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郭沫若傳 | 上頁 下頁 |
六〇 |
|
長沙有那麼多逗人喜愛的山山水水,長沙有那麼多情深誼篤的新朋舊友,可沫若的視線並沒因此放鬆對時局的注意和警惕。二月十八日,漢水上空展現了我雄鷹與敵機搏鬥的奇觀;同月二十三日,我空中健兒炸毀臺北日軍機場的壯景,沫若耳聞如目睹,激情滿懷,久不作新詩的他,禁不住再顯身手,欣然草成《在天空寫的壯快的詩篇》,表示甘願「把心臟剔出」、「割下頭顱作為祭品」。 時局在動盪,沫若的內心也在動盪。看來長沙不是久留之地,對待頻頻發電或來函催促的武漢方面的朋友,怎能置之不理呢?何況離開了立群,沫若的精神上也有說不出的苦悶。二月二十六日,立群突然悄悄地出現在面前,她帶來了恩來等人的親筆信,明白告訴沫若:陳誠請他立刻回去,一切問題都可以當面商量。恩來還邀請壽昌一同去三廳工作。沫若仍在遲疑,他感慨萬分地說:「周公之請,理當奉行。但陳誠當家的政治部是去得的麼?那是地獄,壽昌!」作為頭二十年的老朋友,壽昌自然理解沫若的心曲,他詼諧地回答道:「國事如此,我不入地獄,又有誰入地獄呢?朋友們都在地獄門口等著,難道你一個人還要留在天堂裡嗎?」壽昌畢竟是壽昌,快人快語,說得痛快淋漓!沫若終於明確表態:「好吧,我們就去受罪吧。」壽昌哈哈大笑,掉頭對立群說:「不辱使命!畢竟還是女性的力量大,愛情的力量大呵!」立群漲紅了臉,羞澀地埋下頭。 這位突如其來的使者,在沫若的人生旅途中與他攜手共艱危,甘苦兩心知。立群是有抱負的,雖然她在武漢時已經接受朋友們的挽留,不再去陝北讀書,但決不因此鬆懈自己的戰鬥意志。她用自己的名字擬了一副對聯,特請沫若書寫後,作為她的座右銘: 立德立言乃是立功之本 群有群享須從群治得來① -------- ①郭庶英、郭平英等編:《郭沫若遺墨》第3頁,河北人民出版社1930年5月版。 在長沙滯留了二十二天,春天漸漸蘇醒了,沫若陪立群再次過湘江去遊覽岳麓山時,見百草已返青,四野充溢著清新的氣息。然而人世間與自然界太不協調了,扼殺春天的日寇的鐵蹄到處踐踏,長沙也不時遭到空襲。二月二十八日,沫若在警報聲中寫好了《長沙喲,再見!》一文,警報一解除,便立即與立群和壽昌、張曙等人乘上了去武漢的列車。 三十 國民黨之所以要郭沫若主持第三廳,目的是想利用他的聲望去羈縻人才,裝璜門面,表明他們煞有介事地在「改組政府機構」了,以掩蓋其一黨專政的真面目。郭沫若的出走打亂了他們的如意算盤,第三廳一直虛懸至今。眼下好不容易把他請了回來,陳誠即於三月一日晚上丟開重要會議,特地趕到太和街來與他晤談。為了穩住郭沫若,他們只得讓步,不但撤走了劉健群,而且完全依從沫若所提的三項條件,即:工作計劃自己訂,在抗戰第一的原則下不受其他限制;人事問題有相對的自由;確定事業費,預算自己提。 沫若著手籌組第三廳,受到了黨組織的高度重視。是的,儘管僅僅掌握了這一點點政權機構,也必須充分利用它來體現黨關於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路線和政策。多少個深夜,太和街二十六號燈火通明,沫若與董必武、周恩來、博古、陽翰笙等人聚在一起,仔細研究三廳的一系列問題,從任務、組織機構到具體的人員安排,都幾經商討,反復斟酌,最後決定要把第三廳建設成以共產黨為核心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民主人士參加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機構,其中心任務是宣傳黨提出的《十大救國綱領》。至於人員,則推薦范壽康為副廳長,陽翰笙為主任秘書,傅抱石為秘書。下設第五、六、七三個處:第五處掌管動員工作,處長為胡愈之;策六處掌管藝術宣傳,處長為田壽昌;第七處掌管對敵宣傳,處長本擬請郁達夫擔任,因趕不及而改由范壽康兼,鬱來後則任設計委員。各處均設三個科,科長分別由徐壽軒、張志讓、尹伯休,洪深、鄭用之、徐悲鴻,杜國庠、董維健、馮乃超等人擔任。由於有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又有郭沫若這樣的旗幟,很快就把文化界的這些有生力量動員、組織在一起,除個別人之外,都陸續趕來報到就職了。這樣的陣容,這樣的速度,怎不叫陳誠驚詫!名單報上去,蔣介石看了也很高興;傳到社會上,人們都稱第三廳為「名流內閣」。 在籌備過程中,有一件事沫若最滿意,那就是他親自與陳誠交涉,在部務會議上排除了張厲生、康澤等人的刁難,由政治部收編了孩子劇團,把它作為一個宣傳單位隸屬於三廳一科。三月底,孩子們喜逐顏開地搬進第三廳所在地武昌曇華林,沫若隨即陪同恩來前往看望。跑遍每個宿舍,拍拍這個孩子的肩,摸摸那個孩子的頭,問他們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了蚊帳,還缺什麼?……沫若俯下身去仔細端詳著孩子們因勞累過度而顯得消瘦的臉蛋,囑咐他們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儘管反映上來。他還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孩子們編的壁報,細心地為他們一筆一劃地改正錯字,並督促他們說:「以後生活條件好一點了,你們可要好好學習喲!」不久,即安排了一些教員給他們講時事、戲劇和音樂知識,還派了老黨員擔任他們的指導員。① -------- ①據陳模:《郭老和孩子劇團》,見三聯書店1979年5月版《悼念郭老》。 三廳的成員在不斷充實,這時候沫若又想到了日本進步人士鹿地亙、池田幸子夫婦。要搞好對敵宣傳,單靠幾個從日本回來的留學生是不行的,一定得請些日本朋友來幫忙。他把這個意思對陳誠說了,並且推薦了鹿地亙夫婦。通過種種關係,終於從廣州請來了這一對日本友人,由沫若提議聘為設計委員,實際上成了第三廳第七處的顧問。 一九三八年四月一日,曇華林內喜氣洋洋,郭沫若在掌聲和鞭炮聲中宣佈第三廳正式成立。當天,他與陽翰笙、田壽昌、洪深等人商量,準備舉辦擴大宣傳周,名義上是應陳誠的要求,借此擴大政治部的影響,實質上是為了大規模宣傳抗戰的意義。宣傳周每天一個重點:第一天為開幕大會和文字宣傳日,第二天為口頭宣傳日,第三天為歌詠日,第四天為美術日,第五天為戲劇日,第六天為電影日,最後一天為武漢三鎮大遊行日。沫若動員和組織了三廳的全部力量投入這一空前的宣傳活動中去。開幕的那天是四月七日,恰逢台兒莊大捷,中國軍隊擊斃萬餘敵人,繳獲大量輕、重武器,消息傳來,武漢三鎮一片歡騰。沫若先往漢口總商會大禮堂參加宣傳周開幕典禮,在講話中強調「我們要有最大的誠意,與必死的決心」,「把我們的精神武裝起來」。旋即又趕到漢口北郊的舊華商跑馬場出席「廣場歌詠會」,應壽昌邀致開幕詞,即興吼出了一篇《來他個「四面倭歌」》,可謂別出機杼: 目前我們的敵人儘管是怎樣橫暴,儘管有多量的大 炮飛機,我們要準備著用歌詠的力量來把它摧毀。 張良給了楚霸王一個「四面楚歌」, 我們現在要給日本帝國主義者一個「四面倭歌」。 我們要用歌詠的力量來擴大我們的宣傳; 我們要用歌詠的力量來慶祝我們的勝利。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