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鄧小平傳 | 上頁 下頁


  鄧剛到中山大學時,該校的人數大約有二三百人之多,到1926年底又增加了一倍,約一半的學生是共產主義者,或是黨員,或是團員,或具有兩種身份。這些人當中,只有十幾個人來自西歐,其餘幾乎都是來自中國華北和華東的大學畢業生和在校生。其他學生為國民黨員,有極少數幾個同國民黨領導人有關係。鄧有兩個這樣的同學,一個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1925年僅十七歲),另一個是馮玉祥將軍的女兒馮弗能。1927年中國的統一戰線瓦解後,學生的構成就改變了。國民黨學生銷聲匿跡了,一些人要求返回中國;一些人則被強制返回;少數人被逮捕,經審判被判刑做苦力。蔣經國被強迫留下,他被送到西伯利亞金礦工作了一段時間並一直留在蘇聯,直到1937年國共結成新的統一戰線後才允許離開蘇聯。這些國民黨學生離開後改由共產黨員頂替。這些黨員學生中有一些年紀較大(鄧小平在重慶所念的預備學校的奠基人吳玉章,就是其中之一);有些是党的幹部;有些是工廠的工人。為了這些工人,大學的教學都不得不簡化。

  但鄧當時的課業負擔是很重的,共有七門課,分別是外語、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學、經濟地理、列寧主義和軍事科學。在所有的外語中,俄語是必修課,英語、法語和德語被列為選修課。歷史課的內容是社會形態發展史和革命以及革命運動史。哲學課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主修馬克思的《資本論》。列寧主義這門課是由一系列演講稿為基礎構成的,這些演講是斯大林在列寧死後不久於1924年4月在斯維爾德洛夫大學發表的(這些演講被編成《列寧主義的基礎》一書出版)。軍事科學包括了實踐的成分:射擊和基本戰術的訓練。現在不清楚鄧對這些課程有什麼反應,但作為一個把書本知識和馬列主義作為智慧來源的人,鄧的態度是相當明確的,這可從他在1992年春的談話中看出: 「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長篇的東西是少數搞專業的人讀的,群眾怎麼讀?要求都讀大本子,那是形式主義的,辦不到。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和《共產主義ABC》。最近,有的外國人議論,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打不倒,並不是因為大本子多,而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提倡這個,不要提倡本本,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當鄧正在讀書的時候,中國的北伐戰爭開始了,並取得了節節勝利,但在政治上,左派卻被迫交出了一些控制權。

  從1926年3月開始,蔣介石同蘇聯軍事顧問、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決裂,並壓制這三方面。這一危機起因於一艘由共產黨軍官指揮的炮艦停泊在黃埔靠近蔣的司令部的地方,艦艇升火待發,意向不明①。蔣懷疑這是一次陰謀,便在廣東發佈了戒嚴令,派遣效忠他的軍隊解除了工人糾察隊的武裝並查扣了這艘炮艦,還扣留了3O多名蘇聯軍人。

  ①「中山艦事件」是蔣介石的陰謀,而不是中國共產黨的責任。/譯注

  蔣在掌握實權後接著要求三個他特別不喜歡的蘇聯顧問離開廣東,要求共產黨的政工人員從第一軍撤走。要求從今以後國民黨內的共產黨員的活動公開化。或許是為了表現他政治上的公正,他同時要求幾個國民黨右派政治家也離開廣東。中山艦事件發生時已離開廣東而正在北方的加倫和鮑羅廷,只是堅持莫斯科的教條,害怕會破壞統一戰線。

  蔣也得到了加倫和鮑羅廷的同意,一旦軍事準備就緒,軍隊將立即揮師北上,這是國民革命的另一個勝利。1927年初,斯大林和托洛斯基都希望把軍隊留在南方,因為蘇聯已斷定,蘇聯需要同日本建立友好關係以維護自身的利益,這就需要國民黨不能採取行動威懾日本。在廣東的共產黨,從領導到普通士兵,都堅決要求儘早採取軍事行動,但在上海的黨中央卻站在蘇聯一邊,認為採取行動可能時機尚未成熟。因此上海方面後來受到黨內的批評,因為它完全附和蘇聯的立場。

  北伐戰爭開始於1926年6月,在湖北發生了激戰,經過四十天的圍攻,武昌被攻克,江西的省會南昌經三次奪城戰鬥被佔領。一些部隊包括幾支最強的部隊遭受了嚴重的傷亡。隨著軍隊向前推進,群眾運動緊跟著發展起來,運動的主要對象是不得人心的地主,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土豪劣紳』,以及外國人。1927年1月,長江邊的城市漢口、九江的英國租界被收回。在湖南發生了反基督教的活動,導致一些傳教機構撤離,大多數教會學校關閉。

  到1926年底,北伐軍奪取了軍閥控制的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它所取得的成功令世界震驚,完全改變了中國的力量對比,看起來就好像是革命的第二次風暴,孫中山的革命獲得了全面的成功。身為總司令和得到國際上認可的國家象徵的蔣介石本人,其政治地位要比他離開廣東之前堅實得多。他明確表示反對城市或農村的社會革命,也不希望過多傷害外國人及外國入的利益。共產黨對此種發展看得很清楚,1927年1月中央委員會的報告作了這樣的分析:

  國民黨右派變得日益強大……在國民黨中當前有一股非常強的反蘇俄、反共產黨、反工農運動的傾向。

  這種右的傾向首先是由於蔣介石和其他人所持的信條:這個國家只能存在一個黨,所有的階級應合作,階級鬥爭應禁止,共產黨沒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個原因是在他們的思想中認為國家革命很快就會獲得成功,不久就會發生階級革命,當前最大的敵人不是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而是共產黨……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在國民黨內掀起了一股強烈的反共潮流……

  促成鄧小平回國的是軍閥馮玉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