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 | 上頁 下頁 |
林海音(1) |
|
作者:張默芸 臺灣和北平是我喜歡的中國的一個省和一個特別市, 我以能和這兩個地方結不解緣為榮。 ——林海音:《兩地·序》 這是真的。她熱愛它們,她把她對於這兩個地方的愛傾注在每一篇作品裡,熔鑄於每一個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弄清楚這一點,就比較容易回答「林海音到底是個北平化的臺灣作家呢?抑或是臺灣化的北平作家這個饒有興趣①的問題了。應該說,她都是。確切地說,她首先是「北平化」的臺灣作家,然後才是「臺灣化的北京作家」。這是因為,她的創作活動雖然是在臺灣才開始的,但創作準備時期卻在北京。臺灣是她的故鄉,而故鄉的人民、景物,自然是她漚歌、描寫的對象。但無論她怎麼「化」,她都是中國作家,這是毫無疑義的。 ①葉石濤:《臺灣鄉土作家論集》 然而,這位六十年代就斐聲臺灣文壇的作家,大陸人民卻無法讀到她的作品。但一水隔不斷骨肉情,她的作品一本一本地流傳到大陸,很快,她的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被搬上銀幕。於是,1983年春,在她度過金色年華的北京,我們看到了這樣令人歡欣的場面:人們相互傳遞喜訊:根據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城南舊事》,獲得馬尼拉第二屆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於是,這部影片一下子風靡海內外。小說《城南舊事》也相繼在北京、廣東出版。暢銷海內外的大型文學刊物《海峽》,也於1983年二期,全文刊載了這部情思切切,鄉戀深深的小說。 從此,大陸人民認識了這位作家,並希望瞭解她的身世、讀到她所有作品…… 一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當時臺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其父林煥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曾先後就讀于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世界日報》記者。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臺灣,任《國語日報》編輯。1953主編《聯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作,並兼任《文星》雜誌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誌》,以後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訖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作客美國》、《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於臺灣報刊。 二 林海音從寫散文開始她的創作生涯。她的散文充滿鄉戀、哲理、親情,浸潤著人們的心。那北京風貌、臺灣民情、異國景物,以及天倫之樂、同鄉之親、師生之誼,讀書心得,偶聞雜感,都令人興起縷縷情思。而最令人感動的是:大多文字都流露出作者對祖國母親的摯愛,對第二故鄉北京的懷念。「我漫寫北平,是為了我多麼想念她,寫一寫我對那地方的情感,情感發洩在格子上,苦思的心情就會好些。」(《陳穀子·爛芝麻》)她把滿腔思戀,傾訴於對昔日親朋好友的懷念中,表現在北京特有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市場變化的描繪上。至於北京的四季美景,在作者筆下,展現的是一幅幅彩色鮮明的圖畫:明媚的春,歡樂的夏,紅葉滿山的秋,鵝毛大雪的冬。「那古城曾傾瀉我所有的感情,春來秋去,我是多麼熟悉那裡的季節啊!」「然而這一切,在這裡何處去尋呢?像今夜細雨滴答,更增我苦戀北平!」(《苦念北平》)。作者的綿綿情思,真是「訴不盡,理還亂」!此外對天安門、故宮、景山公園、文津街、虎坊橋、天橋、地壇等地的深情描繪,都灑下了作者相思的淚。因為「那裡我住得太久了,像樹生根一樣。」人同樹,沒有根是無法生存的。這也是她雖然長住臺灣,但她這個人,她的作品卻「有濃厚的北平味兒,」「甚至比北平人還北平」的原因。 她自然也愛她的故鄉臺灣。那裡到處可見的相思樹、香花,臺北的溫泉,獅子山的美景,媽祖生日的熱烈氣氛,高山族少女的戀愛生活……都再現在她的篇章中,傾注著她的溫情。而對故鄉的英雄,則更是無限崇敬,如《霧社英魂祭》,洋洋數千言,從霧社山民的祖先寫到今日霧社的莊嚴美麗,從山民的自由幸福生活寫到日寇入侵後的悲慘命運,又從山民的奮起反抗寫到殖民地者的殘酷鎮壓,更從英雄的頑強戰鬥寫到烈士精神的永垂不朽。跨越了那麼漫長的歲月,描寫了那樣壯闊的畫面,全文感情深沉而主題深刻,筆勢縱橫而線索明晰,處處圍繞著烈士精神與山河同在這個凝聚點取材,將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熔於一爐,從而使這篇祭文成為一首緬懷英烈的頌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