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 | 上頁 下頁 |
張愛玲(4) |
|
四 1942年香港淪陷。戰爭最終把成績優異、還沒有大學畢業的張愛玲趕回了上海,在靜安寺赫德路一百九十二號一幢公寓六樓六十五室同在外國人機構裡做事的「單身貴族」、自己管自己的姑姑住在一起。張愛玲從父母建造的物質「天堂」落入紅塵,她得自謀生路,過一種良心愉快的生活,擺脫經濟困境。在那個她生活過、學習過、寂寞過、孤獨過的特殊地方開始了她的筆耕生涯。開始她用英文給《泰晤士報》寫作劇評、影評,也為當過記者的德國人克勞斯·梅奈特(Klaus Mebnert)主編的《二十世紀》(《The XXth Century》)雜誌撰寫「中國的生活與時裝」、《中國人的宗教》、《中國的教育》等,以輕鬆活潑酣暢風趣的文筆向外國人闡釋中國文化,介紹中國人的生活。她的「闡釋」大獲成功,備受好評,被這位德國人盛讚為「最有前途的青年天才」。這些英文作品後來都被作者譯寫演變為中文作品如《更衣記》、《銀宮就學記》、《洋人看京戲及其他》等等,都在當時的中文雜誌發表過,並收入《流言》。她還在《二十世紀》上發表了《妻子·蕩婦·孩童》、《鴉片戰爭》、《婆婆和媳婦》等文章,先後對《梅娘曲》、《桃李爭春》、《秋之歌》《浮雲遮月》、《自由魂》、《兩代女性》、《母親》、《萬紫千紅》、《回春曲》等電影進行了評論。1943年,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亮相,她的小說《沉香屑 第一爐香》和《沉香屑 第二爐香》發表在周瘦鵑主編的《紫羅蘭》雜誌上,之後相繼在馮和儀(蘇青)主編的《天地》、柯靈主編的《萬象》、吳江楓主編的《雜誌》、周黎庵主編的《古今》及《新中國報·學藝》等報刊上發表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傾城之戀》、《金鎖記》及《留情》、《紅玫瑰與白玫瑰》、《桂花蒸·阿小悲秋》、《連環套》、《心經》、《茉莉香片》、《琉璃瓦》、《年輕的時候》、《花雕》等重要作品。這前後幾年,她的文學創作達到了巔峰,是她走紅上海灘紅遍上海文化市場的鼎盛時期。 1944年,張愛玲二十三歲與胡蘭成結婚。她的朋友炎櫻和蘇青是證婚人。胡氏才情橫溢,曾任汪精衛的機要秘書,被稱為汪家偽政權的「文膽」,歷任汪偽政權政府的中央委員、宣傳部次長、行政院法治局局長。舞文弄墨,他是才子,善寫政論;感情上花言巧語、放浪形骸、口是心非,是個偽君子;政治上他是個親日派。張愛玲不問政治甚至厭惡政治,由於愛才惜才致使走錯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許多文壇人士和讀者均為她感到痛惜。當她屢屢發現胡蘭成確實是一個不堪造就的亂性男子後,當初她在婚箋上所寫的「但求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美好願望,完全化為烏有,這是她生命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創。在她對胡的感情徹底絕望後,遂於1946年與之分手。 1949年上海解放,她沒有工作,靠稿費謀生,以梁京為筆名在上海《亦報》上發表小說,連載蒼涼的愛情悲劇故事《十八春》及描寫一個婢女的不幸遭遇和新生的中篇小說《小艾》。1950年,在夏衍的舉薦下參加上海第一屆文代會。由於對新中國的陌生和疏離感,促使她以繼續完成學業為名,於1952年經廣州過羅湖橋移居香港,在美國新聞處工作並寫作,為《今日世界》撰稿。1955年旅居美國,翌年與美國狂熱的工產主義信仰的作家賴雅(Fedinand Reyter)結婚,用英文寫作再現那個時代青年風俗畫的《五四遺事》,並自譯成中文。1961年先後到臺灣和香港收集寫作資料,為電懋影業公司寫作、改編電影劇本多部。1967年賴雅去世,應雷德克裡芙女校之邀,赴英國劍橋任短期住校作家。1970年應邀至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任研究員,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 1973年從柏克萊遷居洛杉礬專事寫作和讀書,離群索居,不見人,不接電話,不與外界來往,閉門謝客,過著隱居生活。她是個頑強的人,雖然如此「隱居」,寫作並沒有斷,用她的話說,為了還自己的債,她必須寫,因為從前自己曾給自己許下心願。在她的閱讀生活中,她喜歡沈從文和老舍的短篇,認為讀過的那些都是很精彩的;她很敬重魯迅,覺得他很能暴露中國人性格中的陰暗面和劣根性,而魯迅之後,可惜這種傳統便中斷了。她也讀過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威爾斯(H.G.Welles)的作品,尤其看了不少James Jones的通俗小說。1994年,她在臺灣出版了散文集《對照記》,因此臺灣第十七屆《中國時報》文學獎特別成就獎給了她,另外還榮獲臺灣聯合報讀書人1994年最佳書獎。為了這個獎,張愛玲終於給《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寄了一篇得獎感言《憶西風》,12月3日該報發表了她的這篇文章。這是時報「人間」副刊十年後第二次發表她的作品。這一篇小文令臺灣文壇欣喜若狂。雖然我剛接到她拒收的信,但讀到她的文章也使我十分激動。1995年5月臺灣舉辦「張愛玲文學研討會」,同時舉辦「張愛玲影展」,這標誌著海內外讀者和研究家、文學史家們對於張愛玲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一致認同。 五 她不喜歡父親,也說不上對母親有多少深摯的愛,但除了天賦,父母畢竟為她走上文壇搭起了最初的階梯。父親,這位熟悉中國古典詩文和外國文學的封建遺少,對她在中文學習上有過嚴厲的催促;而母親,是一位新型的女性,她雖然多年不在張愛玲身邊,但就是她從張愛玲的童年起,便以西洋的藝術、會話、音樂、文學給以深深的薰陶。還有曾和她母親一同出國留學的姑姑,對她的人生教育及語言的「學習」和操練上,都有重要影響。作為一個作家,一是需要生活、生活的深厚積累和對於人生的認識,二是需要感情和同情心,三是需要知識——關於歷史和社會的各種知識。張愛玲具有士大夫階級和下層人各種生活的感性知識,既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天津和上海和香港的豐富生活,東西方文化的底蘊,加之天賦,終使她在二十幾歲驚動上海文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