強對敵鬥爭,方能更有效地對付傅作義和閻錫山,鞏固根據地,於是委託副司令員周士第進行具體籌劃。1947年12月,晉綏軍區和晉綏分局聯合召開對敵鬥爭會議,全面檢查1年來的對敵鬥爭。從檢查中發現,在地方工作上,因為受土改中「左」傾錯誤的影響,在新區和邊沿區,發生了一些過「左」的冒險行動。如過早地實行土改,在土改中又過多地扣押地主、富農,錯鬥中農,以及分糧食、吃大戶等,擴大了打擊面,傷害了基本群眾,孤立了自己。軍事鬥爭上,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也暴露了一些幹部對運動戰為主的作戰方針及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思想理解不深,以致有些仗收穫不大。會議根據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的精神決定:地方工作要糾正過去的錯誤,正確執行政策,組織反對閻錫山、傅作義反動統治的統一戰線,集中打擊依附國民黨的惡霸地主,縮小打擊面。軍事鬥爭上,地方兵團和遊擊隊要進一步學習和貫徹毛澤東軍事思想,針對敵軍活動規律,適時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敵。在敵大兵團出動時,則集中更大的兵力,主動積極作戰。爭取在一二年內,配合友鄰軍區奪取太原、歸綏,解放全山西、全綏遠。

  對敵鬥爭會議後,晉綏軍區各分區先後召開了黨、政、軍民負責人參加的會議,進行傳達、貫徹,軍區也派出工作組下去幫助落實。此後,各地根據對敵鬥爭會議決定,改正土改中錯劃的成份,退賠錯誤沒收的財物,救濟貧苦農民,安定了人心;組織遊擊隊和武工隊在邊沿區積極活動,摧毀偽政權,打擊小股地主武裝,捕捉敵方零星人員,宣傳各項政策,配合地方兵團主動出擊。晉綏地區形勢愈來愈好。

  由於賀龍和晉綏軍區領導十分重視地方部隊的建設,及時使遊擊隊、地方兵團逐步升級為野戰部隊,晉綏地區的野戰機動兵力逐漸增加,連同獨三旅和警二旅,增至7個步兵旅和1個騎兵旅。1948年,這些野戰兵團和部分地方兵團,先後5次分別參加由晉察冀、晉冀魯豫軍區組織的進攻戰役,即:3月份的綏東察南戰役,3至5月份的臨汾戰役,6月份的晉中戰役,9月份的綏遠戰役以及10月份以後的太原戰役,都較好地完成了任務。

  晉綏部隊1948年作戰1173次,殲敵5.5萬餘人,到當年年底,除太原、大同、歸綏、包頭等大城市及平綏路西段外,晉綏廣大地區都已為人民解放軍所控制。

  賀龍充分肯定晉綏軍區對敵鬥爭會議和會議後取得的成績。1949年7月,他在一次談話中說:「假若對敵鬥爭會議能早開一點的話,也許會更好一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