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辜鴻銘傳 | 上頁 下頁 |
四、仕在北洋·幕府二十年 第三章 東南互保(1) |
|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 義和團運動爆發。東南互保。 大清王朝與師事大清王朝的日本一戰,似乎震醒了大清王朝的甜夢,東方睡獅似乎就要醒來了。誰知這不過是一個呵欠,翻身又已睡去。戊戌維新的呼聲,言猶在耳,卻似乎是許多年前的事了。維新志士抛灑的幾滴鮮血已經黯淡,甚至沒有幾個人再記得了。 此時,帝國主義卻養得更膘肥體壯,他們已經迫不及待,要徹底制服這個東方古國。 大清的夢還在繼續,而他的臣民似卻不能生活下去了,從白蓮教、太平軍、撚軍……直到現在,死去了無數的生命後,一廂情願的農民百姓,仍然還在做著青天明君的夢,癡望著明君出世,霧日重開。他們要以其熱血來保護幾千年心中高傲的帝王夢,他們看到的是一群紅鬍子、藍眼睛的吃人生蕃,邪惡魔鬼在中國大地上橫行。 看來,一場風暴註定要來臨,下層民眾就在這種神秘的激情和熱切的幻想中掀起了一場運動,一場以正宗的中華精神戰勝邪惡故事的主角——洋鬼子——的義和團運動,從山東等地開始,到1900年席捲華北地區,形成一場浩大的民眾運動。以「保清滅洋」為宗旨,他們宣揚燒毀教堂,驅趕洋人,完成小農不容異物的小國寡民溫情脈脈的夢。 正在義和團運動蓬勃發展之時,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總是處於搖擺中,特別是對於「保清滅洋」頗有幾分好感,處於似疑似信之中,終於有一件事促使清政府決定利用義和團運動。 1900年1月,舊曆新年,慈禧太后決定立載漪之子溥雋為大阿哥(即皇位繼承人),以圖「徐纂大統」,廢掉光緒帝位。 【慈禧太后(1835~1908),葉赫那拉氏,滿洲黃旗人。1851年選為秀女入咸豐帝后宮,1851年6月封為蘭貴人,1854年進封懿嬪,1856年生下成豐帝唯一一位皇子,這也是咸豐帝開始,唯一由當位的皇帝直接生下的皇太子。封懿妃,次年封貴妃。1861年咸豐死,載淳六歲即位,是為同治帝。尊為聖母皇太后,又上徽號「慈禧」。因住西宮,故稱西太后,11月夥同恭親王奕忻發動宮廷政變,實行垂簾聽政。從此取得清朝最高統治權。1875年載淳死,立載湉為帝,年號光緒。仍舊垂簾聽政。1889年名義上歸政光緒,卻仍控制軍政實權。1889年發動戊戌政變,幽禁光緒,公開執政,直到1908年病死。】 載漪之妻乃慈禧侄女。載漪本人乃貴族。愛新覺羅氏,淳親王之孫,生於1856年,1894年進封端郡王。義和團運動中,力主攻打外國公使館,迫使各國公使承認廢立計劃。親自率兵打死德國公使克林德。《辛醜條約》簽訂後,被指為「首禍」,成了替罪羊,奪爵、罷官、遣戌新疆,其子溥雋也失了大阿哥稱號。慈禧太后宣佈立溥雋為大阿哥後,受到各國公使抵制,拒絕入宮慶賀,表示不予承認,慈禧太后大為不滿,遂訂下利用義和團之計。這一計訂下,義和團運動即從山東延及京津之地,京津之地成了義和團運動的中心。義和團運動中,狂熱的民眾,直指洋人而來,搗毀教堂,驅趕洋人。 到1900年5月,北京義和團活動已十分活躍,慈禧等已開始安撫義和團,欲為己用,6月中旬,大批入京。 帝國主義列強看到義和團運動的發展,無比憂慮,教堂早已成了直接攻擊目標,希望早日趁義和團未成氣候,將他們鎮壓下去,紛紛照令清政府,如果不能清剿,將派水陸各軍代為剿平。 6月10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奧等八國拼湊二千多人,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率領下,乘火車向北京進犯。 此時,把持朝政的載漪等人,力主對列強開戰,慈禧太后猶舉棋不定。6月16日,她突然得到列強要她還政光緒的謊報,大為震怒,連續召開四次御前會議。載漪等人主張,認為拳民有神術,能滅盡洋人。光緒帝等人則以為不可輕啟外釁,應剿滅拳匪。此四次會議只不過徒具形式,慈禧早已決意要與洋人開戰了。意氣用事的慈禧太后處置國際事務,如處理家事一般,終於於6月21日宣佈,正式對外宣戰,宣戰諭稱: 我朝二百數十年,深仁厚澤,凡遠人來中國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懷柔。迨道光、咸豐年間,俯准彼等互市,並乞在我國傳教……詎三十年來,恃我國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梟張,欺淩我國家,侵犯我土地,蹂躪我人民,勒索我財物,朝廷稍加遷就,彼等負其兇橫,日甚一日,無所不至……我國赤子仇怨鬱結,人人欲得而心甘,此義勇焚燒教堂屠殺教民所由來也……朕今涕泣以告先廟,慷慨以誓師從,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大清王朝此時的嘴上功夫比手上功夫確實高明多了,奈何卻只有功夫練嘴勁,沒有功夫練手勁,實行強國富民,以其無縛雞之力搏象,卻自己張口鼓舌吹噓,看來真不愧千年古國,往事越千年,隨舉一件皆可自娛。然而,不幸卻有駱賓王那一份著名的《討武曌檄》在前了。 此時,南北交通早已阻絕,各國駐華公使被困北京,對外不能自由通訊。上海即成為外交中心,駐上海的英國總領事華侖成了各國領事的領袖。6月14日,華侖就致電英國外交大臣,稱:我們應當立即與漢口及南京的總督達成一項諒解:如果他們可以指望得到女王陛下政府的有效支持,他們將在所轄地區盡力維持和平。 同時,也作了緊急部署,調動軍隊,派海軍駛入吳淞口,令海軍陸戰隊登岸佈防,在租界戒嚴,隨時注視南方各省的動態。 正在上海的蘆漢鐵路大臣盛宣懷,看到北方形勢危迫,於6月14日,致電劉坤一、張之洞,稱:各國正在籌設,如兩公再不設策,危殆即在旦夕。 【劉坤一(1830—~1902),字峴莊,湖南新寧人,廩生出身。1856、1859至1861年,隨湘軍將領劉長佑鎮壓太平軍。1862年代劉長佑統兵鎮壓廣西人民反清起義,升廣西布政使。1865年任江西巡撫。1875年擢兩廣總督。1879年調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積極鼓吹和推行洋務。甲午戰爭後期,被任命為欽差大臣,駐山海關,節制關內外諸軍,抗擊侵佔遼東之日軍。在遼河一線全軍潰敗。1895年北高強學會成立,列名其間。1896年回任兩江總督。1900年,與張之洞倡「東南互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