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飛去的詩人-徐志摩傳 | 上頁 下頁 |
六五 |
|
§3.(十三) 小曼急得樓上樓下團團亂轉。 志摩突然接泰戈爾來信,說他去美國、日本講學,途經中國,想到上海來看望志摩和未見過面的小曼。他又說,這次只是作為一個朋友的私人訪問,靜悄悄地在家裡住幾天,不要像上次那樣勞師動眾,到處歡迎,到處演講。 對印度人的生活習慣,小曼心中無數。該怎樣招待,該作些什麼準備? 志摩竭力回憶去印度時所見所聞的該民族的起居飲食、生活習慣的細節。小曼一點一點地記在本子上。、 當時,他們已經搬遷到福照路六一三號(四明村的沿馬路房子),他們將三樓佈置成一個印度式的臥室,古樸而又神奇。 泰戈爾來了。他抱吻了志摩和小曼,拉著小曼的手看了又看,睿智而慈祥的雙眼中充滿了欣偷和寬慰。志摩和小曼喜孜孜地帶領泰戈爾上樓,想叫老人對他們精心築構的傑作大出意料、喜出望外。誰知泰戈爾對著這間印度式的臥房大失所望,他遺憾地對志摩夫婦說:「啊,讓我住在這個地方?」一邊說,一邊搖動著被滿白髮的頭。 志摩大掠失色:「怎麼?您感到不好?」 「我在印度過了一輩子,住慣了,到外國來,主要是領略、欣賞異國的風情,你們卻偏偏要把我引回印度去,這還能不使我失望?」 老人看到志摩夫婦的臥室,倒讚歎不已。「啊,這裡真好!我愛這個饒有中國情調、古色古香的房間,讓我睡這兒吧,可以嗎?」 志摩和小曼一迭聲地說:「歡迎,太好了!」 老詩人和藹、慈愛地撫摸著志摩和小曼的頭,管他倆叫「我的孩子」,一對大眼睛在長長的技拂下的白髮映襯下顯得分外品亮。 三人用英語暢快地交談,直到深夜,不知疲倦,不覺時光的流逝。小曼親手烹製一些中國點心,老人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 第二天,泰戈爾帶著志摩和小曼去他的一位同胞家赴晚宴,整個屋子裡全是印度人。老人給志摩和小曼介紹給自己的鄉親們,說這是他的兒子和媳婦。志摩看出,泰戈爾在他同胞的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聲望和榮譽,他們把他當作慈父和導師,看作印度的光榮;由此,印度人用他們最隆重的儀式和最親切的態度歡迎和接待志摩和小曼。當他們知道志摩去過他們的祖國時,這種親切又升向一個新的高潮。 志摩和小曼在這裡度過了一個畢生難忘的歡樂夜晚。 兩天的時間,在親愛、和睦的氣氛中過去了。 泰戈爾啟程了。 他緊緊地拉住志摩和小曼的手說:「我回國時還要到你們家來住兩天。我捨不得就這樣匆匆地和你們分別。」 小曼拉著泰戈爾的大手,依依難舍。在這兩天裡,她感受到友誼的暖意,她愴然地說;「要是我們永遠和您生活在一起,有多好呵。」 志摩動情地說:「就這樣說定了,到時候我到碼頭來接您。」泰戈爾在日本。美國講學時,受到一部分人的排斥,心緒不佳。老人提前回國,在來上海的輪船上給志摩發了個電報。 志摩接到電報,立刻匆匆上街,去採購一些物品,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喊他:「志摩!志摩!」 回頭一看,是郁達夫。「啊,正好。達夫,泰戈爾下午五點乘船到上海。你和我一起去接他好嗎?嗯?」 郁達夫想了一想說:「正好我下午沒事,跟你一起去吧。」 志摩拉起達夫到家裡坐了一會,到四點鐘,他倆一起去楊樹捕大嚴資公司輪船碼頭。 志摩和達夫並肩站在碼頭上,江風路帶寒意。天空顯得高遠,雲又輕又薄,很快地聚散分合……江水翻滾著,層浪拍岸,又無聲地退下,隨著湧流向東而去。 志摩挺著身子,引頸遠眺。他的思緒不知飛到哪兒去了,江風把他的祖襟吹得颯颯飛舞。 「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志摩突然說道,不勝感慨。 達夫沒有作聲,沉默著。 「詩人老了,又遭到新潮流的排斥。他老人家的悲哀,不正是仲尼的悲哀?」 達夫轉過頭去看看志摩。他與志摩相交多年,在這個整天沉浸在詩裡、愛裡、夢裡的詩人臉上看到如此深沉、如此令人難忘的悲哀表情,還是第一次。達夫感到,這種悲哀,似乎不僅僅是為泰戈爾,而是從志摩自己的生命深處浮現出來的。 船來了…… 泰戈爾仍住志摩家。但是,這次,老人失去了上次那種興高采烈的情緒,說話很少,常常默默無言地坐著,沉思著。 世界在他眼裡變得陌生了。 志摩、小曼不敢攪擾他,只是靜靜地照顧他。 最後,臨離別時,老人忽然哀然地對志摩說:「索思瑪,我老了。 這次回國,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能見到你!」 志摩立刻用歡快的語調說:「老戈爹,您七十壽辰的時候,我一定趕到印度來向您祝壽。小曼身子好的話,我倆一起來。」 老詩人沒說什麼,只是默默地一笑。 小曼接著說:「老戈爹,我到您家,您也給我準備印度床鋪,好嗎?」 「好,好,」老人說,「就像我喜歡睡你們的中國床鋪一樣。」 過了一會,泰戈爾對小曼說:「你拿一個本子給我,我想給你們畫點什麼,再寫幾句。」 「喲,我真糊徐!連請您題辭留念的事都忘記了!」小曼說著,飛快地進去拿出一本紀念冊。這是一本二十開大小、由各種不同顏色的北平精製彩簽裝訂起來的非常講究的尺頁;明明是彩色繽紛,志摩卻將它題名為《一本沒有顏色的書》。 泰戈爾一張一張翻閱。 每翻到一萬,志摩就給他翻譯或解釋。 上面有胡適題朗小詩: 不是怕風吹雨打, 不是羨燭照香熏, 只喜歡那折花的人, 高興和伊親近; 花瓣兒紛紛落了, 勞伊親手收存, 寄與伊心上的人, 當一封沒有字的書信。 * * * 有邵洵美畫的茶壺茶杯,並題打油詩: 一個茶壺,一個茶杯; 一個志摩,一個小曼。 * * * 有楊杏佛畫的小曼頭像並題《菩薩蠻》一闕: 素娥天半參差立, 淡妝不著人間色, 仙骨何珊珊, 風前耐曉寒。 玉顏空自惜, 冷意無人識, 天遣不孤高, 何須怨寂寥。 * * * 有陳西瀅手錄志摩的一首短詩。有顧頡剛題的七絕一首,有張振宇作的《小曼志摩出洋有期圖》,有林風眠的《雙燕圖》,有楊清磐作的《紅豆圖》,有江小鶼作的《翠竹蜻蜓圖》,有聞,一多作的《倚欄佳人圖》並題李義山七律《碧城》一首。 還有章士釗題的一首《飛機詩》: 烏慮天長雲且停,居然一經達青冥, 紅牆影近初疑夢,絲管聲回若可聽。 漸覺眼高繞骨冷,何需境絕阻人徑, 平生飛動非無意,領略歸來論寧馨。 * * * 再有俞平伯題的《南柯子》詞: 小扇團團雪, 輕羅剪剪冰, 懶循勞砌聽蛩聲, 恰訝一支紅豔傍閒庭。 似泫餳脂淡, 煽憐淚料清, 幽姿甚意媚宵行, 愁語態風引履誤流螢。 * * * 泰戈爾坐到志摩那張紅木大書桌前,拿起桌上的中國毛筆,在一頁灑金的大紅箋紙上,作了一幅水墨自畫像,筆意粗獷,近看像一位老人的大半身坐像,遠看又似一座山峰。他放下毛筆,改用自來水筆在畫幅右上角寫下了一首富有哲理的英文小詩:「小山盼望變成一隻小鳥,擺脫它那沉默的重擔。」 老人在另一再上用孟加拉文寫了一首小詩: 路上耽擱櫻花已枯,好景白白磋跎。 你別感到惆悵,(櫻花)在這裡重放。 * * * 寫完後,泰戈爾鄭重其事地將紀念冊合起。他閉上眼睛,沉默片刻。然後,他站起身來,緩緩地脫下身上的那件絲織印度長袍,飽上有金絲繡著的一道道美麗的圖案。「你們收下它。」 志摩知道,印度人將自己穿過的衣服送給別人,是表示向最親愛的人贈送一件最珍貴的禮物;就趕緊伸出雙手接下。「謝謝您,老戈爹!」 泰戈爾又從志摩手裡拿過飽子,親手將它被在志摩身上。「穿著這件袍子,你就會感到我永遠在你身旁。」 「我就能感受到您身上和心裡發出來的熱量和溫暖。」志摩接口道。 老人拉起小曼的手,用英文吟誦起他自己的一首詩來: * * * 哦,若是我心裡掩藏著一個秘密, 像夏雲裡沒有滴落的雨珠, 一個掩藏在沉默之中的秘密, 我就能帶著它飄遊異鄉。 哦,若是我能有一個聽我柔聲低語的人, 在這沉睡于陽光之中的樹林下, 滯緩的流水在潺潺作響的地方, 今天黃昏的這種沉默, 似乎在期待著一聲足音, 可是你卻問我為什麼流淚。 我說不出我為什麼哭泣, 因為這還是一個我所不能知道的秘密。 老人的聲音低婉、哀怨,像從一支淒涼的竹管裡吹出來的,給人一種深濘的寂寞感。 志摩和小曼十分難受。屋子裡似乎多了一層暮秋的涼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