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辜鴻銘傳 | 上頁 下頁 |
辜鴻銘年譜(3) |
|
一九〇〇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四十四歲。六月義和團殺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及德國、使臣克林德。清政府對各國宣戰,張之洞籌策劃東南互保。 八月清政府前後殺大臣許景澄、袁昶等數人以謝罪。聯軍仍攻入北京。 六月辜鴻銘赴上海,談判「東南互保」有關事宜,達成東南互保協議,完成使命。 義和團運動中,辜鴻銘在《日本郵報》上發表英文系列政論。第一篇文章即題名為《關於中國人民對太后陛下的人格和權威的真摯感情的聲明》,劈頭便稱此文得到張之洞、劉坤一兩位總督的授權。文中,辜鴻銘針對康當時對慈禧太后的批評,為慈禧太后和義和團辯護。系列政論命名為《尊王篇》。 此外,又撰寫《尊王篇釋疑解惑論》,載上海《字林西報》等報刊,針對康有為等對慈禧的抨擊,力予辯駁,並吹噓說:「惟皇太后不偏不倚,允執厥中」。 一九〇一年(清光緒二十七年辛醜)四十五歲。九月七日,《辛醜和約》簽訂。慈禧太后宣佈變法。 辜鴻銘將義和團運動以來,陸陸續續在《日本郵報》等報刊上發表的英文系列政論,結集成書,定名《尊王篇一一個中國人對義和團運動和歐洲文明的看法》,英文書名Papers from a Viceroy』s Yamen:A Chinese Plea for theCaune of Good Government and True Civilization,直譯當作《來自總督衙門的論文》。趙鳳昌題寫書名。 開始發表《中國劄記》。 一九〇二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四十六歲。十一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生日,舉國歡慶萬壽節,大唱《愛國歌》。 張之洞的湖廣總督署也正熱鬧非常,喜氣洋洋,《愛國歌》歌聲不斷。辜鴻銘卻口占歪詩一首: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 一九〇三年(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四十九歲。清政府成立商部,改革軍制,成立練兵處,繼李鴻章後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更是大事練兵,直到一九〇五年,練成六鎮新軍,成為最大的官僚軍閥。 四月,張之洞帶同辜鴻銘、梁敦彥奉旨入京,五月抵達北京。本想將封疆大吏收入京師的清政府詔張之洞入京,也無別意,隨便讓他會商學務,鼇訂學堂章程。辜鴻銘第一次到北京,得見天朝帝都風範,與梁敦彥大發感歎。 隨張之洞到天津面見袁世凱,辜鴻銘將袁世凱大為譏刺一番,算是一難袁世凱了。 一九〇四年(清光緒三十年甲辰)四十八歲。二月日俄在中國東北發動戰爭,清政府宣佈中立。 七月英軍入侵西藏,入拉薩。 如夫人吉田貞子去世。貞子為辜鴻銘生了他唯一的一個兒子——辜守庸。張之洞派辜鴻銘前往上海,談判有關浚浦事宜。《辛醜條約》中關於浚浦的協議,此時已提上日程,因規定中有損國家主權。所以重新談判。 日俄戰爭爆發後,辜鴻銘在《日本郵報》上發表一系列關於日俄戰爭的文章,為亞洲民族主義高呼呐喊。同時於《日本郵報》上連續刊載英譯本《中庸》。 一九〇五年(清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四十九歲。五月詔自丙午年為始,停止鄉會試,生童歲科考亦停,一切士子皆由學堂出身,一千餘年之科舉制度,至此遂廢。 九月,清政府派載澤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日、俄簽訂和約,俄國將在南滿攫得之利權轉讓與日本。 浚浦談判成功,九月簽訂《改訂修治黃浦河道條款》,收回主權,上海道即聘辜鴻銘為督辦,辜鴻銘來到地處九江路東口洋房的浚浦工程局,上任伊始,即查理帳目,同時將貞子棺木移葬上海。 查出兩名洋員侵吞十六萬多兩銀子,力主嚴懲,無奈國弱勢不能行,將此事化去。辜鴻銘忍不了這口窩囊氣,投書報端,多少出了口惡氣。 一艘德國輪船撞沉中國貨船,辜鴻銘主持,為中國貨船爭取到賠償。 從1901年起分五次發表的《中國劄記》登載完畢,繼續著文評論日俄戰爭。漢英對照的《癡漢騎馬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一九〇六年(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五十歲。七月清政府宣佈預備立憲。 將英譯《中庸》印成單行本問世,趙鳳昌題寫書名,英文書名The Conduct Of Life,意為一生的行為。 三月辜鴻銘將他寫的一篇關於日俄戰爭結束後的文章——《當今,帝王們,請深思!論俄日戰爭道義上的原因》,並將此文和《尊王篇》一起寄給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八月托爾斯泰以他的著作譯本相贈。 十月托爾斯泰致辜鴻銘一封長信,托翁此信很快發表在德國的《新自由報》、法國的《歐羅巴郵報》上。據說托翁臨逝世時稱他自己一生著述「皆不足道。餘以為最有價值者,複中國人某一書而已。」此信收錄在《托爾斯泰集》卷七十六中。 另外,辜鴻銘還譯有《大學》一書,但未刊行,據他說:「擬將《大學》、《中庸》二書譯本合併出版,但《大學》一書之譯文尚未臻理想之標準。」這也是他強調的嚴謹態度。他是這樣說的,「吾之目的,不僅在譯出原書之資料,而且在譯出原文之風格。」 王國維在上海《教育世界雜誌》上發表《書辜氏湯生英譯<中庸)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