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 | 上頁 下頁
三毛(4)


  為了使欠物形象更為鮮明豐滿,三毛也著力于環境和風上人情,民間風俗的描寫,這就使得她的作品時代氣息鮮明,地方色彩濃烈。在《哭泣的駱駝》中,作者將遊擊隊寫在白牆上的紅色標語如實搬進小說,以顯示它的時代性。而其他作品中出現的遼闊的沙漠。深藍的長空,成群結隊的駱駝,星星點點的帳篷,向天空伸長著手臂的仙人掌,忽隱忽現的海市蜃樓,以及娃娃新娘的婚儀,沙漠浴室的奇景,丹納芙麗的化裝狂歡、拉歌美拉的口哨傳音等等,簡直是一幅幅誘人的非洲風景畫和風俗畫。但是,「我不愛『景』,我『愛』人」。所以她作品中的環境和景物描寫,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為著突出人物的性格,或烘托人物的心情,或推進情節的發展。《搭車客》中,作者用下面的景物描寫來突出「我」外出遊玩時清新的感覺和愉快的心情: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過似的乾淨,天空是碧藍的,沒有一
  絲雲彩,溫柔的沙丘不斷的鋪展到視線所能及的極限。在這個時
  候的沙地,總使我聯想起一個巨大的沉睡的女人的胴體,好似還
  帶著輕微呼吸在起伏著,那麼安詳沉靜而深厚……

  在《沙巴軍曹》裡,當「我」聽完沙漠軍團全營慘遭殺害的血淋淋的故事後,沙漠美景就變成:

  天已經暗下來了,風突然厲烈地吹拂過來,夾雜著嗚嗚的哭
  聲,柳子樹搖擺著,帳篷的支柱也吱吱地叫起來。

  《哭泣的駱駝》結尾處慘殺沙伊達場景的描寫,更叫人毛骨悚然,欲哭無淚。這種把物景溶于心景的寫法,使景物帶上了感情的色彩,又使感情像景色一樣的明朗,自然就增加了作品的感人魅力。

  至於對比手法的妙用,幾見於三毛的每篇作品。《似曾相識燕歸來》,寫「我」喪夫後回到馬德裡看望公婆,全文用小姑伊絲帖對「我」的關懷體貼,以及夫家整整一條街上的鄰居對「我」「最真摯的情愛」來反襯出公婆、特別是婆婆的冷酷和貪婪:自己廣有錢財產業,卻忍心在兒媳痛不欲生的悲傷時刻,搶奪兒子遺留給媳婦賴以遮身的住房,甚至說出「你反正不要活的……」這樣殘忍的話,以此作為霸佔房子的理由。在《巨人》中則以「我」的渺小突出小達尼埃的高大;《啞奴》裡,更以奴隸主的富有、兇狠和陰險突現奴隸的貧窮善良和任人宰割的命運,等等。這種對比手法的純熟運用,不僅把作品中的真美與假美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區別開來,而且使作者筆下的人物各有各的面貌,各有各的聲音,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丰姿。

  三毛中期創作的第三個特點,是濃郁的抒情色彩。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她的筆尖總是蘸滿感情,並帶著作為女作家特有的溫柔親切、委婉細膩。而她所以能那麼自如地抒真情,發己見,也是與以「我手寫我口」的寫作方法有密切關係的。在她所有的作品中,「我」都是作為事件的參與者或目睹者投入故事,這樣,就便於借助「我」對人物和事件的真切感受,自然而直接地表露「我」的審美感情,並積極發揮「我」對於人物或事件的美學評價作用。如小說《哭泣的駱駝》中,對摩洛哥侵略者的憎恨,對沙哈拉威人為民族獨立而戰鬥的讚頌,對遊擊隊領袖巴西裡夫婦的敬愛與同情,都是通過作者的「感情用筆」來表現的。在散文《夢裡花落知多少》裡,作者把「我」對丈夫荷西的追憶、眷戀和懷念寫得那樣情深意切,哀傷感人。誰能忘記那湧自心底的帶淚的聲音:「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就算你已成白骨,仍是春閨夢裡相思又相思的親人啊!」而在《背影》裡,作者更把父母步行去看荷西墓地以及母親買菜歸來艱難獨行的背影,作為抒情泉口,字字融注了父母對女婿的哀悼和對女兒的痛惜,句句飽含了女兒對父母的感恩和親情。「孩子真情流露的時候,好似總是背著你們。你們向我顯明最深的愛的時候,也好似恰巧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影。」這種袒露真情實感的抒情,體現出一種真摯的美,常常能引起讀者強烈的共嗚。即使是寫遊記,作者敘事繪景,也句句含情。如對各具特色的七個島嶼(《逍遙七島遊》)的精細描述,傾注了多少深情與熱愛。而且,每當異國美景稍似祖國風光,那嚮往和眷戀之情,是那樣自然而急切地凝聚于作者的筆端:「我更加溫柔地注視著這片杏花春雨,在我們中國的江南,大概也是這個樣子吧!」

  自然,思想和感情是抒情的基礎。沒有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空泛的抒情也只會顯得軟弱無力。三毛作品中的抒情,凝聚著「我」對人物和事件的深思,體現著作家思想感情的深度和濃度。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往往借助「我」的抒情深化著作品的主題。如在《親不親,故鄉人》中,作者對自臺灣省出外考察的某些團體或外出旅行的某些同胞,因為在國外餐廳酗酒行令,對門房揮拳吵架、甚至在大街上隨地小便等等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而引起外國人的輕蔑和鄙視,作了令人痛心的描述,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的愛國之情,赤子之心,深深地感動著讀者:「在臺灣,也許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肩而過彼此一點感覺也沒有,可是,當我們離開了自己的家園時,請不要忘記,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在《西風不識相》中,作者譴責了洋鬼子的狂妄自大,以強國自居而任意欺辱中國留學生的卑劣行徑,又進一步指出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凡事忍讓」、「吃虧就是便宜」「謙卑」等做人格律和外交原則,只能喪失人格、國格。揭示出要做一個真正的炎黃子孫,就必須與不識相的洋鬼子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這樣深刻的主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